APP下载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措施探讨

2021-01-10王海燕

科教导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促进措施发展现状校企合作

王海燕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政府也不断加大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也要具备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为契合社会用人需求,并且也能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就业。从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是目前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可以更好的把握市场用人需求,从而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实现职业院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共赢。本文简要阐述当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研究校企合作的措施。

關键词 职业教育 促进措施 校企合作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6.002

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Promotion Measures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Haiyan

(Shanxi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Taiyuan, Shanxi 030012)

AbstractAt this st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demand for talents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demand forapplied and skilledtalents isincreasing.Underthisbackground,vocational educationhas beguntoreceive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our government is also increasing its effort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quires students not only to have a certain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undation, but also to have practical skills, so a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social employment andhelp students achieve better employ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is stag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is the main way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applied and skilled talents. Through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we can better grasp the employment needs of the market, so as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needed by enterprises and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tudies the measure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ion measur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而校企合作也逐渐成为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之一,这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专业与课程设置呈现盲目性、师资力量薄弱、事件教学条件不完善、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足以及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足等。本文通过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具体提出动态化设置课程、加快教学改革、适当调整专业、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以及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指导等措施,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双方深入合作,进而实现职业院校、企业单位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现状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国家一直高度关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从教育部历年来发布的政策文件来看,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仅提供大方向上的指导,同时也在实际操作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应当采取灵活办学机制与模式,以“2+1”“1+1+1”等办学模式,实现订单化培养,推动校企双方的合作。2009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处理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支持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或者企业开展合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2014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了要加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在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实训以及实习的比例。2018年教育部联合六个部门共同颁布实施《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要各部门落实相应的职责,细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细节,对具体操作提出明确要求。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由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近年来更是对职业教育的引导和扶持,使得我国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一系列重大成就。[1]从历年来我国政府颁布实施的相关政策文件来看,校企合作将是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强化职业院校办学实力,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拥有充足的后备力量,建立起强大的人才保障,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以及个人成长也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专业与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

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职业院校在专业以及课程设置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过度关注时下的热门专业,盲目跟风,沉淀不足,[2]往往在专业开设时处于大热门专业,等到学生毕业后,该专业的人才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而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则过度偏重理论性课程,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学生虽然理论知识基础比较扎实,但是普遍实践能力偏弱,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培养实践型人才,而非理论研究人才,很多职业院校明显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在专业以及课程设置上不科学,[3]舍本逐末,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

2.2缺乏实践教学条件

职业教育应当侧重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水平应当是评价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然而从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缺乏实践教学条件的情况。[4]我国政府虽然在大力扶持职业院校发展,在各项资源方面给予了一定支持,但是相较于重点高校而言,支持力度仍然相对有限,这就导致高职院校难以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足够的资源,教学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此外,高职院校自身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足,很多职业院校宁愿投入资源搞一些面子工程,也不改善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导致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长期停滞不前,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2.3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学生人数明显增长,然而教师数量却没有明显变化,很多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例明显偏低,专职教师严重不足。教师作为职业院校的核心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职业院校的办学实力,师资力量薄弱,就意味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一方面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很多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难以将全部力量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5]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每年虽然也在招聘一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但是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虽然理论知识完备,但是难以承担实践教学的重任,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此外,高职院校从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缺乏执教经验,教学水平较低,在实际教学过程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2.4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虽然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已经发展了较长的时间,但是目前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仍明显不足,双方合作关系稳定性较差。首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本质上双方是因为利益关系相结合,如果在实际合作过程当中,学校或者企业有任何一方无法获取到既定的利益,则双方很难长时间保持稳定合作。[6]其次目前校企合作主要依托于校外实训基地等形式,学生要开展实训,决定权掌握在企业手中,双方的话语权不对等,并且这种合作模式也过于单一,所取得的效果也相对有限。此外,职业院校的运行机制与企业有所差异,难以实现真正的融合,校企双方难以实现深度合作,难以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3促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措施

3.1科学设置专业以及课程

在专业以及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应当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体系,要避免盲目跟风,追逐当下热门专业,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7]对此,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参与专业的开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一套完善的专业增设、改造以及淘汰机制,优化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提高办学水平,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重点参考企业相关岗位的职责以及职业发展,应当联合企业共同编制校本教材,将企业现阶段采用的技术、设备等纳入课程体系,从而让学生更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合理控制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避免出现理论性课程挤占实践课时的情况。[8]关于实践课程职业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协商,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方式、师资配置等,有校企双方共同参与。

3.2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依托于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否则就是空中楼阁,难以取得实际效果。鉴于当前职业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困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政府部门应给予支持,适当增加划拨给职业院校的经费,用以改善职业院校的软硬件设施,此外,对于职业院校的一些重大项目,政府应当予以特别支持,调拨相应的资源。[9]其次职业院校自身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要合理利用学校的各项资源,剔除一些不必要的面子工程,要重点将资源投入到办学条件的改善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企业也应当给予职业院校一定的支持,校企双方合作的本质在于各自谋求相应的利益,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企业在资金方面具有优势,双方的合作本质上是资源置换,[10]因此,企业也应当为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者为其提供实践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3.3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要求与普通高校的要求不同,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实践能力,即“双师型”教师。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团队的现状,职业院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增加教师数量,在当前高校扩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例明显偏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平时工作中教师需要承担的任务过于繁重,导致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其次職业院校要制定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包括国内进修、海外研修、企业定岗等,[11]实现多元化培养,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此外,职业院校要落实兼职教师的聘用,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当聘用企业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

3.4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

现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双方缺乏深入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运行机制存在明显差异,难以有效协调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校企合作存在诸多障碍,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实际效果。针对此问题,校企双方应积极进行协商,成立由双方共同参与的小企业合作管理机构,该机构一方面要负责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熟悉双方的运行机制,参与到双方相应的事务当中。作为企业,要积极参与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从企业的角度为职业院校提供参考意见,从而优化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以及课程体系。[12]作为职业院校,要深入了解企业运行机制,派遣教师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并与企业协商学生校外实训的相关事宜,包括实训时间、实训期限、指导培训等,避免双方在时间安排上出现矛盾冲突,从而为学生参与校外实训提供良好的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双方深入合作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对于企业而言也能获得充足的后备力量,優化人才队伍,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校企双方应积极协商沟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发挥双方的优势,为职业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进而实现双赢。

课题:本文是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19273)和2019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打造煤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H-1927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玉静.我国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003(003):46-48.

[2]邱向英.校企合作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00(015):108-109.

[3]王显方,雷利照,孔育国.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49-50+54.

[4]张艳润.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3(006):48-49.

[5]邱晓岩,孙慧,张晴.面向深圳动漫产业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4(5期):94-96.

[6]卞常红,张威.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建议[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8,000(003):59-62.

[7]陈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00(026):284.

[8]益西旺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3):104-104.

[9]刘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的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030(022):37-39.

[10]张利庠,庞连义,张喜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00(032):15,20.

[11]周红梅.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与管理(英文),2018,002(007):357-358.

[12]蒋苑苑.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16(11):00307-00308.

猜你喜欢

促进措施发展现状校企合作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措施
基于房地产市场供求视角下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