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视域下格助词“で”的意义结构及其教学启示

2021-01-10袁琳艳

科教导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二语习得

袁琳艳

摘要对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助词一直属于难以理解、误用频繁的学习内容。系统地梳理格助词「で」的语源、意义结构以及本质意义,有助于对格助词「で」进行全面把握,并总结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二语习得 格助词“で” 意义结构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6.006

TheMeaningof"で"anditsTeachingEnlightenmentinthe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

YUAN Lin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AbstractFor Chinese Japanese learners, the nip has always belonged to understand, misunderstanding frequent learning content. The language,meaning structure,and essential significance of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word "で", which helps to compare the word "で" and summarize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Keyword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word "で"; meaning; teaching enlightenment

0引言

对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来说,由于汉语不存在名词和动词之间的格关系,因此往往对日语格助词的选用存在诸多困难。格助词在日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で”因其多义性,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国内外日语格助词「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认知语义学范畴,主要有语义扩展研究以及多个义项之间的共性研究,前者以原型理论为基础,认为「で」的义项范畴中存在一个(例如:“场所义”“领域义”)或两个原型义(例如:“场所义”和“手段义”),而其他义项均属于派生义,而派生义基本都是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从原型义派生而来。后者援引意象图式理论,认为「で」的多义范畴中,不仅有原型义,同时还有一个意象图式(即各个义项共有的抽象义),比如“对主格及宾格的背景提示”“事件存在的场所”等。通过多方收集梳理先行研究。

1格助词「で」的意义结构

1.1从格助词「で」的起源来看

有关格助词「で」的历史起源,张淑玲(1998)认为:日语古文中的“にて”相当于现代日语中格助词“で”,从语音流变方面来看,“に”带有鼻音,而这一鼻音同其后的音节相融合并使其后的音节浊音化,最终演变为“de”。从功能和作用来看,“にて”的功能和作用也近似现代日语中的格助词“で”[1]。例如:

关于各个意项的使用频率方面,森山(2008)通过对「インタビューコーパス」中收集的200个例子进行统计,发现“場所(47%)>様態(27%)>原因(10%)>道具(9%)”。[2]

石川(2017)利用「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BCCWJ)」重新进行详尽分类:

将“で”的用法分为六大类二十四小类:时间空间、手段、因果、范围、对比,与先行研究相比,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同时通过对各意项的使用频率进行调查,得出结果见表1。

使用频率可以一定程度反映用法的原始性和扩张性,时间空间类的使用占比36.4%,从使用频率上验证了“で”的核心用法是表示广义的场所。表示“手段”(22%)、“附带状况”(18.6%)的使用频率也不低,这是因为以“场所”为起点,派生出了表示手段、附带状况的意项,之后进一步扩张出表示“范围”“因果”以及“对比”的意项。

2格助词“で”的本质义探讨

Langacker(1987)提出,语义范畴扩展必然导致意象图式抽出,最终从语义范畴中抽离出最具概括性的超级意象图式。[4]田中(2004: 5)从日本学生习得英语多义词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核心理论,[5]即让学生从中获取核心义如下:

在此基础上,许慈惠、蔡妍(2018)假定“凭借義”为日语格助词「で」的本质义,认为无论表层意义如何,「で」格名词与谓词之间本质上都是“凭借”与“被凭借”的语法关系。在句法语境中体现为谓词实现所“凭借”的物、事或空间,通过逐步考察后认为见表2。

3二语习得视域下的格助词“で”及其教学法启示

3.1格助词的误用

格助词的误用研究由来已久,围绕为何会产生误用这一问题,森山(2007)以日语为第二语言的日语习得者为对象并作出推测:在语言能力较低的阶段,格助词没有发挥作为语法标识的作用,习得者是通过支点基模处理句式。随着语言能力的提升,通过与动词相关联发挥格助词语法标识的作用、形成句子,并最终实现词项句式。[7]也就是说,在支点基模阶段,习得者并未真正掌握语序及格助词,只有到词项句式阶段,通过判断与后续动词的关系来选用格助词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在格助词的具体误用情况方面,程远巍(1999)通过实证性研究表明,误用主要有以下情况:混淆格助词的功能导致使用了不同的格助词;应该填助词的地方而缺少助词;不应该填助词的地方却多加助词。[8]

3.2本质义相关结论对教学法的启示

相关研究认为格助词“で”的本质义在于“凭借性”,不管何种语境、实现怎样的语法义项,其本质意义始终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身为一线的教师可尝试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课堂实践中,第一,在课堂教授第一次引入格助词“で”时,可适当补充对格助词“で”本质义的解释,在学生脑海中植入其“凭借性”这一本质概念。其次,在课堂讲解中,可介绍格助词“で”的词源加深學生的理解,结合格助词“で”误用的相关研究重点进行与其他格助词的辨析,以减少误用。最后,随着对本语言理解的增加,误用会逐渐减少,入门阶段的问题逐渐淡出,而对于动词以及整个句子的理解问题逐步凸显,可把“で”与动词配价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应用,使学生对动词的理解同步加深巩固。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二语习得视域中的日语格助词ニ、デ、ヲ”,编号:2019SJA2260

参考文献

[1]张淑玲.现代日语格助词“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73-76.

[2]森山新.『認知言語学から見た日本語格助詞の意味構造と習得』.ひつじ書房.2008.

[3]石川慎一郎.現代日本語における「デ」格の意味役割の再考―コーパス頻度調査に基づく用法記述の精緻化と認知的意味拡張モデルの検証―.『計量国語学』,2017-31(2),99-115.

[4]Langacker,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ume1,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田中茂範.基本語の意味のとらえ方―基本動詞におけるコア理論の有効性[J].日本語教育,2004(121).

[6]许慈惠,蔡妍.日语格助词「で」的本质义与基于句法语境的多义对应——基于BCCWJ语料库的句法语境统计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8(05):83-90.

[7]森山新.「第二言語として日本語の格助詞の意味構造と習得ー日本教育に生かすためにー」『日本語の研究』5,2007(3):154.

[8]程远巍.第二言語としての日本語の習得に関する考察:格助詞の誤用を中心として,人間文化学研究集録.1999,8,p.41-52.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二语习得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