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肪酸钙对杜×寒杂交F1代羊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0-09-24孔庆生孔凡虎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尾寒羊肉羊瘤胃

孔庆生 孔凡虎

脂肪酸钙对杜×寒杂交F1代羊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孔庆生①孔凡虎②

(①山东省曲阜市王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273100 ②山东省烟台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选取8只体重30kg左右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公羔,研究日粮中添加40g/d脂肪酸钙对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增重方面,试验组羊育肥期采食量、平均期末体重、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脂肪酸钙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面,试验组羊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性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日粮添加脂肪酸钙可以显著提高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的抗病能力。

脂肪酸钙 肉羊 增重 血液 生理 免疫

脂肪酸钙又称保护油脂,由脂肪酸和钙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有效能值高,具有过瘤胃保护特性,只在真胃和小肠内才能被水解为钙和脂肪酸,是一种专门用于反刍动物的高能饲料产品。在肉羊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可以避免直接添加脂肪酸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且能够改善肉羊消化率、提高能量摄入和脂肪酸利用率,进而提高生产性能。为了观察和验证脂肪酸钙对肉羊的饲喂效果,为了观察和验证脂肪酸钙对肉羊的饲喂效果,笔者于2019年6~7月进行了饲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本试验选取8只体重30kg左右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公羔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基础日粮饲喂,不添加脂肪酸钙;另一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脂肪酸钙按照40g/d.只添加投喂;每组4只。

表1 基础日粮配方组成与营养水平(干物质计) (%)

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日粮的组成见表1。脂肪酸钙按照40g/d.只添加于混合精料中投喂,每天10:00点和18:00点各饲喂一次。羔羊自由采食,自由饮水。1.3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在曲阜市某肉羊养殖场进行,饲养试验时间:2019年6月1日至7月30日,共60d。

1.4 测定指标 试验测定指标包括采食量、日增重、饲料报酬。在正式试验开始当天和结束第二天清晨空腹称重。试验期间每日记录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采食量,试验结束时结算饲料。(1)平均日采食量:准确记录试验期间的耗料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2)平均日增重:试验开始、结束各空腹称重一次,计算平均日增重。(3)料肉比:采食量/增重。(4)血常规检测:抗凝血样于采集后12h内采用BC-18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定。血常规指标共22项,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大类,其中红细胞又细分为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RDW)6项指标;白细胞包括白细胞总数(WB C)、中性细胞数(NE)、中性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数(LY)、淋巴细胞比率(LY%)、单核细胞总数(MO)、单核细胞比率(MO%)、嗜碱性粒细胞总数(BA)、嗜碱性粒细胞比率(BA%)9项指标;血小板包括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3 项指标,送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测定。(5)血液免疫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

1.5 统计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采用SPSS13.0对试验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2 试验结果

2.1 脂肪酸钙对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增重的影响

表2 脂肪酸钙对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增重的影响

注:数据右上角标示字母分别表示同列对照和试验间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表类同。

由表2可知,试验组日粮添加40g/d·只的脂肪酸钙后,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8.16kg,提高了13.79%(P<0.05);平均末重和比对照组提高3.24kg,提高了7.65%(P<0.05);平均增重和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12kg和52g,均提高了22.21%(P<0.05);试验组料肉比降低了6.89%(P<0.05)。

2.2 脂肪酸钙对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表3 脂肪酸钙对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血液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分别提高了78.66%和108.33%,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对对照组中性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分别提高了0.65和10.8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2.3 脂肪酸钙对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表4 脂肪酸钙对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免疫指标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血清免疫指标相关检测表明,试验组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的IgA、IgG、IgM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表明添加脂肪酸钙后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公羔的抗病性能显著提高。

3 讨论

3.1 脂肪酸钙对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公羔增重的影响 本试验中试验组日粮添加40g/d.只的脂肪酸钙后,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公羔采食量、平均末重、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g/d.只的脂肪酸钙具有明显促进羊生长的作用,本试验结果与孔凡虎等(2014)、孙振林等(2016)在肉羊上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脂肪酸钙对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血液生理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动物的血液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血液中的一些常规生化指标是反映机体健康状况及抗病能力的重要参数。本试验中试验组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比对照组极显著增加(P<0.01);中性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增加(P<0.05),同时试验组羊只的IgA、IgG、IgM免疫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g/d.只的脂肪酸钙可提高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的免疫功能,提高羊只抗病能力。

4 结论

脂肪酸钙的是一种保护性脂肪,对绵羊短期肥育效果显著的主要原理是绵羊采食脂肪酸钙进入瘤胃后,在正常瘤胃pH>5.5时呈不溶解状态,当到达皱胃及十二指肠时,在酸性条件下被溶解而使脂肪酸和钙离子游离出来,在小肠被吸收利用,避免了直接添加脂肪造成对瘤胃微生物的损害,以及对瘤胃内的正常发酵作用的影响,有利于动物的健康。试验表明,在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羊育肥期日粮中添加40g/d·只脂肪酸钙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羊只抗病能力,值得在养殖业中推广应用。

[1] 杨魁, 韩阳, 周岩等. 脂肪酸钙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奶牛, 2015(17): 6-11.

[2] 孔凡虎, 杨志强, 许海军等. 脂肪酸钙添加剂对肉羊育肥效果的影响[J]. 山东畜牧兽医, 2014, 35(6): 19.

[3] 付石军, 李金林, 阚德英. 脂肪酸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J]. 饲料与畜牧, 2013(7): 8-11.

[4] 褚海义, 李秀花, 王净. 添加脂肪酸钙对肉羊生产性能和肌肉ω-3系列脂肪酸含量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17): 69-70.

[5] 褚永康, 林英庭. 脂肪酸钙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 2011(21): 12-14.

[6] 陈金雄. 脂肪酸钙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D].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 2009.

[7] 孙振林, 刘哲, 曹丽宁等. 脂肪酸钙育肥小尾寒羊的效果[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5): 32-35.

(2020–06–23)

S816.76

A

1007-1733(2020)09-0011-03

猜你喜欢

小尾寒羊肉羊瘤胃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小尾寒羊养殖管理技术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青海牧区高寒草甸草地放牧藏羊肉品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