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垕、夏文彦“写意”概念的明确提出

2020-09-18樊波

中国书画 2020年7期
关键词:写意士大夫书画

樊波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垕(字君载,号平真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不详),著有《画鉴》。夏文彦(字士良,号兰渚生,浙江吴兴人,后居江苏松江,生卒亦不详),著有《图绘宝鉴》。这两部著述乃为画史与品评相融合的体例,不少材料皆袭蹈前人,并无太多新意。但这两部著述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写意”这一美学概念。尽管在他们之前,唐宋诸多绘画著述已对“写意”的审美内涵和艺术取向从不同角度作了探讨,包括元代黄公望和倪瓒也都以相关命题进行了阐发(如倪瓒所谓“聊以写胸中逸气”),但毕竟未能明确提出“写意”这一完整的美学概念。

汤垕是从“观画之法”的鉴赏角度第一次提出了“写意”概念:

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画鉴》)

稍后夏文彦在评价僧仲仁时说:

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图绘宝鉴》)

又评苏轼时说:

枯木奇石,时出新意,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老硬,大抵写意,不求形似。(《图绘宝鉴》)

绘画美学史“写意”这一经典概念由此确立。

纵观这两部著述,之所以能够明确提出“写意”的概念,有三个方面问题值得理论关注:一是将“写意”与“形似”作为一个对立倾向标示出来,这显然受到了苏轼绘画美学的影响。由于注重主观之“意”的抒写,自然就会不拘于客观物象“形似”的描摹。对此汤垕曾有一个美妙的比喻:“看画如看美人,其风神骨相,有肌体之外者。”贪昧于“肌体”,就是拘于“形似”,而“风神骨相”乃是“写意”才能得之。或者说要“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之”。所以他一再强调:“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形似者,俗子之见也。”汤垕说:“今人看画,多取形似,不知古人最以形似为末节。”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准确判断。我们在考察邓椿绘画美学时曾指出,注重“形似”构成了宋代画院的一个重要艺术取向,唐宋的绘画美学和绘画实践(如五代两宋的山水画)亦非“最以形似为末节”。应当说,汤垕以及夏文彦提出的“写意”概念和对“形似”倾向的贬斥,乃是对元人(今人)绘画实践和审美追求的绝好概括。

二是将“写意”追求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旨趣联系起来。按汤垕所言,“看画本士大夫适兴寄意而已”。所谓“士大夫”也就是他前文说的“高人胜士”。因此我们看到,汤垕在著述中对文人士大夫“适兴寄意”的审美旨趣一再加以称赞。如赞苏轼曰“东坡先生文章翰墨照耀千古,复能留心笔墨戏作墨竹”;又赞米芾“天资高迈,书法入神”,山水“天真发露,怪怪奇奇,枯木松石,时出其新意”;进而赞米友仁“作山水清致可掬”,“烟云变灭,林泉点缀,生意无穷”。夏文彦亦有类似的赞词。这些赞词虽然多承南宋邓椿《画继》对宋代文人画家的品评之义,但亦透露出元人的审美心声。因此我们在夏文彦的《图绘宝鉴》中就继而可以听到对元代画家赵孟頫、赵雍(赵孟頫之子)、黄公望、倪瓒、王蒙、高克恭等人的称颂之言:“通三教,旁晓诸艺”;“自有一种风度”(黄公望);“画林木平远竹石,殊无市朝尘埃气”(倪瓒);“甚得用墨法,秀润可喜”(王蒙);“善山水,始师二米,后学董源、李成”,“大有思致”(高克恭)。这些赞颂之词表明,元代文人士大夫“留心笔墨”大都“寄意”高远,弃绝“市朝尘埃气”,流迥出一种特有的“风度”和“思致”,体现了与“写意”精神息息相通的审美旨趣,由此揭示了由宋而元的文人画发展脉络。

三是强调书画“同法”对于“写意”的推助。继张彦远之后,郭若虚、郭熙以及赵孟頫都对书画同法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郭若虚说:“画衣纹林木,用笔全类于书。”郭熙说绘画笔墨“近取诸书法”,“故世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赵孟頫说:“须知书画本来同。”(对此下文还将加以专题探讨)这些论述将书画“同法”关系(即书法对绘画的渗透和影响)由人物画扩展到山水和花鸟领域,但却并未能将这一论题与“写意”概念联系起来。但应当说,这一扩展过程已为“写意”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内在前提。因为书法全面介入绘画,显然大大推助了绘画的“写意”倾向。于是我们看到,夏文彦在提出“写意”这一概念时,列举了画史上大量书画同法的例证就不是偶然的了。如他评张图“其画用浓墨粗笔如草书,颤掣飞动,势甚豪放”;评武宗元的绘画“行笔如流水,神彩活动,大抵如写草书”;评赵邈龊绘画“树石亦佳,如草书法”;评南唐后主李煜“善书画,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书画同体,高出意外”;评唐希雅绘画“学江南李后主金错刀书,有一笔三过之法”,“变而为画,故颤掣三过处,书法有焉”;评赵子云“能作一笔画”,“衣褶则如草符篆,一笔而就”;进而又评元代画家赵雍“画山水师董源,尤善人马,书篆俱精妙”;张衡“山水学荆关”,“书学张长史”;张德琪“虽墨竹梅花”,“有佳趣”,“行书学刘房山;草书学张长史”;陈文顼“颇知书,亦工画”。这些画家书画同法的例证,尤其是草书介入绘画,显然大大推助了“写意”的表现功能。杨维桢在为夏文彦《图绘宝鉴》作序时说:“士大夫工画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这是对《图绘宝鉴》重要主旨的一个理论总结,也是对“写意”概念得以确立的一个理论支持。这样,写意、文人士大夫、书画同法就构成了一组相互贯通、相济相成的命题。“写意”概念也因之而具有了更为充实的内涵。

文人“写意”,由宋至元,由隐而显,是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从美学角度看,汤垕、夏文彦“写意”概念的提出显然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环节。它标志着元代对写意精神的认识已达到一个自觉的理论水平。

在中国书画美学史上,有一些极为重要的核心概念和范畴,如“形神”“气韵”“意象”“意境”等就是如此,“写意”概念也是如此。这些概念之所以能够成为核心的范畴,是因为它们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书画的审美特征,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中国书画审美倾向发生重要转折的思想标识。而“写意”概念正是在宋元画风发生转折之际才由汤、夏二人明确提出来的。这种由“写意”概念所标识的画风实际上覆盖和支配了明清两代的绘画发展路径,体现了中国画更趋自由的审美境界。■

猜你喜欢

写意士大夫书画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中山君有感于礼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小小书画廓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书画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