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2020-03-04梁慧荟王凯华陈真珍

广西中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钩藤帕金森病多巴胺

梁慧荟,王凯华,陈真珍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柳叶刀全球疾病负担报告表明2016 年全球PD 患病人数为6.063 百万人[1],2017年患病人数增至8.53百万人[2-3]。而在我国60 岁以上人群中,PD 发病率约为 1%~2%[4],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中医学中PD 属“颤证”“颤振”等范畴,各医家在实践中对颤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回顾近5 年来中医治疗帕金森病(PD)的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并就中医治疗PD 现状与研究方向进行思考与展望。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颤证的认识可追溯到《黄帝内经》,认为其病机核心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即颤振之义。《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云:“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道出了病变与“髓”相关;肾不实则脑髓空虚,筋脉懈惰,盖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渐成颤证。当代学者在先贤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颤证有了进一步认识。李梦頔等[5]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虚络瘀,气虚为本病的发病基础,引起脉络阻滞的病机为瘀血、气滞和痰浊。邱朝阳等[6]认为毒损脉络是导致PD 发病的核心病因,PD 病机性质为本虚标实之证。其“虚”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亏虚,引起络脉空虚;“实”责之于气滞、痰湿、瘀血等毒邪阻滞,引起络脉闭阻;虚实交杂,共同致病。马云枝教授在临床观察中总结出该病病因为五脏俱虚,尤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主,属本虚标实证[7]。当代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脑,累及肝脾肾三脏。病机在本为虚证,以肝脾肾亏虚为主,在标为实证,责之于气滞、痰湿、瘀血等毒邪阻滞。

2 临床研究

2.1 中药内服 赵荣博等[8]将102 例PD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 例和对照组53 例,两组均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组另服用中药“帕金森Ⅰ号”(熟地黄、肉苁蓉、生白芍、当归、葛根、黄芩、黄连、羚羊粉、炙甘草);对照组服用中药安慰剂,连服3 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性改善(P<0.05 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提示补肾解毒法对于PD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牛春甫[9]将85例PD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及研究组43 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消颤调肝方(夜交藤、熟地黄、鸡血藤、柴胡、甘草、鳖甲、天麻、钩藤、白芍、当归)治疗,连服3个月,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帕金森病综合评量表(UPD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帕金森睡眠量表(PDSS)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药合用治疗PD 肝肾不足型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甘露等[10]将60例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两组均予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加用熄风活络胶囊(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鸡血藤、丹参、白芷、茯苓、川牛膝、天麻、水蛭、地龙、麝香、石菖蒲、三七、全蝎、胆南星、酒大黄)治疗,连服3个月,结果观察组UPD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美多芭剂量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中西药合用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良好。张凌凌等[11]选择肝肾阴虚兼肝气郁结型PD 伴抑郁患者76 例,随机分为2 组各38 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止颤汤(丹参、白芍、钩藤、知母、熟地黄、制大黄),治疗组加服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上方加柴胡、煅龙骨、煅牡蛎、黄芩),连服1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止颤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肾阴虚兼肝气郁结型PD 伴抑郁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2.2 针刺治疗 YEO 等[12]运用针刺治疗 10 名 PD 患者,治疗8 周后,患者的UPDRS、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随访8周,疗效稳定。于楠楠等[13]将40例PD 伴发四肢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浮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结果两组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单项评分及总分、39 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 -39)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9/20),高于对照组的70%(14/20,P<0.05),提示常规针刺、浮针可缓解PD 伴发四肢疼痛患者的疼痛症状,且浮针疗效优于常规针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可改善PD 患者的抑郁、疼痛症状,并可增加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但大样本的研究仍相对贫乏,未来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验证针刺的疗效,并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探究针刺治疗PD 的作用机制,制定出针刺治疗PD的最佳策略。

2.3 传统保健疗法 有报道表明太极拳和气功治疗PD 有一定效果。张盖[14]选取了34例PD 患者,分为实验组(健身气功:五禽戏)、对照组(无运动干预)各17例,观察12 个月,结果实验组在改善PD 患者步行速度、平衡能力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李博等[15]将60 例PD 患者分为2 组各30 例,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 周的太极拳训练,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修订版的跌倒效能量表(MFES)、Berg 平衡量表(BBS)和Fugl-Meyer 平衡功能量表(FM-B)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太极拳训练可提高PD 患者平衡能力和跌倒自我效能水平,具有积极效果。吴婷婷等[16]将52例轻度认知障碍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 例和对照组24 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建议,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24式杨氏太极拳训练。干预16周后,干预组Mo-CA、PDQ-39、MoCA 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PDQ-39 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3 实验研究

3.1 中药复方 林瑶等[17]将 40 只雄性 PD 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补肾复方(肉苁蓉、淫羊藿、制黄精)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 补肾复方水煎剂灌胃)及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和溶剂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10 只。于灌胃第14天进行悬挂实验;免疫组化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 法检测纹状体、额叶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CDNF)、中脑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蛋白表达,RT-PCR 检测纹状体、额叶CDNF、MANF mRNA 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复方中、高剂量组悬挂实验评分升高,黑质TH阳性细胞数增加,纹状体和额叶CDNF蛋白表达及补肾复方高剂量组纹状体MANF 蛋白及mRNA水平、纹状体 CDNF mRNA 水平、额叶 MANF mRNA 亦明显增高,补肾复方各剂量组额叶CDNF mRNA 表达均增强(P<0.05 或P<0.01),提示补肾复方能改善帕金森病的行为障碍,保护纹状体、额叶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纠正不同脑区的CDNF、MANF 表达实现的,且以高剂量效果更好。张立娟等[18]将 50 只 PD 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益母草)高、低剂量组[11.88 g/(kg·d)、47.52 g/(kg·d)灌胃],西药组予美多芭75 mg/(kg·d)灌胃,干预8 周。结果治疗后天麻钩藤饮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悬挂试验得分、多巴胺(DA)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旋转圈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天麻钩藤饮高剂量组各指标最优,提示天麻钩藤饮可明显改善PD 大鼠行为学症状,其显效机制可能与促进PD 大鼠内源性多巴胺分泌、改善PD 大鼠脑内微环境和神经元代谢有关。杨明会等[19]将 75 只 PD 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补肾活血饮组、盐酸氟西汀组、多巴丝肼组、盐酸氟西汀+多巴丝肼组,每组15 只;另取20 只正常大鼠为正常组。通过糖水偏爱测试、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等方法检测大鼠行为;并测定各组大鼠脑内5-HT、NE 及血清中NPY 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补肾活血饮组大鼠体重升高(P<0.01),悬尾静止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减少(P<0.01),糖水偏爱率明显增高(P<0.01),血清及脑组织中NPY 含量升高(P<0.01);补肾活血饮组大鼠脑组织中 5-HT 及 NE 含量均升高(P<0.01 或P<0.05),提示补肾活血饮能促进PD 伴发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NPY 释放,提高5-HT、NE 含量,改善帕金森大鼠抑郁样行为。

3.2 单味中药提取物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治疗PD 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分子、信号通路层面,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许多单味中药具有抗PD 作用,譬如银杏叶、钩藤、刺五加、厚朴、红景天,将药物有效单一成分进行提纯或许是PD 药物研究的途径和方向。张辉等[20]通过动物试验结果发现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PD大鼠脑内的慢性神经炎性反应,保护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为PD 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LAN等[21]通过小鼠试验发现钩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调控MAPK 和PI3K-AKT 信号通路,抑制HSP90表达,具有治疗PD 的潜力。何晓桐等[22]通过动物试验发现刺五加有效组分对PC12 细胞(由MPP+诱导)的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相关微小RNA,如 miRNA-205、miRNA-433 以及 miRNA-153 mRNA 的表达,从而影响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发展。吴安民等[23]将小鼠分为PD 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厚朴提取物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黑质区TH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厚朴提取物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PD 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多(P<0.01);与 PD 模型组相比,中药厚朴提取物组 a-synuclein、Parkin、Ubiquitiu阳性细胞数均减少(P<0.01),提示中药厚朴提取物可改善和保护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神经细胞,其机理可能与其减少细胞的凋亡有关。另有研究表明[24],红景天苷(SAL)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削弱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提高黑质多巴胺转运蛋白(DAT)阳性神经元的存活数目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因此,SAL 可作为PD治疗的有效药物。

3.3 电针治疗 于建军[25]将36 只PD 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抑郁模型组、抑郁电针组各12只,连续治疗4 周,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及行为学变化。结果提示电针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抑郁,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王强等[26]实验研究表明“嗅三针”可以改善PD 早期小鼠的行为学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嗅黏膜及增加TH 在黑质中的表达而实现的。

4 小 结

PD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其运动症状复杂、多变,非运动症状相对隐匿,它的防治较为棘手,需要国家、社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现有研究表明,中医方药、针刺、中医传统保健疗法治疗PD 具有良好疗效,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科研设计欠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较少,远期疗效观察较少,未来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有待为中医治疗PD 提供更客观、科学的循证医学证据。此外,应继续深入开展PD 的专方治疗研究,筛选出有效方剂,加快研制治疗PD 的安全有效的中成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还可以将中药、针刺、传统保健疗法与西药治疗相结合,开展综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PD的疗效。

猜你喜欢

钩藤帕金森病多巴胺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华钩藤研究综述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