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庚子年运气特点对于胸痹的影响及其临床用药指导

2020-01-03朱明丹田盈林杨曹旭焱张少强王智先杜武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冠心病

朱明丹 田盈 林杨 曹旭焱 张少强 王智先 杜武勋

摘要: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基于五运六气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影响,建立起来的气候、物候、病候相关的天地人结构体系,天地人气化理论以及充分体现出“天人相应”的“脏气法时”思想,对临床分析疾病和用药治疗有极大地指导作用。通过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浅谈庚子年的气候特点对于胸痹的影响,并临床指导防治和用药治疗。

关键词:五运六气;庚子年;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25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2-0020-03

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学术思想包括基于五运六气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影响,建立起来的气候、物候、病候相关的天地人结构体系,天地人气化理论以及充分体现出“天人相应”的“脏气法时”思想,对临床分析疾病和用药治疗有极大地指导作用。本文基于跟随杜武勋教授学习五运六气理论的学习感悟,浅谈庚子年的气候特点对于胸痹的影响及临床指导防治和用药治疗。

1 庚子年运气特点

五运六气理论由“五运”与“六气”组成,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总称,与天干相合,既可以描述以十年为期不同年份的气候特点,又可以表示一年五季的气候特点。五运分太过与不及,各主两年,以十天干来表示。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结合十二地支,配以三阴三阳及五行,以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来说明每年气候的变化特点[1]。

1.1 全年整体气候特点 庚子年,其中“庚”为天干,“子”为地支。从五运六气来分析,天干代表这一年的中运。《素问·天元纪大论》[2]曰:“乙庚之岁,金运统之”,故其中运为“金运”;而其中阳干即为太过,阴干即为不及,庚为阳干,故庚子年是金运太过之年。地支决定了其司天之气与在泉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2]曰:“子午之上,少阴主之”,这里所说的“上”,就是指当年的司天之气。司天之气,轮值主司天气之意,主上半年的气候变化,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指出:“岁半之前,司天主之”。而与少阴君火司天相对的在泉之气即为阳明燥金。在泉之气在下,主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因此庚子年为少阴君火之气所主,故其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在泉之气则为阳明燥金。庚子年金运太过,恰逢其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火能克金,金气得到抑制,所以庚子年这一年的气候是热气与燥气相加,春季时会偏于寒冷,而夏季则暑热绵长。

1.2 六步气候特点 自己亥年大寒日至庚子年春分日为初之气,客气为太阳寒水,主气为厥阴风木。由于上一年己亥年的在泉之气即将散去,而庚子年初之气太阳寒水开始散布,因此年初可出现春季寒冷且风气较大。自春分日至小满日为二之气,客气为厥阴风木,主气为少阴君火,少阴君火的阳气散布,厥阴风木之气流动,此时春季气候方才降临,万物欣欣向荣,气候舒适。自小满日至大暑日为三之气,司天之气和中运当令,客气为少阴君火,主气为少阳相火,二火并行,火气旺盛,所以夏季格外炎热。自大暑日至秋分日为四之气,主气客气均为太阴湿土,此时不仅气候炎热,加上湿气连绵,暑热之气更加难耐,气候潮湿且炎热,降雨将会增多。自秋分日至小雪日为五之气,客气为少阳相火,主气为阳明燥金,火克金,气克运,为气盛运衰之年,全年氣候变化剧烈,为天刑年。从运气相合的角度来看要以气为主,运次之[3]。此时金气与火气均十分强盛,互相制衡,因此反而会出现较为温和的气候。自小雪日至大寒日为终之气,客气为阳明燥金,主气为太阳寒水,清凉之气散布,气候寒冷且干燥。

2 庚子年临床发病特点及对临床用药指导

2.1 从运的角度考虑 庚子年的中运为金运太过,自然界燥气偏胜,人体之气与之相通应,则肺金偏胜,金胜乘木,肝木受制而病,升发之力不足而郁滞。当燥金之气偏胜到一定程度时,木之子火气则会作为复气,前来克制过胜的燥金,出现“肺反自病”的情况。由此可知庚子年人们容易出现肝气郁滞,心肺燥热的症状。如《素问·气交变大论》[2]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足皆病……病反暴痛,胠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故而临床见此时血压升高等患者,我们可以从肝木、肺金、心火三方面考虑,不能一味使用平肝潜阳之药,而要考虑到脏腑之间的平衡。

2.2 从气的角度考虑 庚子年其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在泉之气为阳明燥金。《素问·至真要大论》[2]中说:“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大雨且至。民病胸中烦热,嗌干,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胕肿,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HT5,7]月[KG-3]真,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尺泽绝,死不治……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瞑。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庚子年本为金运太过,由于其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统主上半年的气候,过胜的金气收到抑制,故上半年容易出现胸中烦热、疮疡、衄血等心火过旺的症状,而到了下半年,其在泉之气为阳明燥金,燥金之气得到加持而更盛,故全年燥气盛行,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喘咳等一系列肺系疾病。下面从六步气方面具体分析。

2.2.1 初之气 自己亥年大寒日至庚子年春分日为初之气,客气为太阳寒水,主气为厥阴风木。因此容易出现春季反寒,风气较大,阳气被寒气郁遏,当注意及时保暖,如不及时适应环境则会出现关节疼痛、腰部、臀部疼痛,此时也处于炎热之气即将到来之时,容易出现痈肿溃疡等病症。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云:“初之气,地气迁,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2019年己亥年终之气为少阳相火,2020年初之气为太阳寒水,这两气一水一火,一寒一热,故2019年应为暖冬,冬季出现本应在夏季的气候特点,则会使阳气外泄。《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谓:“运有余,其至先;运不及,其至后。”中运为太过时,会先时而至。庚子年的金运太过,太过的燥金之气会提前到来影响人体,因此在还未正式进入庚子年的时节,寒热交汇乍暖还寒,则会导致一些发热性质的肺系疾病。而正式进入庚子年初之气后,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太阳寒水,本应阳气升发,春回大地,反而会出现寒冷的气候,阳气该升发而不得,反被抑制,此时人体的阳气会从上一年年末的阳气外泄变为阳气被郁滞。因此庚子年1月至3月的这段时间,会出现气候寒冷的情况,更应注意防寒保暖,可适当进食一些韭菜、麦芽等促进阳气升发的食物,忌食生冷以防阳气阻碍运行。

2.2.2 二之气 自春分日至小满日为二之气,客气为厥阴风木,主气为少阴君火,此时少阴君火的火热之气散布,春天的气候降临,人们会感觉到舒适。此时容易出现小便淋漓、眼睛视物模糊、双目红赤等症状。这是由于受到厥阴风木的升发之性影响,阳气郁遏于上而发热。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二之气,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

到3月月末4月初时气温才会逐渐回暖,厥阴风木之气与少阴君火之气风火相煽,气温会骤然上升,加上初之气时被郁闭的阳气借助少阴君火的温煦作用,郁滞的阳气就会发出来,此时应注意暴发火眼、尿路感染等火气过盛的症状。因此临床此时用药当注意清热,若患者未出现较明显的火热之象,当少用温热性质的药物以防滋长火热内盛。饮食上注意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减少饮酒,可适当引用金银花、栀子茶等清心降火。

2.2.3 三之气 自小满日至大暑日为三之气,客气为少阴君火,主气为少阳相火,二火当令,火气旺盛。而此时客运少羽属水,因此虽然此时气候炎热,但可出现寒热错杂的病症,如心痛、寒热往来、咳嗽喘促、气逆、目赤等症。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三之气,天政布,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而即将到来的四之气其主气客气均为太阴湿土,脾虚湿盛,故在三之气用药时当在清热的同时注意顾护脾胃,健脾祛湿,适当增加此类药物。

2.2.4 四之气 自大暑日至秋分日为四之气,主气客气均为太阴湿土,此时不仅受三之气的影响气候炎热,而且湿气较重,寒热之气交互而至,脾虚湿盛。而四之气为下半年的开端,受到在泉的燥金之气影响,故四之气前半段时间会出现脾虚湿盛的症状,后半段时间则会出现肺燥的症状,故容易出现寒热错杂、咽喉干燥、黄疸、鼻塞流涕、出鼻血、水饮病发作等症。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此时用药当权衡心火、肺燥以及脾土,不仅要注意清热,还要注意祛湿健脾,滋润肺金。

2.2.5 五之气 自秋分日至小雪日为五之气,客气为少阳相火,主气为阳明燥金,火气克制金气而金之子水气可反过来克制过盛的火气,此时虽已是秋季,由于少阳相火的降临,反而会有暑气降至,气候本应偏凉反而炎热,秋行夏令,与正常气候相悖。受本年中运燥金之气影响,火气与金气均十分强盛,相互制衡,并通过五行之间生克关系制衡转化,此时反而出现气候温和,无严重疾病流行的情况。此时本应是若此时金气与火气之间的制衡关系失去平衡,则可能出现温热性质疾病,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五之氣,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其病温。”

2.2.6 终之气 自小雪日至大寒日为终之气,客气为阳明燥金,主气为太阳寒水,此时阳明燥金当令,加上主气太阳寒水影响,清凉之气散布,气候寒冷干燥,受到五之气的火气影响,体内火热之邪未尽,而已经到终之气,寒主收引,为散尽的热邪即将被敛藏于内,阳气郁闭不得外发,导致内格。格,就是格拒、隔绝,此时会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身体上部可出现肿胀、疮疡、咳嗽气喘等症,但下焦受到太阳寒水影响,肾阳亏虚,不得温煦,故上焦阳盛而下焦虚寒。此时用药当忌讳用寒凉之药以防助长燥金,还应兼顾三焦,治疗上焦时清热泻火;治疗中交补益脾胃以行枢纽之责,从中斡旋气机;治疗下焦不忘培本固原,同时要兼顾滋阴,避免耗伤阴液。

3 小结

总的来看庚子年主要气候是热气与燥气相加,春季时会偏于清冷,而夏季则暑热绵长。其主要病机为心肺燥热,肝失疏泄,肺心肝三脏受邪而病,发病后易出现上燥热中郁的疾病特点,其中肺燥偏胜是为关键,患者易病脏腑在上中焦,且以肺燥为主。故从五运六气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角度分析,临证当注意清泻心火,温肺润燥,疏肝理气三方面入手,同时又要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体征、以及发病和就诊时间,权衡治疗的重点[4]。总结气候的变化规律,归根到底是为了指导临床,为中医临证诊疗提供思路。疾病的发生与运气的盛衰息息相关,所以医者在诊治疾病时必须考虑运气的变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治疗上须以法时而治的思想为治疗原则,根据病位远近,病情缓急选择相应的方剂及药物。

参考文献:

[1]杜武勋,李晓凤.五运六气体质辨识及选方用药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21-30.

[2]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

[3]方药中,许家松.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0.

[4]张茜,杜武勋,李晓凤,等.《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脏腑发病规律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0):2459-2461.

(收稿日期:2020-06-22)

基金项目: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天津市中医药重点领域科技项目(2019010)

作者简介:朱明丹(1979-),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通信作者:杜武勋,E-mail:zhmd_2005@163.com

猜你喜欢

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按摩治疗冠心病靠谱吗
冠心病会遗传吗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冠心病患者寒冷季节的自我护理
无症状不等于没有冠心病?警惕无症状性冠心病!
女性更年期患冠心病几率大
Tp—e间期延长对冠心病猝死的预测价值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