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腥草和白芷破壁饮片配合传统饮片治疗深脓疱病临床观察

2019-09-18赵瑜飞高婷杨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2期

赵瑜飞 高婷 杨超

【摘要】 目的 探讨鱼腥草和白芷破壁饮片配合传统饮片治疗深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5例深脓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采用鱼腥草破壁饮片、白芷破壁饮片混合外敷配合雄黄、枯矾、炉甘石、蛇床子、百部等传统饮片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经临床治疗, 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结论 鱼腥草和白芷破壁饮片外敷配合雄黄、枯矾等传统饮片治疗深脓疱病具有症状缓解快、病程短、疗效显著的特点, 患者治疗效果好, 具有深刻的临床参考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鱼腥草破壁饮片;深脓疱病;白芷破壁饮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2.065

深脓疱病炎症情况一般较普通脓疱疮深, 又被称为臁疮, 是溃疡性脓疱病。本病多数为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 少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引发, 卫生条件差、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等常为本病的诱因, 而外伤、虫咬症、疥疮、瘙痒性皮肤病等常会继发本病[1]。深脓疱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非特异性溃疡, 真皮内及溃疡基底浆液渗出均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2]。临床上对于深脓疱病常用抗菌抗炎药物治疗, 见效快, 但是痊愈少、复发率高。据报道鱼腥草、白芷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燥湿止痒的功效[3], 据《江西民间草药》记载鱼腥草研末外敷可治疗痈疽肿毒;《中华本草》及《洪氏集验方》记载白芷为末, 调以治疗毒蛇咬伤[4, 5]。于是作者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采用鱼腥草和白芷破壁饮片外敷配合雄黄、枯矾等传统饮片治疗的25例深脓疱病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2017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25例深脓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7例, 女18例;年龄26~70岁;病程1~15个月。诊断标准[6]:①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深脓疱病的诊断标准;②1个月内未系統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③真菌镜检或培养均为阴性。

1. 2 治疗方法 ①皮损深层贴方:将雄黄30 g、枯矾20 g、炉甘石20 g、蛇床子30 g和百部30 g等传统饮片一起研成极细粉, 然后由内而外的撒于患者的疮口处。组方加减:患者皮肤痒甚者, 加散风透诊类中药蝉衣12 g和祛风止痒类中药地肤子30 g;患者脓疱重者加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类中药白花蛇舌草30 g、连翘15 g、野菊花30 g;患者皮损皲裂、疼痛厉害者, 加养阴中药生地15 g、元参15 g。②皮损表层贴方:鱼腥草破壁饮片4袋、白芷破壁饮片4袋(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混合外敷。将以上①、②方法制成的皮损深层贴方和皮损表层贴方两者配合应用, 1次/d, 7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8周。在用药治疗期间, 患者不合用任何其他可能影响疗效的药物。停药后再观察记录临床治疗效果。

1. 3 病情程度分级 参考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将患者的病情程度分为0~3级。见表1。

1. 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完全消退, 且病情程度分级为0级;显效:皮损消退≥60%, 自觉症状改善明显, 偶有新疹出现, 且病情程度分级为1级;有效:自觉症状改善, 仍有新皮疹, 且病情程度分级为2级;无效:皮损消退≤30%, 自觉症状未改善或加重, 且病情程度分级为3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5例患者经临床治疗, 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见表2。

3 讨论

深脓疱病尤易好发于小腿部, 可以自身传染, 皮损数目不定, 可数个至数十个左右,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其临床表现初起为炎性红斑或小结节,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水疱或脓疱, 数天之内结成暗褐色厚痂, 逐渐变干发硬, 紧附在患部。皮损外形多呈现不规则, 圆形或卵圆形, 有着整齐清晰的边沿, 在其四周有一圈红晕[7]。以后逐渐变大, 大小不等, 由黄豆至指甲大或更大, 严重者痂皮厚积, 呈蛎壳状, 比较难去掉, 把痂除去以后会出现浅浅的碟形小溃疡, 几周过后坏死的组织会脱落, 长出肉芽组织, 或变成为瘢痕而痊愈[8, 9]。留下的瘢痕四周有轻度色素沉着,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全身症状。但是, 假如患者的身体羸弱, 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皮损成长快, 可伴随出现发热、毒血症等, 周围的淋巴结可明显肿大, 或个别出现坏死性的溃疡, 有时可能伴发急性肾炎 、败血症、肺炎而死亡[10]。

深脓疱病类似于中医学“臁疮”、“老烂腿”的范畴, 为常见疾病、多发疾病。臁疮, 历代医家说法不一, 依照证型及病因大体可分为湿毒、湿热、瘀血、血热、脾虚、肾虚不等, 因其病位在体表处, 外治疗法显得十分重要[11, 12]。清代吴师机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工即内治之工, 所异者, 法耳。”局部应用药物能直抵病灶, 更能发挥其临床疗效。

此类病案病机为湿热毒蕴证, 西医运用大量抗生素、抗过敏药, 疗效不显。作者独辟蹊径, 运用中医外治, 选用鱼腥草破壁饮片、白芷破壁饮片清热解毒、燥湿排脓, 配合雄黄、枯矾、炉甘石等中药,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燥湿、止痒等功效, 全方配合使用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消肿生肌之功效[13, 14]。这些药物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尤其鱼腥草被称为“中药类抗生素”, 其抗菌谱广, 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15]。

总之, 鱼腥草和白芷破壁饮片外敷配合雄黄、枯矾等传统饮片治疗深脓疱病具有症状缓解快、病程短、疗效显著、复发减少等特点, 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4 附病例报告

患者, 男, 68岁, 2017年9月2日因“左侧下肢内侧脓疮、瘙痒5年”来本院寻求中医治疗。患者自诉5年前因蚊虫叮咬左侧下肢内侧内踝上10 cm处后, 出现局部流脓、瘙痒, 在当地诊所以“虫咬性皮炎”给予抗过敏、抗菌消炎治疗, 未见疗效;后在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科诊断为“深脓疱病”, 给予抗菌、抗过敏药物内服治疗, 并配合每日外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换药, 清除脓液, 促进新鲜肉芽生长;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邦), 3次/d。连续治疗月余后, 疗效明显, 患者患处皮肤脓水可以看到明显减少, 瘙痒的情况少有出现。但愈后患者仍然会持续反复发作, 且每年入春后发作尤为严重, 入冬后会出现自行缓解。面诊:患者左下肢内侧的内踝上约10 cm处可见局部溃疡, 大小不等的疮口, 疮口溃疡较深, 疮面的皮肉颜色呈紫暗色, 疮面上可见有黄色脓液覆盖, 疮口凹陷明显, 疮口边缘现状如缸口般, 渗出的脓水呈灰黑色, 较为秽浊, 带腥味。患者左下肢溃疡四周可见色素沉着及静脉曲张。舌苔黄腻, 舌质红绛, 脉滑数。

诊断:臁疮-湿热毒蕴证。中医治疗法则:法宜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止痛、生肌止痒。按臁疮治疗要求给予治疗, 先用生理盐水清创清除脓液并分离坏死组织, 然后用传统饮片雄黄30 g、枯矾20 g、炉甘石20 g、蛇床子30 g、百部30 g研为极细粉末由内而外撒于疮口处, 配合鱼腥草破壁饮片4袋、白芷破壁饮片4袋混合外敷, 3次/d。

结果:连用7 d后, 患者来诉疮口脓水明显减少, 瘙痒情况基本消失。后连续按照此治疗方法连续应用3个月, 患者病情基本稳定。随访至今, 未再发作。

参考文献

[1] 张宇慈, 张宇红. 中药白芷外敷治疗褥疮14例. 吉林中医药, 2006, 26(11):30.

[2] 刘学朴, 范桂英, 孙景花. 中药白芷泥外敷治疗乳痈30例观察及护理.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4(4):327.

[3] 万庆华. 雄黄与白芷外敷治疗带状疱疹40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0, 16(6):35.

[4] 吴汉军, 李燕君, 刘邦强. 鲜鱼腥草外敷治疗丹毒1例. 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11):663.

[5] 郭四红. 白芷痤康散外敷治疗痤疮47例疗效观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7(1):41-42.

[6] 王宏图. 皮肤科药物学册.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102-103.

[7] 王婉莹, 朱朝军, 徐强, 等. 臁疮外治法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杂志, 2017, 26(2):46-48.

[8] 于月书. 《名医类案》中補中益气汤治验臁疮赏析. 河南中医, 2013, 33(3):347-348.

[9] 黄玉华, 洪勇, 陈胜男, 等. 火针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掌跖脓疱病1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 29(1):52.

[10] 王全林, 刘志新. 中西医治疗掌跖脓疱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 27(4):268-270.

[11] 李娟, 董雪松. 掌跖脓疱病的中医治疗.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10):54-55.

[12] 张艳红, 杨素清. 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16, 32(4):46-48.

[13] 张恒君. 脓疱病治疗验方. 中国民间疗法, 2015(5):91.

[14] 林海桂.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脓疱性痤疮62例. 浙江中医杂志, 2006(8):464.

[15] 巩颍, 张池金. 中药治疗掌跖脓疱病27例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 2016(2):49-50.

[收稿日期: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