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2019-09-18陈春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肝炎

陈春院

【摘要】 目的 探究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128例幼儿园学龄前儿童, 根据生源地分为本地组和外来组, 各64例。所有儿童均统一进行抽血检测, 比较两组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和乙型肝炎相关因子阳性检出率。结果 本地组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100.00%, 高于外来组的93.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本地组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6.25%低于外来组的18.75%,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检出率96.88%高于外来组的84.3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的乙型肝炎e抗原(抗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检出率均为0。结论 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按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会增强机体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一旦机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能够及时的清除, 免疫效果良好, 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肝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2.021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高发于发展中国家[1]。有数据显示, 全球有超过2.8亿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我国占42.8%且多感染于儿童期[2]。因此, 乙型肝炎的治疗和预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首选的预防手段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我国早在1992年就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围内, 成果显著[3]。随着工作的迁移, 外来人口的流动性较大, 由于外来人口多为山区或农村, 接种疫苗意识薄弱, 依从性较低, 导致免疫效果未达到预期。本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本市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28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生源地分为本地组和外来组, 各64例。比较两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和血清中乙型肝炎相关因子阳性检出率, 研究按时接种疫苗对免疫效果的重要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本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28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生源地分为本地组和外来组, 各64例。本地组中, 男39例, 女25例;外来组中, 男37例, 女27例。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性别、年龄无差异;②有较好的依从性;③出生后均进行规范接种。本调查在获得家长许可后进行。

1. 2 方法 所有儿童均呈空腹状态。医护人员在儿童静脉取血3 ml, 静置分离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进行测定血清中乙型肝炎相关因子。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和乙型肝炎相关因子阳性检出率。乙型肝炎相关因子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比较 本地组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100.00%, 高于外来组的93.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儿童的乙型肝炎相关因子阳性检出情况比较 本地组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6.25%低于外来组的18.75%,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检出率96.88%高于外来组的84.3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儿童的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均为0。见表2。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由于人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 该病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不处于正常范围内[4]。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较广, 主要有母婴传染、血液传染和性传播, 患者在感染后由于受到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表现的病症往往不一, 若病程转为慢性则为慢性乙型肝炎, 进一步形成肝硬化至肝癌, 病情较重可直接形成重型肝炎, 另有少数患者成为无病症表现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有临床数据显示, 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占比较大[5]。临床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持“三分治, 七分养”的原则, 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用药过杂或过量均对治疗起到反向作用, 且慢性乙型肝炎往往不能根治, 因此,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成为临床上应对该病的主要手段[6]。

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主要有三个途径:①控制传染源:将乙型肝炎患者与人群隔离,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也不得从事餐饮、医药、教师等工作;②切断传播途径: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勤消毒, 在使用血液相关制品时先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含量, 预防医源性传播;③保护易感群体:分别在新生儿出生24 h内、1个月、6个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远离与乙型肝炎病毒接触较密的相关人员;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较为有效的预防手段[7]。乙型肝炎疫苗的主要成分是经处理后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经接种后, 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关抗体, 一旦机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抗体会发挥作用, 清除病毒, 保护机体, 并且不会对肝脏造成损害。有文献报道, 在刚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时,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浓度较高, 一段时间过后, 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浓度较高, 说明机体已经具有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在血液检测中, 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呈阳性表示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核心抗体呈阳性表示曾经受到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上几个检测指标有助于臨床治疗中更好的判断。随着接种年限的增加, 体内抗体浓度下降, 定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增加抗体浓度, 加强预防病毒感染效果。

本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本市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28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生源地分为本地组和外来组, 研究结果显示, 本地组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100.00%, 高于外来组的93.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本地组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6.25%低于外来组的18.75%,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检出率96.88%高于外来组的84.3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儿童的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均为0。进一步佐证了乙型肝炎疫苗的按时接种会直接影响血清中乙型肝炎相关因子的含量, 定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有利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综上所述, 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按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会增强机体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一旦机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能够及时的清除, 免疫效果良好, 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小丽, 冯丹琴, 陈筱铮, 等. 厦门市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状况. 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12):1845-1847.

[2] 朱清. 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对乙型肝炎发病和流行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71):208, 217.

[3] 王庆, 刘丽丽, 杨琳. 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对学龄前儿童疫苗完成情况的影响效果观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 29(7):885-886.

[4] 方绍艳. 南昌学龄前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乙肝接种行为因素影响调查.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 36(3):448-449, 452.

[5] 赵润毛, 曹毅, 王雪秋, 等. 学龄前儿童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监测分析. 医学动物防制, 2017, 33(10):1046-1047.

[6] 林志强, 王琴, 张苏晗, 等. 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对学龄前儿童疫苗完成情况的影响. 中国热带医学, 2017, 17(5):485-488.

[7] 鲍春, 陈德黎, 王秀华, 等. 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及强化免疫最小年龄探讨.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4):394-396.

[收稿日期:2019-03-05]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肝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
城市安置小区的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措施探析
孕妇要远离戊型肝炎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