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9-01-05于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优良率人性化肾病

于春

慢性肾病综合征是因为多种病因而导致患者肾小球基膜出现病变的一种病症, 这种病情会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应重视为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本研究基于此分析为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 并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56例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 患者经过临床诊断, 均被确诊为慢性肾病综合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 每组28例。常规护理组中, 男13例、女15例, 年龄39~72岁, 平均年龄(48.2±8.5)岁;人性化护理组中, 男16例、女12例, 年龄40~69岁, 平均年龄(50.2±8.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按照常规护理的原则进行。人性化护理组给予人性化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感染护理 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相对较差, 患者需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导致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等感染情况。为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这种状况, 要对病房进行通风, 病房温度维持在23~27℃, 同时保证病房湿度为50%~60%。为患者选择消毒液进行病房清理, 鼓励患者深呼吸, 使其正确咳嗽, 并定时做好翻身等工作, 为患者进行必要的雾化吸入治疗, 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 降低患者呼吸道的感染状况。及时为患者更换床单, 减少压疮的发生, 为患者更换新衣服, 保证衣服的质地柔软[2]。

1.2.2 防止静脉血栓出现 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存在脂代谢紊乱, 而且存在低蛋白血症, 导致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这样就容易导致血栓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应该让其进行适当的运动, 定期对尿量的改善状况进行观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肢体麻木和发凉等情况, 如果患者尿量减少并存在腰痛症状[3], 应及时将相关状况告知主治医生,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1.2.3 肾衰护理 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有效血容量不足,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肾脏血流量下降, 导致患者尿量减少, 使得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4]。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进行透析治疗, 如果患者尿量较少, 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让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干预。

1.2.4 饮食指导 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饮食相对较为特殊,在对患者进行指导的过程中, 需要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饮食应以低盐和优质蛋白为主, 食物应以高维生素和高热量为主, 还要限制水分的摄入, 限制高钾食物, 患者可以适当的摄入新鲜的蔬菜和瓜果[5]。

1.2.5 用药指导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需要服用大剂量的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特别是糖皮质激素, 这种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等多种不良情况, 容易导致患者诱发骨折[6]。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服药情况, 安慰患者, 强化口腔护理, 要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口腔溃疡等情况,为患者选择大剂量的糖皮质类激素药物进行干预, 容易导致患者血压升高, 所以在护理时, 应对患者血压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 叮嘱患者避免立即站立, 站立应该缓慢, 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眩晕等情况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参照文献[1]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18例、不依从10例, 治疗依从性为64.29%;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26例、不依从2例, 治疗依从性为92.86%;人性化护理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护理组治疗优10例、良9例、差9例, 优良率为67.86%;人性化护理组治疗优17例、良9例、差2例, 优良率为92.86%;人性化护理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20例、不满意8例, 护理满意度为71.43%;人性化护理组护理满意27例、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6.43%;人性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对于慢性肾病综合征而言, 在治疗时相对较为困难, 患者病情比较严重, 病程较长, 容易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一些焦虑等不良情绪, 因长时间的治疗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 不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7]。

本研究分析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落实人性化综合护理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18例、不依从10例, 治疗依从性为64.29%;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26例、不依从2例, 治疗依从性为92.86%;人性化护理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护理组治疗优10例、良9例、差9例, 优良率为67.86%;人性化护理组治疗优17例、良9例、差2例, 优良率为92.86%;人性化护理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20例、不满意8例, 护理满意度为71.43%;人性化护理组护理满意27例、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6.43%;人性化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了人性化护理应用的价值。人性化护理在护理过程中, 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将患者放置在中心位置, 对其提供多种护理, 可以使对患者的护理更加的周密和贴切, 护理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 慢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选择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指导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提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 此方法得到临床的接受和认可, 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优良率人性化肾病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