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尿毒症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1-05马曦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三醇骨化血钙

马曦立

临床实践与医学研究中发现, 血液透析虽在终末期肾病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但亦会带来各种并发症, 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常见并发症之一[1]。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会进一步使患者体内磷酸盐代谢紊乱, 综合表现出iPTH水平持续升高, 血液中血磷含量水平上升, 钙磷乘积失衡紊乱, 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本研究采用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尿毒症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血透中心收治的150例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所有患者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透析时间(42.6±9.7)个月。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治疗研究。其中男76例, 女74例, 年龄31~69岁, 平均年龄(55.3±11.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炎59例, 狼疮性肾炎19例, 糖尿病肾病51例, 乙肝相关肾炎6例, 高血压肾病9例, 梗阻性肾病3例, 其他3例。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 各50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K/DOQI指南及慢性肾脏疾病(CKD)诊断标准[3], 确诊为肾病终末期, 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 且iPTH>300 pg/ml;②入院接受治疗前患者血磷含量水平<2.26 mmol/L;③入院接受治疗前患者血钙含量水平<2.73 mmol/L。

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者, 或胃肠道疾病者;②疑似或确诊的恶性肿瘤者, 比如甲状腺腺瘤等;③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者;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或肝胆功能异常者;⑤过敏性体质或对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 并配以常规护理, 并在饮食方面给予科学指导。所有患者采用低钙透析液(1.25 mmol/L)治疗。A组患者采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 用药量结合患者iPTH水平确定:①当300 pg/ml<iPTH<500 pg/ml时,1~2 μg/次, 2次/周, 口服;②当500 pg/ml<iPTH<1000 pg/ml时,2~4 μg/次 , 2 次 /周 , 口服 ;③当 iPTH>1000 pg/ml时 , 4~6 μg/次, 2次/周, 口服。B组患者采用盐酸西那卡塞治疗,初始剂量为25 mg/片, 1片/d, 整片吞服。观察患者耐受情况,若耐受则调整剂量为50 mg/d。连续观察, 每2~4周调整一次,连续治疗6个月。C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 在B组西那卡塞治疗的基础上, 口服骨化三醇胶丸,初始剂量为 0.25 μg/d, 最大剂量为 0.5 μg/d, 每 2~4 周调整 1 次剂量。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iPTH水平、血钙含量水平、血磷含量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iPTH水平比较 治疗前, A组患者iPTH水平为(501.37±32.19)pg/ml, B组为(496.59±37.30)pg/ml, C组为(510.02±40.31)pg/ml。治疗后, A组患者iPTH水平为(317.59±29.68)pg/ml, B组 为 (269.08±34.00)pg/ml, C组 为(201.98±36.27)pg/ml。治疗前, 三组患者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三组患者i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iPTH水平下降幅度最大, A组患者iPTH水平下降幅度最小, 而B组患者iPTH水平下降幅度居中。

2.2 两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比较 治疗前, A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分别为(2.07±0.52)、(1.81±0.39)mmol/L;B组为 (2.11±0.61)、(1.82±0.45)mmol/L;C 组为 (2.09±0.48)、(1.79±0.50)mmol/L。治疗后, A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分别为(2.39±0.59)、(1.99±0.42)mmol/L;B 组为 (1.80±0.54)、(1.51±0.32)mmol/L;C组为(2.11±0.39)、(1.46±0.48)mmol/L。与治疗前比较, A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均明显上升, B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均明显下降, C组患者血磷水平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血钙水平则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 多数尿毒症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 容易激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长期补钙则易引发高钙血症, 服用维生素D类似物则进一步加重高磷血症[4]。在药物服用方面,由于西那卡塞为抑钙剂, 虽对增强活性维生素D与钙离子对甲状旁腺分泌的抑制作用, 可有效降低iPTH水平, 但其抑制钙吸收, 易引发低钙血症[5-7]。骨化三醇作为选择性的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 可有效抑制iPTH合成分泌, 但也会提高血钙水平, 易引发高钙血症[8]。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三组患者iPTH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iPTH水平下降幅度最大,A组患者iPTH水平下降幅度最小, 而B组患者iPTH水平下降幅度居中。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A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均明显上升, B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均明显下降, C组患者血磷水平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血钙水平则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骨化三醇与西那卡塞的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iPTH水平, 而且还能有效稳定血钙水平, 降低血磷水平,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三醇骨化血钙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研究
帕立骨化醇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窄谱紫外线联合阿维A胶囊和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不该补钙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探讨分析加用骨化三醇药物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全脊柱内镜在骨化类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述评
人参三醇酸酐酯化衍生物的制备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比较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