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耳内镜下外耳道清理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

2019-01-05丛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霉菌性外耳道涂片

丛新

霉菌性外耳道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 患者耳道内瘙痒, 有溢液情况存在, 听力减弱。引起该疾病的因素较多,免疫力低下、不洁挖耳交叉感染、耳道潮湿等, 真菌在耳道内生长[1,2]。此外, 现在临床中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较多,中耳炎、外耳道炎等治疗不规范, 使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现在国内外对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仍以局部用药为主[3]。霉菌性外耳道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 以往医疗条件较差, 对该疾病的认知度较低, 治疗难度大, 复发率高, 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根据国内外的报道, 该疾病的治疗需要通过用药进行治疗。真菌涂片结果显示, 引起患者发病的病菌有曲霉菌、毛霉菌、青霉菌等。外耳道霉菌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外耳道霉菌的清理, 清理的越彻底, 则越不容易复发。为此,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的152例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耳内镜下外耳道清理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52例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 随机分为A组(82例)与B组(70例)。A组女32例, 男50例;年龄14~72岁, 平均年龄(45.5±9.2)岁。B组男41例, 女29例;年龄15~70岁, 平均年龄(43.5±9.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单侧或双侧耳道内有瘙痒感, 存在溢液, 听力减弱, 严重者还会有耳痛症状, 耳内窥镜下会发现有充血肿胀, 典型的患者外耳道深部有菌丝, 白色、灰色、黑色等。可以取出样本进行涂片诊断。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耳内镜下金属精细负压吸引头、麦粒钳清理外耳道, 对清理不彻底的配合耳内镜下温盐水冲洗。A组患者联合派瑞松外耳道布药治疗, 将纱布剪成1.0 cm×5.0 cm, 在纱布上均匀涂上薄层派瑞松乳膏, 填塞外耳道, 使整个病变外耳道壁及病变鼓膜表面与涂满药膏的纱条布接触, 根据病变情况1~2次/d;每次换药前先在耳内镜下检查外耳道, 如有可疑霉菌予以清除, 待症状消失, 再持续治疗1周, 以防复发。根据患者情况治疗1~3周。B组患者联合氟康唑滴耳液治疗, 3次/d, 滴耳体位为患耳朝上,滴耳液浸满患侧外耳道, 10 min/次。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所有临床症状均消失, 检查见外耳道清洁干燥, 涂片未见真菌;显效:症状消失, 检查外耳道见稍充血糜烂, 涂片未见真菌;无效:较治疗前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涂片仍见真菌。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 A组痊愈61例, 显效18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6.3%; B组痊愈41例, 显效16例, 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1.4%。A组患者总有效率96.3%显著高于B组的 8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917, P<0.05)。

3 讨论

霉菌性外耳道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 以往医疗条件较差, 对该疾病的认知度较低, 治疗难度大, 复发率高, 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根据国内外的报道[4], 该疾病的治疗需要通过用药进行治疗。真菌涂片结果显示, 引起患者发病的病菌有曲霉菌、毛霉菌、青霉菌等。外耳道霉菌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外耳道霉菌的清理, 清理的越彻底, 则越不容易复发, 清理后, 需要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现在国内外报道使用最多的就是派瑞松布药, 还有其他的抗菌药物, 阿莫罗芬、制霉菌素等。耳内镜检查能够提供较好的视野, 对病变的范围能够很好的了解, 结合吸引头, 麦粒钳来进行清除[5]。清理的更加彻底。派瑞松是广谱抗真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 硝酸益康唑是广谱抗真菌药物, 联合用药, 效果突出[6]。本研究结果显示, A组患者总有效率96.3%显著高于B组的8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7,P<0.05)。

综上所述, 霉菌性外耳道炎使用耳内镜负压吸引盐水冲洗和耳内到派瑞松布药治疗, 对患者的损伤小, 药效久, 疗效突出, 复发率低, 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最佳方式。

猜你喜欢

霉菌性外耳道涂片
外伤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的临床特征及处理策略研究△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霉菌性阴道炎能自愈吗?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华东地区某医院眼部标本涂片结果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慢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后的效果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骨髓活检与涂片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一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