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9-01-05董全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指骨骨板粉碎性

董全勇

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科疾病, 其中上肢掌指骨骨折最为常见, 由于掌指骨骨折是一种开放性骨折在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 由于其是人体最灵活的骨头, 所以手部的各个部位均可出现掌指骨骨折, 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1-3]。本文旨在研究微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特选取本院收治的44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44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22例。对照组年龄16~58岁, 平均年龄(30.33±12.28)岁;就诊时间1.20~60.00 h, 平均就诊时间(25.47±11.53)h;骨折部位:掌骨骨折12例15指, 近节指骨骨折10例10指;其中粉碎性骨折9例, 非粉碎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5例。实验组年龄14~58岁, 平均年龄(31.04±11.37)岁;就诊时间1.50~60.00 h, 平均就诊时间(26.04±11.35)h;骨折部位:掌骨骨折11例13指, 近节指骨骨折11例11指;粉碎性骨折5例, 非粉碎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17例, 闭合性骨折5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4]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确诊为骨折, 位置为掌指骨;②患者知情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除骨折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②麻醉禁忌证无法进行麻醉者;③骨折史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创口清理消毒,并且对其进行臂丛神经麻醉, 扩张患者的手术切口, 设计合适的手术切口进行手术。对骨折部位进行准确的复位, 成功复位后在背侧面放置微型锁定加压接骨板, 根据患者骨折性质和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锁定钢板, 对于特殊情况, 如有神经、血管等损伤的患者, 对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后做皮瓣局部转移, 对患处进行钢板覆盖。对照组治疗步骤同实验组, 采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

1.3.2 术后护理 一般患者无需进行外固定, 仅在术后进行相关关节的运动, 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即可, 注意在训练的过程中程度、时间、性质的改变应遵从患者的康复程度。进行外固定的患者应伴有肌腱损伤, 护理人员定期定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肌腱修复训练。

1.4 观察指标 随访1年, 6个月1次,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随访结果情况(是否有脱落和关节活动受限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伤口开裂1例,Ⅰ期愈合21例, 愈合率为95.45%, Ⅱ期再治疗全部愈合,愈合率高达100.00%。对照组患者切口开裂、切口坏死共6例, Ⅰ期愈合16例, 愈合率为72.73%, Ⅱ期愈合18例, 愈合率为81.82%。实验组患者Ⅰ、Ⅱ期愈合率分别为95.45%、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4.4, P<0.05)。

2.2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随访6个月, 实验组患者内固定松动1例, 再次对其进行手术完全愈合;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情况, 各部分关节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 对照组内固定松动6例, 原因为再次创伤;随访12个月, 内固定松动等情况8例。实验组患者随访结果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掌和手指是人体最灵活也是最常用的部分, 所以掌指骨骨折在骨科中较为常见, 最常见的原因为机器伤、车祸伤,除此之外还有用力不当、摔伤等, 由于骨折给人体带来的疼痛较为剧烈, 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 所以应对掌指骨骨折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准确复位、固定牢固、早期的功能恢复训练是治疗的三大原则[5-7]。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为微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 传统方式易松动、丢失且对损伤部位的固定也不理想, 而此法具有加压、锁定和稳固的治疗效果, 且此法无需骨质皮紧贴钢板, 能够缩小手术过程中的创伤, 减轻患者的疼痛, 保证伤口部位血液循环的通畅, 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恢复进程, 促进愈合[8-10]。患者经过治疗发现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此法治疗的安全性良好[11-13]。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Ⅰ、Ⅱ期愈合率分别为95.45%、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4, P<0.05)。实验组患者随访结果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微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 在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运用微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技术, 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指骨骨板粉碎性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
基于ABAQUS 的金属接骨板典型样品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基于平均化骨骼模型的接骨板优化设计
改良张力带术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内小骨折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