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10-29于凤丹王俊怡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9期
关键词:脑电图胎龄脑损伤

于凤丹 王俊怡

脑损伤是临床的常见疾病, 多发于早产儿, 该病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 会导致患儿智力发育不良、神经发育迟缓、脑瘫等各种后遗症, 甚至还会导致患儿直接死亡[1]。近年来, 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 给患儿的家庭及社会带来重大负担, 因此, 为了尽早诊断早产儿脑损伤, 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及早对早产儿实施脑损伤监测非常必要。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损伤早产儿(27~36周)作为研究组, 另选同期住院的50例无脑损伤早产儿(27~36周)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所有早产儿胎龄均在37周以内;所有早产儿监护人均对本次监测知情,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存在先天性畸形或有染色体变异等疾病的早产儿;排除不能顺利完成监测的早产儿。研究组早产儿均符合2012年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标准[2], 其中 , 男 21 例 , 女 19 例 ;胎龄27~36 周 , 胎 龄 分 布 :27~28 周 6 例 (15.0%), 29~30 周 8 例(20.0%), 31~33 周 11 例 (27.5%), 34~35 周 9 例 (22.5%), 36 周6例(15.0%);出生体重(1790±292)g。对照组中男22例,女 28 例 ;胎龄 27~36 周 , 胎 龄分布 :27~28 周 3 例 (6.0%),29~30 周 6 例 (12.0%), 31~33 周 15 例 (30.0%), 34~35 周 18 例(36.0%), 36周 8例 (16.0%);出生体重 (1829±280)g。两组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进行辅助检查, 方法如下:对所有早产儿出生6 h内采用美国Nicolet OneTM型脑电图监护仪对其进行监测, 监测时间均不低于4 h。首先, 监测前要清洁早产儿的头部皮肤, 并常规去脂, 将导电膏涂抹好, 接通电源, 将仪器调节好, 按照国际通用的10/20系统, 信号的采集点取两边中央区和定区部位的C3-C4、P3-P4导联;选用专业的一次性电极片, 将其放在早产儿的双顶骨位置, 保证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在75 mm, 电极的参考位置在距离头顶中央25 mm的额中线上。输出速度定为6 cm/h, 单位μV。采用视频监测记录所有早产儿的互动情况及脑电活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aEEG评分系统对aEEG图形进行判定分析, 两组早产儿的aEEG评分系统结果均由同一脑电图专科医师进行评定分析, 主要对连续性电压评估、睡眠觉醒周期、振幅下限值电压大小、波谱带电压跨度4项进行评分, 将各个参数的原始分相加得到总分, 为避免孕周不同导致的差异, 用相应孕周早产儿总分的平均值与原始分相减得到校正总分[3]。校正总分越大表示aEEG异常更明显[4]。胎龄不同早产儿的aEEG平均分分别为:27~28周6 分 , 29~30 周 8 分 , 31~33 周 10 分 , 34~35 周 11 分 , 36 周13分。见表1。

表1 早产儿aEEG评分系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早产儿aEEG图形校正总分为(0.9±1.1)分, 对照组早产儿aEEG图形校正总分为(0.2±1.3)分, 研究组aEEG图形校正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胎儿早产是由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早产儿出生时脑部组织发育不是很成熟, 很容易受到缺氧、缺血环境的影响, 从而导致其颅内出血或脑白质损伤, 使得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因此,早期有效的监测及诊断非常重要。临床上传统检查早产儿脑损伤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磁共振或颅脑超声, 但早产儿的脑部通常发育不够成熟, 再加上早产儿脑损伤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因此, 传统的影像学不能早期确诊早产儿脑损伤。近年来, 医学技术不断发展, 振幅整合脑电图作为一种新兴的脑损伤辅助检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监测中[5]。振幅整合脑电图是传统脑电图的简化形式, 主要是采用脑电信号振幅波来分析脑电波, 通过运算可获得更多的背景波形, 从而实现对脑功能的实时监控, 可直观的反映脑功能的状态。本研究中, 将本院出生的90例早产儿中40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组, 50例无脑损伤早产儿作为对照组, 分别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早产儿有无脑损伤进行辅助检查, 监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早产儿aEEG图形校正总分为(0.9±1.1)分, 对照组早产儿aEEG图形校正总分为(0.2±1.3)分, 研究组aEEG图形校正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aEEG监测可以直观准确的观察到早产儿脑功能的改变情况, 该方法操作简单, 将其应用于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可帮助医生及时干预治疗, 从而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脑电图胎龄脑损伤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产前糖皮质激素暴露能使早产儿获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