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40例的临床观察

2018-10-29朱娴雅徐秋萍荣跃周颐曾丽丽王静张琼妍徐颖洁王舒雯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9期
关键词:羟考酮缓释片癌痛

朱娴雅 徐秋萍 荣跃 周颐 曾丽丽 王静 张琼妍 徐颖洁 王舒雯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约有50%以上的这些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因此缓制癌痛是至关重要的[1,2], 而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阿片受体激动剂, 它具有比较强的镇痛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本文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 31例, 女 9例,年龄33~82岁, 平均年龄(50.00±16.78)岁。肿瘤类型包括:肺癌11例, 胰腺癌 9例, 胃癌7例, 食管癌2例, 肠癌 4例 ,肝癌 2例 , 淋巴瘤 1例 , 乳腺癌 1例 , 输卵管癌 1例 , 肾上腺癌1例, 阴囊湿疹样癌1例。全部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 同时伴有持续性中重度疼痛。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早晚各1次。止痛治疗时间均>1周。对于既往未接受过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的患者, 中度疼痛的初始剂量为10 mg/12 h,重度疼痛的初始剂量为20 mg/12 h。对于阿片耐受患者的初始剂量为前1 d所应用的等效奥施康定剂量的1/2。剂量滴定均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计委)癌痛规范化诊疗规范(2011年版)执行, 并根据疼痛程度动态调整用药剂量, 在镇痛治疗过程中对于疼痛未缓解、爆发疼痛次数>3次/d的患者, 则在原有药物剂量基础上增加25%~50%, 不增加给药次数, 直至患者疼痛数字评估法(NRS)评分<3分(NRS评分标准将疼痛程度分为0~10分, 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 表现为虽有疼痛感 , 但仍能正常工作并且睡眠不受干扰;中度疼痛为4~6分, 为明显不能忍受的疼痛, 干扰睡眠, 需要服用镇痛药物;重度疼痛为7~10分,剧烈疼痛, 严重干扰睡眠, 需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每例患者治疗 7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全部患者均连续用药7 d后评定疗效,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评定标准: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无缓解;轻度缓解(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 但仍有明显疼痛, 睡眠受干扰;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能正常生活;完全缓解(CR):无痛。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依据奥施康定药理学机制分析, 其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多汗、口干、恶心呕吐、瘙痒、嗜睡、头晕、乏力等;偶见不良反应有精神错乱、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4例(60.0%), 部分缓解 11 例 (27.5%), 轻度缓解 5 例 (12.5%), 无效 0 例 , 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见表1。

表1 40例患者治疗效果情况(n, %)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 患者发生便秘14例(35.0%), 恶 心呕吐 10 例 (25.0%), 乏 力 12 例 (30.0%), 头 晕 2 例(5.0%), 谵妄 1 例 (2.5%), 皮肤瘙痒 1 例 (2.5%), 全部患者无严重的呼吸抑制问题, 经对症治疗及调整用药剂量后, 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

3 讨论

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已成为癌症晚期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如果癌痛不能有效控制, 会对患者身心等多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 甚至促进病情进展[3], 所以控制癌痛至关重要, 奥施康定是羟考酮与精确控释技术相结合的药品, 它具有即释和控释双重作用, 服药后 1 h内其即释成分发挥止痛作用 , 镇痛效果可延续达 12 h 之久[4], 所以具有起效快、镇痛时间长的特点, 且可与辅助用药及其他非阿片类止痛药物联合应用, 而无需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5,6]。国内曾有王薇等[7]报告78.18%的癌症患者疼痛程度在中度及以上, 经过合理用药可缓解>85%癌症患者的疼痛。在严璟[8]报告的9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研究结果中显示, 奥施康定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5.8%, 而本文中40例癌痛患者的止痛总有效率为87.5%, 与此报告及国外报告均相似[9], 均显示了奥施康定治疗后疼痛缓解率高。最好的镇痛方法应该是针对病因治疗, 比如通过靶向或放化疗可以使一些肿瘤病灶退缩, 从而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的压迫;减少肿瘤转移至重要脏器、脑、骨骼;脑转移的患者可通过放化疗, 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加巴喷丁等联合治疗减轻头痛,那么随着本病的好转, 疼痛必然减轻, 患者可减少服用镇痛药 , 有的甚至可以停药[10-15]。

本研究结果显示, 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4例(60.0%),部分缓解 11例 (27.5%), 轻度缓解 5例 (12.5%), 无效 0例 , 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后, 患者发生便秘14例(35.0%),恶心呕吐10例 (25.0%), 乏力12例 (30.0%), 头晕2例(5.0%),谵妄1例(2.5%), 皮肤瘙痒1例(2.5%), 全部患者无严重的呼吸抑制问题, 经对症治疗及调整用药剂量后, 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有便秘、乏力、恶心呕吐,便秘均出现在用药开始, 且一直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 分析主要原因是:阿片类药物抑制肠壁平滑肌协调性蠕动, 肠蠕动缓慢导致便秘;大部分患者需要同时服用1种通便药物缓解症状, 本科常用杜密克。恶心呕吐常发生于用药起始7 d内, 同时服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或者静脉滴注阿扎司琼则可减少此症状, 且此症状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多能耐受。其他不良反应如头晕、幻觉、谵妄、嗜睡、排尿困难、皮肤瘙痒等发生率均较低。

综上所述,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羟考酮缓释片癌痛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羟考酮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
普瑞巴林联合羟考酮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部分控缓释制剂可掰开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