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2018-10-29潘科漆伟刘奕徐立新徐贞杰向连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9期
关键词:骨性冲击波酸钠

潘科 漆伟 刘奕 徐立新 徐贞杰 向连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也称退行性膝关节病, 是康复门诊最常见、老年人易患的疼痛疾病, 主要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退变, 骨赘形成和关节畸形, 表现有疼痛、关节肿胀、畸形等症状。治疗在于如何保护关节软骨, 消肿止痛, 延缓软骨的破坏进程, 从而达到改善关节功能, 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2]。本研究旨在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4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0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膝骨性关节性诊断标准及放射学标准。将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25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玻璃酸钠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具体如下。

1.2.1 常规治疗 常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及药物治疗。

1.2.2 玻璃酸钠治疗 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 规格 :2 ml∶20 mg)治疗 , 1 次 /周 ,5周为1个疗程。具体操作:常规消毒后穿刺, 针尖刺入关节腔, 回抽无阻力、无痛情况下向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 m1,有关节腔积液者, 将关节液抽出后再注射玻璃酸钠, 注射后活动膝关节1 min, 使药物均匀分布于关节腔。

1.2.3 体外冲击波治疗 预先在患膝伸直和屈曲位确定并标记痛点, 包括膝关节屈伸活动时、韧带被动牵拉时以及按压时的痛点。然后将冲击波能量聚焦至压痛点上, 冲击频率为 10 Hz, 治疗能量为 3 bar, 调节冲击波能量聚焦至压痛点上距离, 以让患者感受到可以耐受疼痛刺激为最佳剂量, 每个部位冲击1000次, 1次/周, 共 5次, 并根据患者有无痛点情况可重复治疗, 最多5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4、5周WOMAC评分。WOMAC评分:根据患者相关症状和体征来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及疗效(包括5项疼痛评分、2项僵直评分和17项日常活动功能评分,满分24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 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3、4、5周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 治疗4、5周WOMAC评分低于治疗3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2、3、4、5周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 治疗3、4、5周WOMAC评分低于治疗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2、3、4、5 周 , 治疗组患者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见效, 治疗3周后疗效达高峰, 后趋于稳定;对照组治疗3周见效, 治疗4周后疗效达高峰,后趋于稳定。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s, 分)

注 :与治疗前比较 , aP>0.05, bP<0.05 ;与治疗 2 周比较 , cP<0.05 ;与治疗 3 周比较 , dP<0.05 ;与对照组比较 , e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3周 治疗4周 治疗5周对照组 25 192.23±23.31 183.00±20.31a 180.00±21.56a 126.00±24.01b 97.00±10.11bd 96.00±10.09bd治疗组 25 198.00±27.36 184.00±21.30a 122.00±21.01be 83.00±11.26bce 77.00±10.06bce 79.00±10.03bce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软骨细胞不能合成正常的透明质酸以及聚氨基葡萄糖产生的短链蛋白多糖聚合物从胶原网状结构上逸出, 导致软骨基质软化并失去弹性, 丧失强度, 并引起软骨下骨的硬化或囊性变及骨赘形成, 影响整个关节结构,包括软骨下骨、韧带、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外肌肉, 最终因关节软骨全部脱失而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3]。玻璃酸钠是临床上常用的关节软骨保护剂。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能改善滑液组织炎性反应, 增强关节液的粘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软骨, 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 缓解疼痛, 增加关节活动度, 延缓疾病的进程。本研究对照组中予以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 于治疗3周开始有效, 进一步证实玻璃酸钠对关节的软骨保护作用。

冲击波是一种双相高能量声波, 具有高压强、短周期和高频率等特性, 有研究表明, 冲击波能刺激组织发生成骨和成血管反应, 刺激局部组织释放活性物质[4], 募集骨髓、肌肉和骨膜来源的成骨前体细胞, 促其分化和增殖, 加快愈合[5]。相关动物实验表明, 体外冲击波治疗可减少骨内压和软骨下骨的水肿, 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 增加力量并加强关节稳定性, 从而缓解疼痛[6]。该疗法具有非侵入性、治疗周期短、风险低、费用低廉等诸多优势, 已成为一种全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7]。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疗2周见效, 治疗 3周后疗效达高峰, 后趋于稳定;对照组治疗3周见效, 治疗 4周后疗效达高峰, 后趋于稳定。

综上所述, 通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内外同治, 骨筋肉并重, 可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且较稳定。

猜你喜欢

骨性冲击波酸钠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