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市中心血站2011年-2016年成分血应用情况分析

2018-01-20张国英李慧文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韶关市血站全血

张国英,李慧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突发事件、意外伤害呈上升趋势,临床用血需求量日益增长,输血医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独立学科[1],特别是成分输血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更多的医生认识到成分输血,它是一种科学的、安全的、合理的能节约血资源的输血方式。为更好地了解本地区临床成分血应用情况,减少资源浪费[2,3],现对2011年-2016年韶关地区成分血应用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韶关市中心血站2011年-2016年采供血情况调查表数据。

1.2 方法 均以韶关市中心血站计算机迈科软件系统数据统计为准。按卫生部采供血调查表规定的计算方法,200ml全血或200ml制备的成分血统计为一个单位 (U),机采成分血每1人按1单位(U)统计,血浆 100ml为 1U。

2 结果

2.1 2011年-2016年韶关市临床用血情况表 见表1。

2.1 2011年-2016年分级医院临床成分用血情况见表2。

表1 2011年-2016年韶关市临床用血情况表

表2 2011年-2016年分级医院临床成分用血情况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为输血安全提出三大战略,即挑选安全的献血员、临床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严格筛选血液。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全血大而全”观念已更新,成分输血这场新的观念变革,在临床实践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甚至一些国家已将成分的多少特别是红细胞输血,作为衡量其医疗水平的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4]。

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2016年我市临床用成分用血呈上升趋势[5]。全血使用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全血并不全,同时还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增加传染病的危害;悬浮红细胞的输注呈逐年递增趋势,红细胞输注主要的目的是改善氧供的不足,美国医师学院(ACP)认为不管血红蛋白水平如何,生命体征稳定有无心肌或脑缺血风险的患者不需输注红细胞。我市红细胞的输注常常是以术后血红蛋白的高低为指征判断,甚至有的会输注一些安慰血或营养血,这些都是红细胞输注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6];血小板的输注能纠正血小板缺陷以减少出血或防止出血,是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功能障碍和出血的特异性方法之一,越来越多临床医生认识到血小板的应用的重要性;冷沉淀的作用是纠正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病等,我市冷沉淀应用数据调查发现不稳定。

我市现有临床医疗机构54家,其中三级综合性医院2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医院44家,一级医院7家,服务人口320万左右。3个三级医院的年用血量相当于51个一、二级院,且每年用血量除全血外,还在不断上升[7]。主要原因有:医疗水平进步,使用手术量和治疗多中疾病的手段剧增,尤其是“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更多的患者看得起病、做得起手术,使更多的患者涌向城市大医院;存在不合理用血,部分医生将血浆当作白蛋白供应于临床[8],甚至有的医生将血浆用于扩容、补充营养和习惯性搭配血。

为解决我市血液紧张的措施,笔者认为需要继续加大以下几方面工作:⑴加强政府领导作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支持、协调、关注输血事业的发展,促进本地区无偿献血事业工作的深化和转变[9]。⑵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要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让血液安全知识进学校、社区、农村和机关,让每个健康公民了解适当献血对健康是无害的科学结论。⑶建立固定的献血队伍。建立固定的献血队伍,有利于安全献血,应急献血。⑷加强临床用血的督导管理。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加强我市各级医院的用血督导检查,临川输血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要求进行。⑸加强临床医生输血适应症培训[10],鼓励微创手术、手术中血液回收和自体储血等技术的开展

猜你喜欢

韶关市血站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多元主体治理——以韶关市董塘镇为例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意义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