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辨率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外侵犯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7-10-20钱军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钱军良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进行检查对诊断甲状腺外侵犯的价值。方法 6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 均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甲状腺外侵犯的情况进行诊断, 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68例患者(80个结节)经超声观察, 42个结节同被膜有密切接触, 其中手术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外侵犯证实的结节26个;38个超声观察与包膜无密切接触的结节中, 病理检查证实局限于甲状腺内32个, 有甲状腺外侵犯6个。同被膜有密切接触的42个结节中, 经病理检查证实外侵犯26个:密切接触邻近被膜共3个, 无甲状腺外外侵犯;接触面积≥20%共22个, 有甲状腺外外侵犯15个;接触面积≥40%共4个, 有甲状腺外外侵犯2个;破坏邻近甲状腺被膜共13个, 有甲状腺外外侵犯9个。PTMC与密切接触邻近被膜、接触面积≥20%、接触面积≥40%、破坏邻近甲状腺被膜的ROC曲线下面积(Az)依次为0.640、0.656、0.470、0.479。结论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 采用高分辨超声进行检查, 可为甲状腺外侵犯诊断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当包膜接触面积≥20%时, 更具评估甲状腺外侵犯价值。

【关键词】 高分辨率超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外侵犯;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21

依据WHO在1988年对PTMC制定的标准, 为结节的最大直径≤1.0 cm的病例类型。现阶段, 临床在对具较低风险的PTMC进行治疗时, 在方案的选择上尚有一定争议, 如何对甲状腺外侵犯情况进行有效判断, 是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准确参考的关键[1-3]。本次选择PTMC患者作研究对象,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进行检查, 探讨其诊断甲状腺外侵犯的价值, 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2016年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共有结节80个, 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22例, 女46例, 年龄19~80岁, 平均年龄(48.2±10.6)岁。

1. 2 方法 患者均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对甲状腺外侵犯的情况进行诊断。应用ACUSOn SeqU0ia 512 和PH1L1Ps iU E1ite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设置频率为7.5~15.0 MHz, 线阵宽频探头。协助受检者取仰卧位, 头略后仰, 将颈部充分暴露, 通过纵切、横切的方式对甲状腺扫查。

1. 3 评估标准 根据结节同与其相邻甲状腺被膜间是否分布有甲状腺正常组织对结节同被膜的关系进行判定。经观察无正常甲状腺组织于结节和被膜间分布可判断为与被膜有接触;相邻被膜存在连续性中断的情况可判断为破坏相邻被膜;结节接触被膜的最大切面为与被膜接触面积。依据结节接触被膜的程度, 可按4级划分, 具体为:a级:密切接触邻近被膜;b级:接触邻近被膜面积≥20%;c级:接触邻近被膜面积≥40%;d级:对邻近被膜构成破坏。经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评估超声诊断微小乳头状癌对甲状腺外侵犯的价值[4, 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非参数法对ROC曲线下面积进行计算, 分析不同级别超声表现预测PTMC甲状腺外侵犯的情况。

2 结果

68例患者(80个结节)经超声观察, 42个结节同被膜有密切接触, 其中手术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外侵犯证实的结节26个;

38个超声观察与包膜无密切接觸的结节中, 病理检查证实局限于甲状腺内32个, 有甲状腺外侵犯6个。同被膜有密切接触的42个结节中, 经病理检查证实外侵犯26个:密切接触邻近被膜共3个, 无甲状腺外外侵犯;接触面积≥20%共22个, 有甲状腺外外侵犯15个;接触面积≥40%共4个, 有甲状腺外外侵犯2个;破坏邻近甲状腺被膜共13个, 有甲状腺外外侵犯9个。PTMC与密切接触邻近被膜、接触面积≥20%、接触面积≥40%、破坏邻近甲状腺被膜的Az依次为0.640、0.656、0.470、0.479。见表1。

3 讨论

当微小乳头状癌存在包膜侵犯的情况时, 明显增高了转移风险, 预后也极不理想, 需行腺叶切除治疗, 严重者甚至需行甲状腺全切术。故术前对甲状腺外侵犯进行检查, 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参考依据[6-8]。

现阶段, 国内外研究者通过超声检查手段, 在术前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分期, 经超声检查, 可评估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对毗邻组织造成侵犯的情况, 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参考依据[9]。采用超声对肿瘤分期, 参考的指标主要包括肿瘤的数目、大小、对被膜组织侵犯的情况等。有报道指出,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肿瘤淋巴转移、外浸润、大小均是独立的引起复发的因素[10]。在本次选取的PTMC患者中, 经超声观察, 42个结节同被膜有密切接触, 其中手术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外侵犯证实的结节26个;38个超声观察与包膜无密切接触的结节中, 病理检查证实局限于甲状腺内32个, 有甲状腺外侵犯6个。提示当PTMC与相邻被膜存在密切接触时, 明显增加了对甲状腺外侵犯的几率。同被膜有密切接触的42个结节中, 经病理检查证实外侵犯26个;

接触面积≥20%共22个, 有甲状腺外外侵犯15个;接触面积≥40%共4个, 有甲状腺外外侵犯2个;破坏邻近甲状腺被膜13个, 存在甲状腺外外侵犯9个。Az依次为0.640、0.656、0.470、0.479。提示接触程度与外侵犯情况具密切相关性。

综上所述,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 采用高分辨超声进行检查, 可为甲状腺外侵犯诊断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当包膜接触面积≥20%时, 更具评估甲状腺外侵犯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金鹏, 郝玉芝, 荣燕, 等. 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15, 12(5):419-422.

[2] 许周云, 胡艳芳.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2(5):744-746.

[3] 黄兆仙, 潘明亮, 莫涛.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病理诊断甲状腺癌对照研究.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 17(2):136-138.

[4] 宋鲁梅.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35):3473-3474.

[5] 周瑾瑾, 王春光, 孙文奎, 等. 高分辨率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外侵犯的诊断价值研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12):2208-2211.

[6] 邵波, 马斌, 张龙方, 等. 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人民军医, 2015(5):551-552.

[7] 王宇, 周沛红, 曹伟红, 等.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26):10-12.

[8] 赵瑛, 王建华, 王金锐.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44(3):263-265.

[9] 赵敬柱, 高明, 张晟, 等. B超介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研究.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33(5):393-396.

[10] 马慧.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山东医药, 2013, 53(34):30-31.

[收稿日期:2017-05-17]endprint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
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