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应用及临床意义评定

2017-10-20冯晓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评定高压氧应用

冯晓东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

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为(69.24±2.54)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为(11.84±2.98)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52.96±1.37)、(8.13±1.23)分(P<0.05)。觀察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64.00%)(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 高压氧;重度颅脑外伤;应用;评定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26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大部分和并发脑损伤、头皮损伤、颅骨损伤, 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头部所致, 若未及时干预, 可在12 h内出现再次昏迷或意识障碍,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常使用高压氧治疗[1]。为了探索高压氧的有效性, 本文旨在探索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意义, 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3日~2017年

4月23日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 女24例;平均年龄(43.58±2.84)岁, 致伤原因:13例患者因坠落伤所致, 24例患者因跌倒伤所致, 13例患者因车祸伤所致。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3例;平均年龄(43.81±2.53)岁, 致伤原因:14例患者因坠落伤所致, 22例患者因跌倒伤所致, 14例患者因车祸伤所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包括抗感染、降颅压、脱水、止血等治疗, 选择性进行营养神经药和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 且纠正患者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 从而维持机体平衡。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高压氧治疗, 尽可能在外伤后9~40 d进行治疗, 且实施面罩吸氧方式, 在检查前将压力控制在0.22 mPa, 加压时间为20 min, 减压时间为25 min, 整体吸氧时间为60 min, 两次吸氧时间中间需间隔5 min, 正常情况下, 1次/d。对痰多的患者需进行呼吸道清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及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能够自理生活, 临床症状消失, 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患者生活需依靠他人完成, 临床症状呈好转趋势;无效:患者无法独自完成各项日常生活, 临床症状呈加重状态。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GCS评分:主要评分项目为肢体运动、语言反应、睁眼反应等, 总分为15分, 分数越低, 患者病情越严重。ADL评分: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ADL评分、GCS评分对比 观察者患者ADL评

分为(69.24±2.54)分、GCS评分为(11.84±2.98)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52.96±1.37)、(8.13±1.23)分(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64.00%)(P<0.05)。见表2。

3 讨论

重度颅脑外伤是导致微循环障碍、脑组织酸中毒、水肿、缺氧、缺血的主要原因, 属于临床常见疾病[2]。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在发病过程中, 可促使细胞器功能发生改变, 导致低氧代谢能量不足, 引起脑血管舒缩功能失去调节、颅内压增高、脑细胞内水肿等, 促使氧化物和乳酸推积, 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潴留, 最终形成脑水肿、缺氧,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3]。

通过分析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特点后, 本院实施高压氧治疗, 其能够增加血氧含量, 提高血氧分压, 促使患者受损脑细胞恢复, 且加大血氧弥散范围, 刺激上行性网状系统的兴奋性, 增加网状和脑干激活系统供血量, 增加椎动脉血流量, 促使侧枝循环形成[4]。同时高压氧治疗还能够打断脑水肿和缺氧之间的恶性循环, 降低颅内压, 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建立新的轴突联系, 改善微循环, 促进血块溶解吸收, 减少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粘滞度, 减轻脑水肿, 减少脑血流量, 促进血块溶解吸收, 增多腺苷三磷酸(ATP)生成, 改善有氧代谢, 从而达到治疗效果[5-9]。除此之外, 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 能够改善患者脑部缺氧缺血状态和酸中毒现象, 促使脑神经的恢复, 改善脑组织代谢能力,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脑部血管内皮损伤, 改善患者预后[5, 10]。

总之, 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 能够改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从而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速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余锦刚, 陈汉民, 廖圣芳, 等. 高压氧早期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31):3446-3447.

[2] 黄超, 刘宝华.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6):145-146.

[3] 余淑娟, 张美宋.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 13(9):31-32.

[4] 张硕, 李焕良. 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76(9):1950-1951.

[5] 梁永俊. 高压氧早期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7):52.

[6] 何桂英, 陈克芳, 杨萍, 等. 高压氧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2):54-55.

[7] 王泳, 刘洁, 李海东, 等.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5):411-414.

[8] 陈旭, 刘平, 成刚, 等.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当代医学, 2011, 17(36):62-63.

[9] 刘勇, 姚娓, 姜永珊.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疗效的影响. 重庆医学, 2012, 41(23):2419-2420.

[10] 赵龙, 唐晓平, 张涛.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1, 27(1):104-106.

[收稿日期:2017-05-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定高压氧应用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评定方法探讨
高职院校品德教学量化评定的应用
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的评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核电厂蒸发器性能监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