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果糖治疗婴儿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2016-12-17谢克强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阳东529931

北方药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口服液果糖功能性

谢克强(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阳东 529931)



乳果糖治疗婴儿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谢克强(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阳东529931)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乳果糖在婴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婴儿功能性便秘患者19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7例,予以基础治疗,实验组9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乳果糖协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婴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上,乳果糖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乳果糖功能性便秘婴儿临床疗效

功能性便秘是导致婴儿排便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婴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发育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婴儿功能性便秘的主要诱发原因包括膳食结构不合理、肠道菌群失调、肠动力障碍以及排便习惯不正确,临床上,多以泻剂进行治疗,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对此,医疗工作者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了乳果糖,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乳果糖在婴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94例婴儿功能性便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符合国际最新修订新生儿/幼儿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排除全身性疾病和器质性病变患儿。本次研究取得了所有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按照双盲法将194例患儿分成两组,每组97例,对照组男性53例,女性44例,年龄2个月~12个月,平均年龄(7.1±1.3)个月,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3.8±0.6)个月,包括母乳喂养43例,人工喂养54例;实验组男性55例,女性42例,年龄2~12个月,平均年龄(7.3±1.4)个月,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3.9±0.7)个月,包括母乳喂养44例,人工喂养53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①向患儿家长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尽量保证对患儿的母乳喂养,并根据月龄,为患儿按时添加辅食,辅以适合的粗纤维食物和渣多的食物,并嘱患儿家长注意为患儿补充适量的水。②对8个月以上的患儿进行排便训练,晨起和餐后半小时内为人体胃、结肠反射最活跃的时候,于这时入厕,5~10min/次,1~2次/d,帮助患儿逐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同时,注意为患儿及其家长营造轻松的氛围,尽量缓解患儿及其家长的负面情绪。③指导家长为婴儿做被动操和腹部按摩,在脐周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揉,5~10下/min,1~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儿口服乳果糖口服液(生产单位:北京史达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9994142),起始剂量,于早晨予以患儿口服乳果糖口服液,3~5mL/次,1次/d,治疗1~2d后,观察患儿情况,并据此加减用药量,若疗效不理想,则加量,若出现腹泻症状,则减量,3周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泻剂、抗生素以及胃肠动力药。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1~2d排便1次,大便成形质软,排便通畅;有效:2d排便1次,大便呈香肠样,且表面存在裂痕,排便困难情况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存在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间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实验组显效62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6.6%(84/97);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48例,总有效率50.5%(49/97)。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X2=29.293,P<0.05。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有3例有轻微的腹泻现象出现,经调整乳果糖的用药剂量,逐步恢复正常,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

3 讨论

便秘指由排便规律改变引发的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便不畅、排便困难等病理现象[1]。婴幼儿便秘多为功能性便秘,临床上也将其称作特发性或习惯性便秘。研究表明,在婴幼儿群体中,便秘的发生率在3%~8%之间,在这其中,90%~95%为功能性便秘[2]。究其原因,有以下5点:①盆底肌肉出现协调障碍;②未能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③未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④胃肠激素分泌和调控出现异常,受其影响,胃肠蠕动无法正常进行;⑤肠道内微生态菌群平衡被打破,发生紊乱现象[3~4]。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后,若大便延迟3d以上,患儿就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疼痛等症状,进一步可引发肛裂、肛门痉挛,最终导致患儿产生不敢排便的条件反射[5]。由上可知,功能性便秘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必要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

本次研究中以乳果糖对实验组进行治疗,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6.6%)明显高于对照组(50.5%),可见乳果糖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促进患儿的康复,与田杨等[6]人的研究结果相符。乳果糖为渗透性泻药,属于人工合成的不吸收双糖,用药后,药物可以原形直至结肠,并在进入肠道前,充分吸收水分,有效预防大便中水分被机体过度吸收进而出现干结现象;乳果糖在进入肠道后,经消化道菌转化,可形成低分子量的有机酸,进而使肠道内pH值下降,肠内渗透压升高,进而达到湿化粪便的目的[7~8]。因此,乳果糖可有效促进结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使患儿排便通畅。

综上,乳果糖在婴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上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小鸿,陆琴花.妈咪爱和乳果糖口服液联合治疗婴儿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2):3030,3074.

[2]黎文宏.乳果糖口服液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三联活菌片联用治疗婴儿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8):4520.

[3]郝爱珍,郭艳华,张翠芬,等.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在婴儿功能性便秘时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9):1270-1271.

[4]符业阳,黄越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7):507-508.

[5]张颖,保志军,张赣生,等.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6470-6473.

[6]田杨,朱海霞,周晓薇,等.小麦纤维素对比乳果糖在儿童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8):1070-1072.

[7]梁彩桃,尚俊芳,白艳辉,等.乳果糖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8):884-886.

[8]侯艳苗,王淑芳,戈珍桃,等.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小儿康颗粒治疗4岁以下小儿功能性便秘25例[J].中国药业,2015,24(14):114-115.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6-0052-02

猜你喜欢

口服液果糖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果糖的危害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口服液要喝温的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听话的小瓶
口服液最好温着喝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