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灶面的诱惑

2016-11-18华永根

苏州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店堂红油邻座

华永根

奥灶面的诱惑

华永根

《华食经》书影

清晨起身,一味想吃昆山正宗的奥灶面,就此不难看出我还是一个顽固追求美味的人。

回想起60年代末我在昆山巴城插队务农,有一年偶尔有机会去昆山县城,那天时值中午,摸着口袋中所剩无几的钱财,倾其一切去吃了一碗奥灶面。这碗红油爆鱼面鲜味十足、鱼香扑鼻,外略脆,里鲜软,咸中带甜味,在当时堪比上天所赐之美,如同吃上一顿大餐,其口味让我感到天下仅有如此美味,能尝到人生足矣。那红汤酱红色泽、爆鱼鲜味在我心中扎下了根,以后多年凡来昆山都一直惦记那碗面,时不时去吃上一碗。

今晨想吃奥灶面的冲劲,是旧时味道复发,还是神经搭错时的反应已无关紧要了。于是乎我不顾一切冲出家门,乘上出租车直奔昆山而去,而今从娄江快速道一路高架快速到达昆山中山路天香馆仅半小时。下车后我直奔店堂而去。天香馆店面不大,竹片竹排装饰门头倒显得古色古香,门头上方“天香馆”三字招牌由上海书画大家程十发书写,苍劲中透出逸气。我深知天香馆的前身是百年老店昆山奥灶馆,乃奥灶面发源地,数年前复业开门迎宾。老板刘锡安先生是烹饪大家,我的挚友,今我“私人察访”未敢去惊动他。

步入店堂,只见四周挂着名人字画、菜肴图片,三只大空调,六只吊扇,凉风习习、窗明几净。店堂内坐满吃客,我寻觅到一角落坐下,思考着今天吃什么面。我知道红油爆鱼为此店当家产品,如果把该店面点品种比作一个大家庭,那么红油爆鱼面可说是大房,白汤卤鸭面为二房,焖肉面为三房,排骨面可能还未成家呢……我思前想后,按照以往的吃经,爆鱼是必吃的,焖肉我最喜欢。当即要了红油爆鱼焖肉双交面,另加蛋拖排骨一块。不多时面即送到,那股红油爆鱼香味当即弥漫开来,沁入脾胃,鱼浇外脆里嫩,鲜劲十足,焖肉入口即化,鲜美而肥腴。奥灶面讲究“五热”:碗热、筷热、汤热、浇头热、面热,碗大汤宽,其汤采用大锅熬制,用料为鸡骨、肉骨、鱼骨、鱼鳞、螺蛳等配多种香料,配料自成一体,为苏州法也。

我呷上一口汤,顿觉鲜美至极,心中想着味道未变,我就这样一口汤、一口面、一口焖肉、一口爆鱼,欢快地吃着。我发现,邻座吃面的一个大姐一直用余光看着我。此时我全力以赴吃面,不一会儿面与浇头全都下肚,真过瘾。剩下半碗红汤还闪着油花,我正考虑是否把汤也喝完,此时服务员送来那块刚出油锅的蛋拖排骨,黄橙橙排骨散发出油锅中油肉香气,我咬上一口,脆香中带着鲜美肉汁液,那一刻一种肥美鲜香感占领口腔。我一口排骨,一口红汤吃得起劲,此时邻座那位大姐开口问我哪里人,我便告知,苏州人,今特赶来此吃面,问我年纪,我本想不说,又想老年人无所顾忌,缩了十岁年纪,故用苏州“缩脚音”说“极力阁六(意即六十)”,管她听懂听不懂。此时我排骨也吃光了,面汤所剩无几,随即起身,那大姐看我起身要走,轻轻说上一句:“好胃口!”

我带上大姐那句话兴冲冲乘车赶回家,全本忘了不久前发的“痛风”脚痛病。

猜你喜欢

店堂红油邻座
采用安全层法对红油爆炸事故进行定级的探讨
红油色泽稳定性研究
红油抄手
红油变蛋
马德里推出“人狗餐厅”
红刊摆店堂顾客闻书香
店堂与课堂
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母子俩的对话等
多吃多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