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广告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2016-03-19刘永福蒋汉松

高教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育

刘永福,蒋汉松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广西 南宁 530226)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广告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刘永福,蒋汉松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广西 南宁 530226)

“互联网+”对广告的业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传统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组织形式等产生颠覆性变革。高职院校广告类专业必须坚持改革,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发展要求,培养具有跨媒介、跨平台、跨终端思维,善于构建和运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的“创意、创新、创业”性人才。

互联网+;广告;培养方案

从概念的提出到成为热词,再上升为国家行动计划,对各行各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教育”要求高职广告类专业教育教学必须从理念到行动层面进行深刻的转型升级,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一、“互联网+”的产生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互联网+》,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互联网大伽马化腾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并初步定义了“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在随后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一要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二要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 三要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从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互联网+教育”行动是关系到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同协作的系统工程。

二、“互联网+”对广告业态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广告业态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2016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发布了《广告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进以“创意、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广告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成果共享。并提出要打造一批广告业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鼓励建设广告业创新示范基地、广告业创新研发基地和创业孵化器,构建广告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同时指出要探索广告业经营新模式,以“互联网+广告”创新媒介形式,形成不同性质和领域间的媒介联动发展,鼓励广告业以“互联网+广告”为核心,实现跨媒介、跨平台、跨终端整合服务。

从规划中不难看出,“互联网+”时代,从广告传播上来讲,广告业态呈现出跨媒介、跨平台、跨终端的特点;从人才需求方面来讲,出现了以“创意、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观;从广告载体上看,要打造一批广告业众创、创包、众扶、众筹平台,建设广告业创新、创业基地。这将对高校的广告类专业产生重大影响。

三、高职广告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首先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纵观高职院校的广告类专业,在2006至2015年的专业目录上,广告类专业属艺术设计传媒大类,而在2015年的新专业目录中,确定为艺术设计大类。实际上,从专业属性来讲,广告类专业,具有多重的属性,除艺术设计外,还与营销、传媒、策划等相关。有些高职院校,广告类专业开设在经贸管理、文化传播、传媒艺术(院)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专业的归属是具有多重性的,目前大多数高职的广告类专业主要还是以培养具有一定市场营销传播、广告策划意识,掌握广告及包装设计能力的懂策划、精设计、能制作的复合技能型人才,这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中,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互联网+”思维的训练以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

其次,从广告类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尽管身处在“互联网+”时代,但真正将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大多仍停留在较浅层次的“教育+互联网”层面上,“互联网+教育”是将“互联网+”与传统的教育从顶层设计开始的升级换代,这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互联网+”的思维,这将影响着对教育的管理方式方法;二是要有“互联网+”的行动,包括教与学的手段、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三是要有“互联网+”的资源,包括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平台资源等。但遗憾的是,目前就连最基本的信息化资源离“互联网+”还有较大的差距。以广西高职院校广告类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例,广西高职中开设有广告类专业的院校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等10多所院校,年招生400-600人。通过百度搜索,在互联网平台上除了前几年建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自治区精品课程,相关的慕课、微课以及微信APP等网络资源较少,况且很多的精品课程由于资源短缺导致无人问津。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大体上可简单归纳为这么几种:一是体制方面的原因,后续政策支持跟不上,维护更新经费短缺;二是教师本身能力跟不上,对于一些新的教育技术掌握不到位;三是教育观念仍没有跟上,等等。

因此,广告类专业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广告业态变化,建立“互联网+”的思维,建设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资源与平台,推行基于“互联网+”教育教学实施、管理及人才评价手段等全面改革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广告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跨媒介、跨平台、跨终端思维,善于构建和运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的“创意、创新、创业”性人才成为了广告类专业目标定位的聚焦点,为实现这个目标应强化训练广告类专业人才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广告平台的搭建维护以及传播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能力,这必然引发对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

第一,重新定位“互联网+”时代“创意创新创业”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互联网+”时代所培养的广告设计人才要求具有广泛的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知识,以及丰富的创意、创新意识。在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方面,重点要解决“高大尚”与“接地气”的“两难”问题,既要面向大中城市4A级“高大尚”广告企业岗位细分的“专才”,同时也要兼顾区域尤其是落后地区中小微广告企业所需要的从事“策划、创意、设计、制作、传播”甚至网络营销等全流程的复合型“全才”,突出服务地方、服务农业农村,服务贫困地区的特色,服务教育扶贫战略。这些因素将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产生较大的影响,借助“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将为解决“两难”问题探索出可能的途径。

第二,重构“互联网+”时代融入“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观,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广告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将被以培养“创意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所取代。“互联网+”时代,广告策划、设计、制作、运营、管理模式都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广告传媒方式从门户网站—Google/百度搜索—Facebook/QQ/微信社交软件—网络游戏IGA导入,再到电子商务淘宝客的大数据分析等,不断推出新的模式,广告载体从传统的报刊、电视到早期的互联网,再到当今的“互联网+”的转变,都需要对传统的广告专业行动领域进行重新归纳。行动领域的重新归纳直接导致了学习领域的变化,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需要重新建立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具有“互联网+”思维、行动领域涵盖“互联网+”平台进行广告传媒的“策划-设计-制作-推广-营销”全流程的课程体系。此外,还要开发创业、创新课程包,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

第三,在教学形式上,“互联网+教育”的思维模式贯穿始终,实施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推行基于APP、二维码、翻转课堂、交互设计教学、MOOC的教学模式改革。“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海量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惟一拥有者,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将成为知识的重要来源,以问题、项目为导向的形式更容易产生深度的学习效果,学习者需要从海量信息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随时随地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只要拥有网络WIFI,利用电脑、IPAD、手机等均可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这在“互联网+”时代将可以成为现实。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来掌握学习进度,大数据学情分析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学习者获得成功。三是合作性学习。学习者不再孤独,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共同协作,参与度更广,学习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交流互动,同时传统的物理性班组在“互联网+”时代将被跨时空的逻辑型班组所取代,学习者将拥有更多的学习陪伴者,也将拥有无数的虚拟老师为其解答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第四,“互联网 + ”使教学评价方式产生变化。在“互联网 + ”的环境下,学习者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为代表的交流平台展现学习成果,获得不同层面的认可,对学习的评价将出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因素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就体现了要实施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这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可以借鉴,例如著名的华文慕课,是由阿里巴巴和北京大学联合打造的大型网络课程平台,所有的课程都是由北大顶尖的教师录制,学生在网上可以免费学习,只要通过考核便可以得到北大颁发的学业证书。这将彻底改变以往看老师给分数的弊端,使教学评价更合理、客观,更能使学习者获得成功。

第五,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广告专业教学,必须打造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和能力的教学与服务团队。一是重点提升专任教师队伍的基于“互联网+”的综合能力,包括理念思维的更新、技术技能手段的掌握等;二是提升教师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包括前沿技术、国际视野等;三是提高教师团队服务农业、农村、贫困地区的能力,尤其是适应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和县域及贫困地区发展的复合型团队,借助广告创意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通过以接地气项目引领,带动培养具有地方情感的毕业生,引导并培养学生面向县域及贫困地区就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可创业”的复合型人才。

第六,建立基于“互联网+”的APP学习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课件”“互联网+教材”“互联网+教学实施”“互联网+设计互动”“互联网+学习”,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可以让广告设计师,企业、专家、老师、学生等各方面参与进来,共同构建众创、创包、众扶、众筹平台,一方面可以根据广告包装业态变化,形成人才培养的即时反馈、及时修正的体系,培养主动适应和引领广告包装业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有助于培育创意创新创业团队,更好地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

五、结束语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每一点探索积水成渊,势必深刻影响并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

教育如此,处于媒体融合时代的广告业如此,广告专业的教育更是如此,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吴 声)

Thinking on the Reform of Advertising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n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LIU Yong-fu, JIANG Han-song

(Guang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Nanning 530226,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a great influence on advertisement package industry by “internet +”, which also brings disruptive chang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odes and teaching designs in the field. The author proposes reform ideas in the program teaching, including adapting to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et +” era, cultivating creative talents with new concepts of trans-media, trans-platform and trans-terminal, being capable of applying platform for group innovation who has creative,innouitive entreprenevrial talent.

internet +;advertisement;training program

G718.5

A

1671-9719(2016)11-0115-03

刘永福(1965-),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2016-08-29

2016-09-26

猜你喜欢

高职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