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2016-03-19吴国阳

高教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积极性应用型教学活动

吴国阳

(百色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参与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吴国阳

(百色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参与式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完全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的片面认识、学生参与主观意识淡泊、教师教学方式缺乏艺术性、激励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可以通过改变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片面认识、强化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改变激励措施,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问题和对策

随着各高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大学生已成为各高校的目标。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线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重要任务。经过笔者多年一线教学方法的探索发现,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诠释

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中[1]。整个参与过程不仅仅是学生行为的参与,还包含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参与[2]。通过学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设定,使学生找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方法,明白自己想要学什么,想要通过什么方式去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体现为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当中。

该方法摒弃了传统的教师掌控课堂,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该方法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组织学习,课堂相互讨论,积极发言,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接受者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教师从课堂教授的主导者变成了课堂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从教师的控制中摆脱出来,开始了主动的自我控制。整个参与过程中,课堂打破了以往单调的单向沟通方式,变成为热闹的双向沟通方式。

此外,参与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参与学习的过程离不开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各个职能,该方法在师生的互动中,把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相互结合,同时加强了师生间的团结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完全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经过笔者对该方法多年的使用及探讨发现,参与式教学方法虽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且一度成为很多教师尝试的教学改革措施之一。但由于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方法认识不到位,学生受传统教学影响,参与教学意识不强,激励措施不到位、教师教学方法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方法认识不到位

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多种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中。但由于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方法认识不够,导致该方法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 认为参与式教学仅指的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使用此方法时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只保证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而完全忽略了参与式教学的连贯性。使得学生不重视课前参与到准备课堂所学知识、课后参与到对所学知识复习巩固的机会,使参与式教学去头去尾,失去了系统性和连贯性。

(2) 认为参与式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反映。在该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反映的积极性,提出的问题往往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回答的答案仅停留在“对”“不对”“可以”“不可以”等简单的应对。导致学生认为答案过于简单,刚开始时积极性高,而随着课堂的展开,失去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达不到参与式教学的目的。参与式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被动的适应教师、被动的响应教师。

2. 学生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参与教学意识淡薄

由于《管理学》教学面对的对象为大一新生,而大一新生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受到的基本是灌输式、被动式的教育,只要听老师的话,课堂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就能学习好。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备课、上课都是教师的事,与学生无关,导致部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不高。另外也有部分学生由于懒惰不愿思考、不愿学习等其他原因,参与到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3. 激励措施不到位,导致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不高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往往通过该门课程考试卷面成绩来决定,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往往由期末一张考试卷的卷面成绩的高低来定。单一的考评规章制度使教师在使用参与式教学时,无法给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记分。激励措施不到位,致使学生把希望寄托在期末考试,不愿意参与到平时的教学活动。认为参与不参与教学活动无所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4. 教学缺乏艺术性,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艺术性主要体现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目前,多媒体已成为各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的采用为参与式教学方法顺利实施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但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掌握不够熟练,课件制作粗糙没有艺术性,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缺乏艺术性,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授课时,案例选取代表性不高,分配任务没有挑战性,内容讲解语言缺乏艺术性,教学技巧掌握不到位。整个教学过程死气沉沉,导致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学生不愿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三、有效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对策

1. 从思想上改变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片面认识

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改变对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片面认识,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备课环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和未掌握的知识点,做到上课时主次分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备课了解自己对将要学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到课堂中有目的学习知识,起到很好的预习效果。在上课环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参与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灌输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在课后环节,教师以课外作业或课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调研等方式对课堂中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2. 从思想上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

参与式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利工具,通过学生对教学活动过程的参与,使学生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的使用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接触现实社会,在学习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达到了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使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接规,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整个参与过程还需要学生的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在参与式教学方法实施之前,教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向学生展示该方法的使用,让学生认识到该方法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未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观念,从思想上接受参与式教学方法,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3. 加强教师教学艺术性的培养,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有效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使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用心地准备好课件,增加课件的精美度和艺术感,从视觉上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培养教师教学方式的艺术性,从学生分组、案例教学、教学任务分配等方面着手,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1)学生分组时,每组学生人数不能过多。根据笔者的实践观察,如果每组人数超过6个人,就会使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和任务分配时发挥不到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存在滥竽充数现象。笔者曾做过多次试验,在课堂对学生分组时,如果学生的人数低于3个人,相对于5-6个人组,答案总结不够全面,而且在完成任务方面学生反映比较紧张。如果学生的人数超过6个人,在学生讨论问题时又会发现有个别学生热情度不高,对小组任务关心度不够,推诿现象明显。因此,教师在使用此方法时要根据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小组人数,但小组人数要适当。同时为了鼓励小组的全员参与,教师在分派任务时一定要体现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

(2)案例选用要与时俱进,有代表性。教师所选案例分析可以使用教材所选案例,也可以从其他教育资源查找案例,但案例的选取要有科学性,除了符合课程知识点外,案例选取不能太过陈旧,所选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因此,教师在平时生活当中,要多关注经济新闻报道,多看一些网络资源,尤其要注意一些与该案例有关的信息,紧跟时代步伐。争取使所选用的案例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冲击力。

(3)分配的任务要具有挑战性。参与式教学的有效实行,离不开教学任务的合理分配,通过学生对任务的承担和完成情况,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但经过多年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研究发现,在任务分配中,任务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任务必须合适。如果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短的时间可以轻松完成,对学生小组活动挑战性不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使任务缺乏吸引力,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如果任务过于复杂,完成难度较大,又会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疲于应对,随便应付了事,很难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4. 改变激励措施,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受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方式的影响,许多大一新生习惯了灌输式、被动式的学习方法,习惯了应试式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定成绩,该门课程成绩的高低全看期末复习的冲刺情况,对平时学习不重视,对参与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必须改变对学生的激励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措施当中,最有效的莫过于改变该门课程的考核方法。目前很多学校已意识到对学生的考核方法不能只局限于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还要看学生的平时表现,于是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可由期末考试分数和平时表现分数组成。而对学生平时表现最了解的莫过于授课老师,因此多数学校都把对学生平时考核由任课教师把握。参与式教学方法重在鼓励学生参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由任课教师通过学生平时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决定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将对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考核方式可由期末考试成绩与学生平时参与教学表现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占比情况分别为60%与40%,平时成绩太低起不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若太高又会使学生忽视了对该门课程的综合学习。

期末考核由任课教师出题考试,重在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情况,因此期末考试试卷的出题应严格把关,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太过随便。题型应采用多样化,比如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应用设计题等,每一道题都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争取让学生学会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尽量多出一些开放性题、应用题,少出或不出死记硬背题。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既不局限于教材又来源于教材,博览相关专业知识,关注社会实践。

而平时成绩则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备课预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参与课后复习情况来决定。由于大学教师上课课程较多,科研任务繁重,因此对学生参与课前、课后的教学可由分配任务来决定,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承担该课程知识点学习的相应任务分配来实行,考核成绩由学生完成情况来决定。而参与课堂教学是整个参与式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来决定,可包含学生的到课情况、积极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情况,小组分工协作情况等。

(责任编辑:任初明)

[1]张广兵. 参与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新趋向[J].教学与管理,2010(9):7-9.

[2]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一20.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s

WU Guo-ya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aise University, Baise, Guangxi 533000)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so the methods fully mee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of undergraduate school application oriented. But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participatory teaching because of th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weak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lack of artistic teaching methods and effective incentive measuresteachers,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not high.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We should change the teachers' one-side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articipating teaching method,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improve the art of teaching and change the incentive measures.

participatory teaching;teaching method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G642.421

A

1671-9719(2016)11-0073-03

吴国阳(1974-),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经济师,管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学、管理学。

2016-08-23

2016-09-13

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学》参与式教学方法研究”(2015JGB374)。

猜你喜欢

积极性应用型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