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伤仲永

2016-03-15李永勤李红薇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方仲永作诗仲永

李永勤 李红薇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93-01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到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是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课前提示的一段话。王安石为了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举了方仲永的例子。王安石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常人深感婉惜,并把全部责任都归到方父身上。很多人也认为方仲永只是一个孩子,父亲应负全部责任。笔者认为,方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方仲永本人不是一点责任都没有,那就是没有自身学习,努力提高。

一、方仲永是神童,五岁时“未尝识书具”,也就是说,方仲永不识字,更不懂什么韵律,但从那时起,写出的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方父“不使学”没让方仲永接受系统的后天教育,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时机,方父难辞其咎,但方父“日板仲永环谒于邑人”,让仲永早早地接触到了社会,增加了社会阅历,叫他作诗的人或许还要点评一番,这样,也为仲永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神童”每天都在作诗,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按常理,即使不是神童,仲永的诗也应越写越好,水平也应越来越高,可仲永不是有心人,后来“不能称前时之闻”。

二、方仲永的心理。不管是请方父吃饭,让仲永作诗,还是花钱叫方仲永作诗,方仲永听到的肯定都是赞美之声,他或许认为自己就是神童,很了不起,于是飘飘然,哪里还想到自己要学习,要提高。

三、方仲永十二、三岁时,虽“不能称前时之闻”,但与同龄人比,多少还要强一点。童年时可以说不懂事,步入少年了,何况方仲永是穷人家的孩子应早当家,这时多少应该懂一些事了。古今中外,少年时代发奋自学成才的人不胜枚举,高尔基,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等。如果方仲永步入少年时,认识到别人天资虽不如自己,但别人在学习,在提高,自己虽天资聪明,但不学习提高,还在吃老本,原地踏步,别人就会赶上自己,甚至超过自己,像龟兔比赛一样。方仲永从少年时开始自学,不说以后特别出众,至少不会到二十岁时就“泯然众人矣”。

四、方仲永步入少年时,如果有了求知欲,自己要拜师学习,很多先生肯定愿意收他,也许有人愿意无偿的教他。如果有先生愿意不计报酬教方仲永,爱贪小利的方父肯定不反对仲永去求学。如果神童遇到了名师,方仲永很可能就是栋梁之才了。

现在的学生中,有一些“现代方仲永”,父母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活,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们也在尽职尽责地教他们,可这些人就是不学,更不必说努力自学。如果王安石还身今世,看到这些情况,恐怕不只是说:“不受于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更要比鲁迅先生呐喊的“救救孩子”还要强烈吧。究竟该怎样救救这些“现代方仲永”,不止一两个人在分析原因,提出拯救措施,但实效甚微。

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家长尽心老师尽责,更需要国家深入教育改革,拿出更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消除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把他们彻底唤醒,这样才能真正拯救这些“现代方仲永。”

猜你喜欢

方仲永作诗仲永
刘良玉
探微寻幽见真知
悲欢且作诗,浮世奈我何
想清楚再动笔
不幸的方仲永
疯狂编辑部之作诗也疯狂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与语文教学
方仲永的落差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