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教学在《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2016-03-15徐璇吉芳英何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课程

徐璇 吉芳英 何莉

【摘要】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具备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教学模式。在《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引入项目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推动该课程改革的深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有效地促进环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在对项目化教学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以《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教材开发、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项目化教学在《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关键词】空气污染控制工程 项目化教学 课程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重庆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Y3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01-01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开设的主要任务是使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掌握空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设备以及典型工艺等,培养环境相关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基本能力。大气环境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重要治理对象。如今,如何预防和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而培养大气环境防治类人才则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

1.项目化教学内涵

项目化教学是近年来在各个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我们认为,项目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二者共同参与到一个真实的项目或高仿真的项目中,且课程教学活动始终围绕这一个项目展开。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获得相应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而教师则是发挥提供咨询、提供指导和解答疑问的作用。通过项目化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主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自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项目化教学下,学生完成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式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提升的过程。

2.《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现状简析

根据目前环境类相关专业《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安排

一是理论部分。理论部分安排课时较多。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广泛地涉及了污染物生产控制、颗粒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以及稀释扩散控制等。其中,颗粒污染物控制又包括了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和除尘设置。气态污染物控制包括了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以及城市机动车污染等内容。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是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安排课时较少,且实验较少。一般包括了颗粒物粒径分布的测定、管道含尘浓度的测定、环栅式鼓泡吸收塔演示实验和除尘器性能测定等。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示范式的教学方法。

三是课程设计部分。该部分一般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或示范,而后由学生进行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等。

2.2《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相对比较落后,缺少与当前一些新兴的控制和治理技术结合,且一些空气污染治理方面的热点问题并未引入到教材内容之中;二是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该课程理论部分教学与实践部分教学是分开的。学生单独学习两部分的内容,不利于发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促进作用;三是课程设计缺乏与实际项目的结合。课程设计大多以浅显的课堂内容的课程设计,即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等,无法做到与具体设备,具体项目的有机结合。

总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必须尽快进行改革。为此,本文提出了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到《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之中。下文将围绕项目化教学在《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3.项目化教学在《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3.1优化《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

随着环境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各类新型空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出现。有必要对《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更新和优化。例如,可以将雾霾问题引入其中,并围绕雾霾问题展开专题式的研究。同时,也可以将一些国内外在此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动态纳入到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更了解了大气领域以及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动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并可以将一些主流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工艺流程融入到实践内容之中,并在项目中得以体现。此外,也可以渗透一些有如哪些主要污染物导致大气环境问题、讨论如何防治,选用什么治理工艺等内容。

3.2《空气污染控制工程》项目化教学实施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主要应从分组、项目方案制定、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汇报等方面进行。在教师布置项目任务之后,具体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3.2.1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特点以及学习状况等,将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小组。小组中,可以采用同质搭配、异质搭配或男女搭配。每组设置一个小组组长。小组组长负责向老师回报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老师沟通。

3.2.2 项目的实施。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与本项目任务相关的研究,并通过小组讨论最终制定实验方案。在项目方案制定后,由小组成员负责对应实验的操作和记录等。通过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自己亲身经历了科研工作,也使学生的科研意识有所提高。

例如,围绕电厂脱硫除尘方案这一任务,在充分了解脱硫除尘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且脱硫除尘技术的发展是制约电厂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现实状况前提下,学生通过单独的脱硫和单独的除尘技术,尝试下设计组合合理的脱硫除尘工艺。在明确这一任务后,有小组成员负责围绕本任务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完成电厂脱硫除尘方案这一任务。

3.2.3项目成绩的考核。在项目完成后,针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采取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同学互评的方式来进行成绩考核。考核内容既包括项目的完成情况,也包括学生的创新情况,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等。

3.3《空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方法改革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应采用“论讲授+专题研讨+课程现场教学“的组合式教学方法。同时,应注重多媒体、微视频等教学手段的引入。通过采取不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同时,将一些讨论式教学法,分组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渗透到《空气污染控制工程》。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项目,使学术获得自学能力、课程专业领域术语运用能力、 全面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新形势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可以进一步该门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水平,提升环境相关专业毕业生质量,为国家废弃治理行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本文围绕项目化教学在《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进行的研究仅为抛砖引玉。关于项目化教学在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还需进一步深化。希望通过《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提升环境类专业毕业生质量,为国家废气治理贡献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学习,凡广生,岳福兴,孙浩冉.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1,01:126-128.

[2]李章良,陈菁,张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96-97.

[3]谭文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74-75.

作者简介:

徐璇,男,博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