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

2015-05-08钟少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氨苄西林头孢哌酮

钟少龙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

钟少龙

目的 分析探讨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细菌性痢疾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治疗, 治疗组给予头孢哌酮治疗,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镜检转阴时间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43例(78.18%)、有效11例(20.00%)、无效1例(1.82%), 总有效率54例(98.18%);对照组显效31例(56.36%)、有效9例(16.36%)、无效15例(27.27%), 总有效率40例(72.7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头孢哌酮;氨苄西林;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科中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及排泄含有黏液、脓血的稀粪便等,严重的可能出现四肢冰冷、面色苍白、呼吸不畅及昏迷等症状, 若不及时加以治疗, 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据相关文献报道[1], 采用头孢哌酮进行细菌性痢疾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基于此, 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采用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0例细菌性痢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55例。其中, 治疗组男30例, 女25例, 年龄2~7岁,平均年龄(3.23±1.21)岁, 病程2~8 d, 平均病程(4.32±2.11)d;对照组男28例, 女27例, 龄1~8岁, 平均年龄(4.33±1.23)岁,病程2~7 d, 平均病程(4.12±2.01)d。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头孢哌酮(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 50~100 mg/(kg·d), 静脉滴注, 2次/d。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100~150 mg/(kg·d), 口服, 2次/d, 疗程5~7 d。对于重型及中毒型患儿, 加用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10~15 mg/(kg·d)灌肠, 2次/d, 其他均辅以补液盐口服液、退热、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期间, 所有患儿每天进行体温检测, 记录患儿治疗期间的腹泻次数及性质, 并做好大便常规及药敏试验[2]。

1.3 观察指标[3]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大便镜检转阴时间。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消失, 大便培养阴性, 大便镜检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及大便检查有一项异常, 大便培养阴性为有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阳性, 大便镜检查异常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镜检转阴时间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43例(78.18%)、有效11例(20.00%)、无效1例(1.82%), 总有效率54例(98.18%);对照组显效31例(56.36%)、有效9例(16.36%)、无效15例(27.27%), 总有效率40例(72.7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疾病, 多发生于儿童人群, 病发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4-6]。据相关研究文献和报道证实:细菌性痢疾的发生, 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昏迷、抽搐等中毒性脑病和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休克现象[7]。据相关文献报道, 目前临床上治疗细菌性痢疾常见药物有头孢哌酮治疗和氨苄西林治疗[8]。然而,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抗生素大量使用的同时,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但回顾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发现, 细菌性痢疾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头孢哌酮治疗要优于氨苄西林治疗[9]。主要原因可能是头孢哌酮属于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 可以对β-内酰胺酶持久的稳定性, 安全可靠, 杀菌力较强, 因此头孢哌酮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10]。

通过本组对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头孢哌酮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镜检转阴时间及临床疗效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范燕.磷霉素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中国药物警戒, 2013, 10(11):673-675.

[2] 饶兵.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观察.临床医学工程, 2014, 20(2):219-220.

[3] 牛希玲.环丙沙星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74例观察.现代临床学, 2014, 40(2):123-125.

[4] 张淑梅.头孢呋辛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3):84.

[5] 田冬梅.头孢哌酮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50例报告.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2(4):395-396.

[6] 周莉.安奇颗粒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临床研究.海峡药学, 2011, 23(7):97-98.

[7] 闫玉芹, 金庆香, 刘西忠.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35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 2011, 33(10):1495-1497.

[8] 高阳.利福平、异烟肼联合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2012, 31(1):96.

[9] 梁龙飞.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 10(5):58-59.

[10] 孙东.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联合中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20):518-51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92

2015-01-20]

522000 揭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猜你喜欢

细菌性痢疾氨苄西林头孢哌酮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某市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分析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2008~2012年龙城区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患儿中的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