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热点问题分析

2015-05-08李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开腹微创

李明

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热点问题分析

李明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热点问题。方法 对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所有患者外科手术操作, 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方法、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等, 将所得资料经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开腹手术60例(64.52%)、腹腔镜手术33例(35.48%), 其中开腹手术患者所需平均手术时间较少, 而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淋巴结清除数量、远期疗效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近期疗效, 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结肠癌;直肠癌;外科手术;热点问题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目前公认首选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是保障其疗效及预后的主要措施,但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仍是临床医疗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1]。本文对2011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93例结直肠癌患者给予临床研究, 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热点问题, 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18例、女75例,年龄41~87岁, 平均年龄(65.62±7.14)岁, 疾病类型:横结肠癌3例、直肠癌51例、升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31例,病理分型:分化腺癌82例(高分化18例、中分化48例、低分化16例)、黏液腺癌9例、息肉癌变2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所有患者外科手术操作, 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或其实际病情制订手术方案, 如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方法、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等, 分析方法为查阅相关病历资料、询问当事接诊医护人员、咨询患者本人及家属等。

1.2.2 手术治疗 ①开腹手术:术前给予必要的肠道准备,常规全身麻醉后指导其取仰卧位, 根据实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 如姑息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Dixon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等;②腹腔镜手术:体位选择改良截石位或仰卧“大”字位, 全身气管插管麻醉后经4孔或5孔法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 建立人工CO2气腹(11~12 mm Hg, 1 mm Hg=0.133 kPa), 根据肿瘤大小、位置确定手术方案, 肠系膜血管周围脂肪淋巴组织需经超声刀彻底清除, 之后脉络化系膜血管根部并将其切断, 对发生病变的系膜及结直肠给予游离, 由辅助小切口将病变肠段提出体外并给予有效切除(若实施腹部-会阴-直肠切除术则需经会阴部切口将病变肠段提出并切除), 通过辅助小切口于体外完成吻合处理(直肠前切除术需利用吻合器给予双吻合处理),伴肠梗阻者需给予近侧结肠游离不能够实施双腔造瘘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淋巴结清除数量及远期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3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开腹手术60例(64.52%)、腹腔镜手术33例(35.48%), 两种手术方式涉及的患者疾病类型、年龄、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开腹手术患者所需平均手术时间较少, 而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两组对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术式淋巴结清除数量、远期疗效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表1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情况比较( x-±s)

表2 两种手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率分析[n(%)]

3 讨论

研究表明, 根治性手术仍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 内容涉及适应证的选择、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操作技术、合并症的准确判断、完善的术后处理等[2]。近年来,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工作压力、周围环境等因素不断改变, 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及时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是保障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主要措施,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是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3]。有研究显示, 传统开腹手术可获得清晰视野, 有利于准确判断术中突发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合并症, 利于结直肠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但此法将导致患者机体较大创伤, 术中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机械损伤, 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不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4]。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发展, 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

研究表明, 微创技术仅需对机体造成较小创伤即可获得满意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开腹手术显著下降, 有利于其术后尽快恢复健康[5]。但有学者提出, 微创技术不利于获得清晰全面的手术视野, 术中突发情况处理效果较差, 因此不建议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工作中[6]。提示结直肠癌患者是否适用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可知, 9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其自身情况及自愿选择后, 60例接受外科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此类患者所需手术时间较短, 但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高;33例患者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其手术时间虽长于开腹手术, 但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少, 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显著低于开腹患者(38.33%)。提示腹腔镜微创手术在保障结直肠癌患者获得满意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及3年无瘤生存率基础上, 有利于提高其近期预后效果,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7,8]。

综上所述, 对结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近期疗效, 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值得今后推广。

[1] 姚宏伟, 刘荫华.再论结肠癌手术规范化问题.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10):1000-1004.

[2] 姚宏伟, 刘荫华.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的演进及相关热点问题探讨.中华外科杂志, 2013, 51(2):104-107.

[3] 杨玉波, 关铁军, 王斌, 等.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1):184-186.

[4] 张岩松, 董雪伟, 吴明刚, 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疗效比较.山东医药, 2014, 54(5):78-80.

[5] Bae SU, Baek SJ, Min BS, et al.Reduced-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a tumor-specific mesorectal excis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20 consecutive cases.Ann Coloproctol, 2015, 31(1):16-22.

[6] 陈志良, 李振军, 应晓江.两种直肠癌手术医院感染的对比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7):1382-1383.

[7] 邢岩伟, 赵龙, 朱安龙, 等.腹腔镜技术在开腹直肠癌手术流程中的应用.广东医学, 2012, 33(7):982-984.

[8] Navarro-Freire F, Navarro-Sánchez P, García-Agua N, et al.Effectiveness of surgery in liver metastasi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experience and results of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Clin Transl Oncol, 2015(17):15-16.

Analysis of hot issues in colorectal cancer surgical treatment


LI Ming.
Zhoukou City Chuanhu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Zhoukou 466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hot issues in colorectal cancer surgical treatment.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93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surgical method,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Surgery was finished by experienced clinicians.Summarization was made on all data for conclusion.Results Among the 93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here were 60 cases received alternative laparotomy (64.52%) and 33 cases received laparoscopic surgery (35.48%).Patients with laparotomy had less operation time, while those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had less average bleeding volum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lymph node removal number and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surgical methods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can provide improvement in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quick recovery, satisfactory long-term effect, and guarantee of their quality and safety of life.

Colon cancer; Rectal cancer; Surgery; Hot issue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06

2015-05-04]

466000 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开腹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2020年高考“空间位置关系”热点问题聚焦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