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2015-03-02刘世理

关键词: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教师专业发展

刘世理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刘世理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教育生态学基于生态学原理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把教育与其生态环境相联系,认为教育是一套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和动态性的生态体系,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农村中学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可以发现其呈现出整体不平衡、系统性不平衡以及动态性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促进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加强教育环境的外部生态建设,又要加强教育环境的内部生态建设。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外语教育;农村中学

一、引言

教育生态学把教育与其生态环境相联系,研究其相互关系和机理,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教育生态环境建设。“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1]。教育生态环境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多了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2]。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基于生态哲学思想,依据整体、系统、平衡、动态的生态学原理。生态整体性是世界和人的共存,系统性是指以所有生命存在为基础的生态体系,生态平衡即保持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动态性则是以人类世界现存为起点不断探索和建设新的存在环境。这些都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我们把握好教育生态平衡的规律,就能及时发现和改进教育,从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农村中学层面的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对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极其重要,是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既体现出与教育相关的经济、科学、社会等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外部生态环境,也体现出与教育系统内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属于具体意义上的内部生态环境。在我国提出教育均衡思想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内部结构与教育系统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外语教育生态思想,以促进农村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以期提高农村外语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教学已经是一种专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前提是受教育者的需要。如何在给受教育者有效地传递无限丰富的知识的同时,又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受教育者更具创造能力等问题,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3],其关键是解决好教育生态环境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平衡问题。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外语教育生态环境既包括宏观的外部环境,也包括微观的内部环境。外语教育生态环境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温床,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外语教育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在宏观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促进了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外语作为文化对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工具,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大生态环境影响下,农村中学外语教育体系建设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外语教育教学政策得到落实,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在微观上,中学新课程标准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给农村中学外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课程观摩、师资培训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得以开辟、空间得以扩展。

但农村中学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在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方面还存在不平衡问题。首先是整体性不平衡。农村中学外语教师的整体基本功不适应外语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多数教师的外语水平定格在课本知识中,教学水平常年保持不变,教师的教育生态环境不尽如人意。其次是系统性不平衡。农村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之间的外语教学是脱节的,外语教师只需熟悉自己授课阶段课程体系和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入学前学习情况和毕业后续学习要求没能形成整体体系,出现“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系统不平衡现象。最后是动态性不平衡。由于管理和指导层面侧重于把外语作为知识对学生进行考试、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导致许多教师对外语教育理念的认知产生偏差,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

农村中学外语教育生态环境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势必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得不到专业发展继而影响整个外语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三、农村中学外语教育外部生态环境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中学外语教育的外部生态环境建设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广大农村中学逐步认识到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外语教师的招聘、使用与培养以及外语课程建设均遵循外语教育规律和国家有关外语课程改革的规定,有些学校制定具有各自特色的外语教学规范,把外部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生态体系,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础外语教育的自然生存环境建设包括学校的地理环境、校内建筑和布局等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通过自然环境建设,最大限度地保证城乡教师物质环境的公平性,努力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工作氛围,继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从学校自然环境建设着手,建构环境优美的校园、实用的语言实验室、具有中西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让外语教师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心情,心灵和情操得到陶冶,自信心得到树立。

社会环境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社会环境一般由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因素构成,政治环境直接影响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经济环境直接影响办学条件和教师队伍稳定,教育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由和教师密切相关的教育政策和法规体现。农村中学外语教师队伍不稳定,尤其是优秀外语教师缺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的相关规定和精神制定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政策与制度,各级政府应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济环境建设,增加教师的收入。这些外部社会生态环境建设都会有利于外语教师在农村中学的生存和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规范环境又称精神环境或价值环境,主要体现于文化环境建设,包括人类社会活动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规范环境是人类特有的,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逐步形成的[4]27。对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文化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要。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阵地,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其对学生言传身教就是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外语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包括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课堂文化,尤其是对西方社会文化的鉴赏能力培养。目前农村中学外语教育缺少具有中西语言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文化环境建设受到制约。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通过规范环境建设,在语言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校园文化和课堂文化,把文化环境建设融入集体备课、教学检查、教案检查等工作中,形成规范,有力地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农村中学外语教育内部生态环境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生态学不仅仅要重视教育的自然环境,还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因素及其应遵守的规范,即内部生态环境。就促进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生态环境建设而言,主要是教师群体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观、价值观、学习观。

1.农村中学外语教师主体内部生态环境建设

外语教师主体内部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三个方面。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5]对教师知识的评价分为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学科知识指教师掌握本学科的概念、方法、动态、体系。文化素养指教师的学习意愿、百科常识、国学的了解以及文明礼仪。教师知识结构应涵盖四个方面:一是通用知识,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知识;二是专业知识,指所任学科知识,即本体性知识;三是教育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知识;四是实践知识,指教育管理、教育研究知识。就英语教师而言,学科教学知识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英汉双语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篇知识;二是双语元语言知识,即讨论阐释语言的语言知识;三是双语的社会与文化知识,包括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知识。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付诸实践的先决条件。教学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实践性知识和能力基础之上,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驾驭课堂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近几年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和“国培计划”培训教师的调查发现,农村中学外语教师缺乏教学中应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和相关知识,课堂教学之后缺乏必要的个体和群体反思,最终难以找到改进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外语教师的课堂实践性知识应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在课堂实践过程中,知道外语学习的过程,懂得学习者的成因与策略,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熟悉语言的评价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等。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建构是教学有效实施的保障。目前,外语教学改革形势有着新发展,应借此机会让农村中学外语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开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内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机制建构

教师专业发展是不断进行的教育探索过程,而保证这一过程健康发展的是教师的教学、学习和教育科研。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生态活动的主要内容,学习发生在教学、教育科研活动中,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环节,三方面同步进行,形成“教、学、研”互动系统[6],从而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保障机制。开展校本研究是农村中学外语生态环境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实际的保障机制。首先是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基础外语教学的语言实践性强,研究的前提是发现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围绕问题查阅和参考相关资料,论证和撰写校本研究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开展实验和实践,最终反思总结形成研究报告。其次是开展案例研究。基础外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课堂活动多,组织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可开展课改型研究,研究某一具体课例,研讨其优点与不足,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

开展教学反思是教师保持良好心态,促进教师内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另一保障机制。教学反思让教师重新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课时计划的安排、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程序的编排、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现象的分析、典型问题的探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反映的思考、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全面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实践经验。在进行个人反思的同时也可以开展群团反思,发挥集体的智慧,从不同的视角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有的放矢,教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从而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结语

教育生态学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无论是外部生态环境建设还是内部生态环境建设,均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自然、社会和个人因素的有机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教师职业与纳入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文化视野中。教育生态学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理想的合作发展方式,它强调教师自然而和谐地发展,而不是强加某种力量。这种发展是一种自由境界,也是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6]。农村中学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辩证关系,生态环境建设有其目的性,教师专业发展有其适应性。在农村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鼓励和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改进教育生态环境,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劳伦斯·克雷明.教育生态学[M].吴鼎福,诸文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梁保国,乐禄祉.教育的生态文化渗透[J].高等教育研究,1997,(4):22-29.

[3]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1):64-67.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古立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43-47.

(责任编辑:金云波)

·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刘世理(1959-),男,河南罗山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3-JSJYZD-019);2015年国家社科 (15BYY172)

收稿日期:2015-04-10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5)04-0075-03

猜你喜欢

外语教育生态环境建设教师专业发展
探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
从国外外语教育改革反思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
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 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究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试析智能语言技术对外语教育的冲击
南美洲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的特点和今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