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药白花丹的质量标准

2014-11-04卿德刚贾晓光

中成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浸出物白花药典

孙 宇,卿德刚,张 娟,倪 慧,贾晓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系白花丹科植物,为维吾尔医常用药,维语名称为夏特然吉印地,药用部位为干燥茎枝[1]。白花丹具有消除异常体液,开通湿寒气阻,清音利咽止痛,消食助阳疗肤等功效。在维吾尔医药中常用于皮肤白斑,白癜风,瘫痪,面瘫及关节疼痛等病的治疗[2-4]。近些年来制剂产品快速发展,新疆地区白花丹药材需求量逐年增加。由于质量标准不完善,现行标准中仅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性质、功能主治等内容,致使目前药材市场上药材来源混乱,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提高白花丹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本实验首先确定了维药中使用的白花丹药材基源,后对不同产地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5-6]、薄层鉴别[7-9]及水分、灰分、浸出物[10]及白花丹醌的量[11-13]等项目进行研究,为维药白花丹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的科学数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岛津LC-2010CH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Mettler AE163电子天平;徕卡RM2245旋转切片机;Olympus BX51光学显微镜。

1.2 试药 白花丹醌对照品 (批号P7262)购自美国Sigma公司。液相用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白花丹药材采购自新疆乌鲁木齐、和田、喀什及广西恭城、南宁等地,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主任药师刘勇民鉴定均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不带叶干燥茎枝。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材性状鉴别 本品药用部位为白花丹的干燥茎枝,茎呈长圆柱形,长短不一,有时可见明显的节,具细纵棱,直径2~8 mm,表面绿色、黄绿色至淡棕褐色。质轻,易折断,断面皮部纤维状,内层颗粒状,髓部类白色,海绵状,松软;气微,味淡。

2.2 显微鉴别

2.2.1 白花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 表皮细胞1列,椭圆形,切线延长;外被角质层。皮内侧有2~3列厚壁细胞,棱脊处多达6~8列;皮层为2~8列薄壁细胞,散有分泌细胞,内含棕黄色团块;中柱鞘纤维3~6列,排列成波状环形,棱脊处较多;维管束外韧性,导管单个或数个成群,径向排列,形成层不明显,髓部薄壁细胞呈长圆形,可见纹孔,老枝木部较宽。见图1。

图1 白花丹显微鉴别茎横截面切片图Fig.1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Plumbago zeylanica L.stem cross-sectional slices

2.2.2 白花丹药材粉末特征 粉末呈淡黄绿色至淡棕黄色。气孔环式,副卫细胞多3个,大小近相等。恶腺 (硅质细胞)近圆形,直径35~40微米;表面具“十”字交叉及类方形纹理;导管网纹、具缘纹孔或环纹,直径10~45微米;髓细胞类长方形,长70~140微米,宽40~70微米,表面具圆形壁孔,纤维长梭形,直径10~30微米,壁孔明显。见图2。

图2 白花丹显微鉴别粉末拼图Fig.2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Plumbago zeylanica L.powder jigsaw

2.3 薄层色谱鉴别 取本品粉末5 g,加甲醇50 mL,超声提取30 min,放冷,滤过,取滤液加入50 mL水,混匀后,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50 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1 mL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丹醌对照品,用甲醇配制成0.1 m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5 μL,对照品溶液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冰乙酸 (7.5∶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水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色斑点。见图3。

图3 白花丹药材薄层色谱图Fig.3 TLC chromatograms of Plumbago herbs

2.4 水分、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水分测定、灰分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测定分别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H(烘干法)、附录ⅨK、附录ⅩA(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等项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含水量为5.8% ~8.3%,总灰分含有量2.97%~8.75%,醇溶性浸出物含有量为9.92% ~17.46%。

2.5 样品中白花丹醌测定

2.5.1 色谱条件 岛津 LC solution工作站;Waters XTerra RPC18色谱柱 (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 (60∶4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对照品及样品的HPLC图见图4。

图4 白花丹药材及白花丹醌对照品色谱图Fig.4 HPLC chromatogramsofPlumbagoherbs and plumbagin

2.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白花丹醌对照品1.74 mg,加25 mL甲醇溶解制成每1 mL含69.6 μg的溶液,即得。

2.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白花丹药材粉末(过二号筛)约 1.5 g(广西南宁产,批号20120310),精密称定,置于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30 mL甲醇,精密称定,超声提取30 min,取出,待冷却后,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过0.45 μm滤膜,作为供试品溶液。

2.5.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5、1.0、2.0、4.0和8.0 μL,在色谱条件下,依次进样,以对照品进样量 (μg)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414893X -103703,r=0.9998。结果表明白花丹醌在0.0286~0.457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10 μL,按“2.5.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计算,RSD为0.1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次样品6份,按“2.5.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5.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白花丹醌的峰面积,计算,结果RSD为1.3%。

2.5.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制备后0、2、4、8、10、12、24 h进样测定,测定白花丹醌峰面积的RSD值为0.82%。表明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5.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有量的样品(广西南宁产,批号20120310)1.5 g共6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相同量的质量浓度为69.6 μg/mL的对照品溶液。按“2.5.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5.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Tab.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2.5.9 样品测定 取12批白花丹样品,精密称定,分别按“2.5.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5.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结果见表2。

3 结论与讨论

3.1 本实验对收集到的白花丹药材进行了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实验,发现药材性状特征基本一致;药材茎横截面显微图谱中发现皮层细胞中常含有棕黄色分泌细胞;药材粉末鉴别中发现呈“十”字交叉及类方形纹理,近圆形的恶腺 (硅质细胞),以上特征稳定,可作为维药白花丹药材显微鉴别的主要特征。

表2 12批白花丹药材来源及测定结果Tab.2 Medicinal sources of 12 batches of Plumbago herbs and measurement results

3.2 分别考察了三氯甲烷-甲醇、石油醚-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等不同薄层展开体系;分别对10批样品进行鉴别实验,结果表明石油醚-乙酸乙酯-冰乙酸 (7.5∶1∶0.5)作为展开剂,实验结果分离度好,斑点相对位置和重复性好。比较了国家药典规定使用的5种硅胶板,结果表明均可对白花丹中的白花丹醌进行定性鉴别。

3.3 采用国家药典附录方法,对药材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有效成分的量进行了检查,根据所测结果,拟定:白花丹药材 (主要是新疆地区)水分不得过9.0%;总灰分不得过9.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0.0%。

3.4 对提取溶剂 (甲醇、乙醇、三氯甲烷等)、提取方法 (冷浸、超声、回流提取)、提取时间、提取溶剂进行考察,最终建立了白花丹药材中白花丹醌的HPLC定量测定的方法,对12批白花丹药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均可检出白花丹醌,其在不同产地的样品中含有量差异较大,有必要进行质量控制。

本研究建立的维药白花丹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维吾尔药白花丹质量标准的提升、促进其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宋立人,胡 烈,阿不都热依木·卡地尔,等.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4-125.

[2]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维吾尔药分册[S].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23.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11-712.

[4]Lin L C,Yang L L,Chou C J.Cytotoxic naphthoquinones and plumbagic acid glucosides from Plunbago zeykanica[J].Phytochemistry,2003,62(6):619-622.

[5]张贵君.常用中药显微鉴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

[6]夏提古丽·阿不利孜,魏鸿雁,齐耀东,等.维吾尔药材巴旦木的显微鉴别研究[J].中国民间民医民药,2011:20(170):9-10.

[7]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下册[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192-198.

[8]戴 斌.中国现代瑶药[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9-25.

[9]刘 超,刘 圆,张雪梅,等.民族药白花丹和红花丹的药材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1):104-108.

[1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ⅨH,附录ⅨK,附录ⅩA.

[11]焦 涛,刘 超,刘 圆,等.白花丹化学成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993-2994.

[12]刘 圆,邓 放,刘 超,等.RP-HPLC测定民族药材白花丹不同药用部位中白花丹醌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0):1684-1686.

[13]杜泽乡,潘祖鑫.白花丹鲜叶与干叶中白花丹醌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89-11790.

猜你喜欢

浸出物白花药典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焦虑
还会睡在爸爸妈妈房间里呢!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民族药白花丹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