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产褥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2014-06-05李会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产褥期西药产妇

李会平

(河南省郏县中医院,467100)

产褥期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新生儿的能力[1]。笔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产褥期抑郁症,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对2012年7月~2013年10月的就诊的患者使用爱丁堡产褥期抑郁症评定量表(EPDS)[2]进行评定,≥13分考虑存在产褥期抑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组及中医护理干预组。西药组39例,中医护理干预组4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两组均对产妇给予每周2次的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通过面谈、电话以及家访的形式,全面收集患者资料,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心理背景,运用沟通技巧,提供情感宣泄渠道,对其心理模式进行恰当评估,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起相互信赖的治疗性关系,找出其中不切实际的非理性成分,帮助患者分析那些不恰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缺陷,制定有意义的行动方案,让患者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家属鼓励患者,多给产妇正确积极的评价和心理支持,讲解产褥期保健知识,重点强调抑郁情绪给母婴的危害,帮助患者认同母亲角色。让产妇正确对待和处理产褥期间工作及生活的变化,使产妇能正确认识社会并提高处理生活难题的信心,让患者掌握心理放松技术,如呼吸调节、肌松训练、音乐治疗等,激发自身活力,释放被压抑的情绪;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加患者的责任感。

西药组:帕罗西汀片(国药准字H10950043),每日早餐时20mg顿服。

中医护理干预组:对患者进行辨证,采取中医汤药治疗。

1.心气不足:精神不振,情绪易于激动,心中烦乱,睡眠不安,发作时哭笑无常,不能自主,大便结,舌质红,苔少,脉细弱略数。治宜甘润滋补,养心益脾。方选甘麦大枣汤加味:小麦30g,甘草15g,大枣3枚,酸枣仁12g,柏子仁12g。

2.肝气郁结:心情抑郁,心神不安,夜不能眠,或噩梦纷纷,易惊易醒,恶露色紫有块,善太息,苔薄,脉弦。治宜疏肝解郁,镇静安神,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g,陈皮12g,川芎12g,香附12g,白芍12g。

3.心肾不交: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甚则意识蒙胧,舌质红,脉细数。治宜补养肝肾,养心安神。方选天王补心丹:生地黄12g,人参12g,玄参12g,天冬12g,麦冬12g,丹参12g,当归12g,党参12g,茯苓12g,石菖蒲12g,远志12g,柏子仁12g,五味子9g,桔梗12g。

会阴伤疼痛及乳头皲裂用大黄芒硝散(生大黄、芒硝各30g,研末,加入少量凡士林油膏),敷于红肿部位,每日换药3次。

结果

疗效标准:采用爱丁堡产褥期抑郁症评定量表(EPDS)进行评定[3]:治愈:症状全部消失,EPDS<13分。好转:大部分症状消失,EPDS评分较前下降5分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变,EPDS评分较前下降<5分。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PD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PD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西药组同期比较,*P<0.05

39 15.98±2.13 12.54±2.46中医护理干预组 45 16.07±1.95 10.15±1.52周后西药组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

两组治疗前EPD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两组EPDS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医护理干预组服药3周后与西药组比较,疗效更佳。

两组治疗3周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产褥期抑郁患者治疗3周后疗效比较 (例)

两组对比,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表明中医护理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

讨论

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在妊娠期间高雌激素和孕激素血症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低敏和向下调节,产后抑郁易感者的受体功能远低于不易感者,导致抑郁[4]。产褥期是产妇压力最大的时期,通过健康的心理以及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5]。故在药物治疗同时,宜对患者辅以心理治疗,将心理支持建立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指导其掌握释压的方法,并及时联合运用抗抑郁药物及中医护理干预,以患者整体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医辨证施治,使患者阴阳平衡,促使抑郁症状的好转与消失,使其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1]乐杰 .妇产科学[M].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1.

[2]Cox J L,Holden J M,Sagovsky R.Detection of postnatal depression.Development of the 10-item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J].Br J Psychiatry,1987,150:782-786.

[3]张欣,屠青,席薇,等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4):236-238.

[4]周道友,吴玲玲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褥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0,5(5):457-459.

[5]岳秀云,王少坤 .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5(8):8624-8625.

猜你喜欢

产褥期西药产妇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措施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褥期的应用效果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