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

2013-09-12胡长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尿蛋白定量肾病

胡长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早期糖尿病肾病最重要的现象是尿白蛋白排出量稍高于正常人, 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肾小球功能硬化不可逆转。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有关数据统计,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已有9千多万人, 还有约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1], 而在这些患者之中,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可达到30%左右, 成为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巨大潜在威胁, 因此, 寻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 减少死亡率, 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2008年2月至2013年3月, 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门诊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48例,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60岁;病程2~12年。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 按照国际公认的Mogensen的DN分期标准, 诊断为Ⅲ期(24 h尿微量白蛋白>30 mg)和Ⅳ期(24 h尿蛋白定量>0.5 g), 即是早期DN和临床DN, 排除肝功能异常、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等引起的尿蛋白增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 每组48例, 对照组男28例, 女20例,年龄42~76岁, 病程2~11年;治疗组男27例, 女21例, 年龄43~78岁, 病程3~12年, 对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及治疗前指标等各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西药控制血糖, 以患者的血糖水平使用一定剂量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均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胶囊, 口服80 mg/d, 伴高血脂者, 给予其他汀类降脂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 以黄芪、山药各15 g、五味子10 g、枸杞20 g、甘草3 g、熟地20 g、玉米须30 g、川穹10 g、沙苑子15 g、丹参20 g为基本方, 畏寒者加肉桂、乌药, 有淤血迹象者加桃仁、红花, 水肿者加茯苓、车前子, 水煎口服,1剂/d分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四个疗程之后, 对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等指标进行测定, 以结果分析来判定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治疗慢性肾炎的有关内容[2], 制定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DN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60%;有效:临床症状有好转, 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及症体无改善, 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3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用SPSS11.0软件对结果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四个疗程之后, 对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等指标进行测定, 对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其中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从治疗前1.77 g/24 h左右下降到0.85 g/24 h左右, 对照组从治疗前1.77 g/24 h左右下降到1.57 g/24 h左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0), 其具体的统计结果见下表1。

根据相关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 治疗组显效32例, 总有效率89.6%, 对照组显效9例, 总有效率60.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 ±s)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 ±s)

?

表2 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疗效分析(n,%)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 目前的相关资料表明, 它还是成人慢性肾脏功能衰竭病因中最重要的单一因素[3]。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在研究过程中, 已知的危险因素有肾血液动力异常、糖化终产物形成以及遗传因素, 其中肾血液动力学异常又被认为可能是使动因素[4], 目前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时, 采用的多是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以及患者饮食等。

中医认为, 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水肿、虚劳范畴, 主要病机是肾阴亏虚, 病变涉及肺、脾,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因此, 治疗的关键是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处方中黄芪益气健脾, 五味子、枸杞滋阴补肾, 玉米须增强利尿, 沙苑子温阳补肾, 山药降压降糖, 丹参有活血化瘀作用, 甘草调和诸药。经过本组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观察, 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6%, 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一的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

[1]何海东, 徐旭东.糖尿病肾病患者胃肠激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1):64-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56-168.

[3]王海英.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研究进展.医学信息, 2012, (2):373-374.

[4]贾艳艳, 张永良.血清膀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3):161-162,164.

猜你喜欢

尿蛋白定量肾病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基于力控制的机器人磨抛定量去除研究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