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不使用抗生素的疗效观察

2013-09-12严松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单纯性阑尾阑尾炎

严松华

目前抗生素应用成为外科手术的必备用药, 临床上多数医院无论一类切口或二类切口均使用抗生素, 因此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及患者的医疗费用过度浪费, 阑尾炎是社区常见外科疾病之一, 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通常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因确诊时间早、外科手术及时, 术中阑尾未造成浆膜外浓苔或严重炎性渗出,因此术后发生不良并发症极少。本文通过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做一前瞻性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共收集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40例, 采用随机分组, 其不使用抗生素病例数20例为实验组、使用抗生素病例数2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男14例,女6例, 年龄12~52岁;对照组男11例, 女9例, 年龄9~47岁。两组病例术前均未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定义为术中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并失去光泽、表明有少量纤维素渗出物。术后病理为阑尾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粘膜表明有小溃疡和出血点。因术后病理需术后3~5日有结果, 因此本文中40例患者均按术中定义纳入。纳入统计分析的体温资料均采用入院术前口温及术后午后14点口温。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天(即术后第4天)采血分析白细胞计数。手术切口情况分甲级愈合无红肿、甲级愈合红肿及感染两种。

1.2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AS8.1软件, 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及配对设计数值变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α=0.05)。

2 结果

实验组术前及术后7天体温平均值(37.39±0.62)℃, 对照组体温平均值(37.41±0.65)℃, t检验提示t=-1.5, P=0.1345,两组统计分析无差异(P>0.05), 实验组术后三天体温最高为37.3℃, 对照组最高体温为37.2℃, 实验组白细胞计数平均值(6.48±1.58)109/L, 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平均值(6.41±1.61)109/L, t检验提示t=0.14, P=0.89, 两组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切口红肿3例, 对照组切口感染2例, 两组切口均无感染, 因两组阳性数均小于5, 采用校正卡方值,χ2=0, P=1.0, 两组统计分析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于术后七天正常出院,出院时无体温异常及切口疼痛不适,切口均为 ⅠⅠ/甲愈合(详见表 1)。

表1 两组资料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切口愈合情况

3 讨论

目前国内医疗界普遍存在抗生素的滥用,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宣布, 中国再不遏制抗生素滥用可能引发全人类灾难。因此国内出台了抗生素管理条例, 旨在合理、正确的使用抗生素, 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不但导致耐药菌群的产生, 同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2011年江苏省出台了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 其中明确规定二类手术切口抗生素预防使用不超过72 h。既往外科医师普遍有这样的顾虑, 即外科手术不使用抗生素术后可能并发切口感染、深部脓肿、肺部感染等。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比试验, 探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义及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早期过程, 术中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并失去光泽、表明有少量纤维素渗出物。其病理为阑尾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粘膜表明有小溃疡和出血点,因此阑尾浆膜层以外组织或腹腔未受细菌感染。有关单纯性阑尾炎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目前文献报道不一, 有文献报道术中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能降低术后并发症[1], 另有文献报道术后不使用抗生素能与术后使用抗生素取得相同的治疗效果[2], 本实验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表明单纯性阑尾炎不使用抗生素与使用抗生素治疗能取得相同的治疗效果。

阑尾炎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为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膈下脓肿及门静脉炎等, 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本组40例资料住院期间术后三天体温均在38℃以下, 术后第四天体温均在37.5℃以下, 白细胞计数术后三天均未超过10×109/L。因切口感染主要与术中操作是否导致切口污染[3,4]、切口缝合、电刀使用不当[5]等有关, 而单纯性阑尾炎因腹腔或阑尾浆膜层均未受细菌感染, 因此切口被污染的可能性极低。另外, 腹腔脓肿、膈下脓肿及门静脉炎的形成主要与化脓性阑尾炎术相关, 而单纯性阑尾炎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 无阑尾浆膜及腹腔感染的迹象, 因而单纯性阑尾炎理论上不易导致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形成。再者, 一个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 其大网膜有极其大的抗感染能力, 当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病灶去除后, 大网膜能在回盲部附着、粘连或包裹等, 进一步加强局部抗感染能力。

综上所述, 对于免疫力正常的患者, 单纯性阑尾炎术后可考虑不使用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 其不但能有效贯彻中央的精神, 同时能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1]黄殷.单纯性阑尾炎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2008, 27(26): 64-64.

[2]郭盖章.胆囊、阑尾切除术不用抗生素130例报告.腹部外科,2002, 15(1): 39-40.

[3]刘建云, 张海生.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的体会.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 15(5): 42-43.

[4]郑学洙.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防治体会.黑龙江医学,2011, 35(5): 378-380.

[5]徐彦明, 杜吉明.阑尾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36): 26-27.

猜你喜欢

单纯性阑尾阑尾炎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8例临床对比观察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探讨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