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2013-09-12白晶郑吉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波动心血管炎症

白晶 郑吉星

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许多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快速的血糖波动比持续性高血糖更能加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进展。血糖波动可以刺激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导致急性期反应物的分泌[1]。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临床上一种敏感的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 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是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强烈预测指标[2-3]。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与hs-CRP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24例。采用美国罗氏血糖仪, 监测入院后7点手指血糖(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中餐前血糖、中餐后2 h血糖、晚餐前血糖、晚餐后2 h血糖、晚上睡前9点血糖), 并计算血糖水平的标准差(The standard of blood glucose, SDBG)。根据患者SDBG水平不同, 将患者分为3组。1组为SDBG<1.4 mmol/L患者,共47例;2组为1.4 mmol /L≤SDBG≤2.5 mmol /L患者,共97例, 3组为SDBG>2.5 mmol /L患者, 共80例。所有患

2 结果

者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支气管哮喘等)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1.2 观察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hs-CRP、尿微量白蛋白(Alb/Cr)。并分析不同SDBG区间患者上述指标的相关性, 特别是与hs-CRP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6.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近似正态分布的用(±s) 表示, 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性研究用方差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与1组患者相比, 2组及3组患者的HbA1c、TC、LDL存在增加的趋势,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第3组患者的hs-CRP、TG及尿Alb/Cr显著地增高, 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与第3组患者的hs-CRP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SDBG分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3 讨论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血糖波动的研究发现, 血糖波动与HbA1c的水平无关, 两者分别反映了血糖控制的质与量[4]。因此仅应用HbA1c不能全部解释血糖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作用, 血糖波动也可能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进展中起重要作用。SDBG用来评价偏离平均血糖的程度,作为衡量血糖波动的金标准, 目前被广泛应用[5]。周健等[6]对全国10个中心的434名正常人进行了连续3d的动态血糖监测发现, 正常人的SDBG为(0.79±0.32)mmol/L,并推荐SDBG<1.4 mmol/L作为中国人血糖波动评估参数的正常参考值。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7]。波动性高血糖通过诱导体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Piconi等[1]用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在低浓度、高浓度和间歇性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发现间歇性高血糖刺激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 导致急性期反应物的分泌, 加速内皮细胞凋亡。而hs-CRP是临床上常用的炎症标志物。有研究表明, 2型糖尿病患者hs-CRP较健康人群高4倍, hs-CRP已被确认为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其升高与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8]。

本研究根据SDBG范围的不同进行分组, 分析显示SDBG<1.4 mmol/L组、1.4 mmol /L≤SDBG≤2.5 mmol /L组与SDBG>2.5 mmol /L组之间, 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s-CRP随着SDBG的升高而逐渐增加, 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这说明炎症指标hs-CRP与SDBG密切相关。相同HbA1c水平, 随着血糖波动幅度增大, 血糖控制变差, 炎症因子升高, 患者出现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几率越高。在已经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随访21个月发现, HbA1c与hs-CRP联合可预测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9]。

血糖波动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血糖波动增大可导致体内hs-CRP水平增高, 通过炎症反应增加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在糖尿病患者中,应采取积极措施减轻血糖波动, 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Piconi L, Quagliaro L, Da Ros R, et al.Ⅰ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enhances ⅠCAM-1, VCAM-1, E-selectin and interleukin-6 expression in human umbilical endothelial cells in culture : the role of poly ( ADP-ribose) polymerase.J Thromb Haemost,2004, 2 (8):1453-1459.

[2]Verit FF.High sensitive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normoinsulinemic polycystic ovary patients without metabolic syndrome.Arch Gynecol Obstet,2010,281(6): 1009-1014.

[3]Poulsen MK, Henriksen JE, Vach W, et al.Ⅰdentification of asymptomatic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a low,intermediate and high risk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is there an algorithm?.Diabetologia, 2010, 539(4): 659-667.

[4]章晓燕, 钟远, 胡廷军.HbA1c达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与血糖波动的关系.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14): 1397-1399.

[5]刘仕群.如何评估引起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第三个重要因素—血糖波动.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 6(5): 61.

[6]Zhou J, Li H, Ran X, et aⅠ.Reference values for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in Chinese.Diabetes Care,2009, 32(7): 1188-1193.

[7]Festa A, D'Agostino R Jr, Tracy RP, et al.Elevated levels of acute-phase proteins and plasminoq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Diabetes,2002, 51(4):1131-1137.

[8]Devaraj S, Valleggl S, Slegel D, et al.Role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contributing to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metabolic syndrome.Curr Atheroscler Rep,2010, 12(2): 110-118.

[9]纪立农, 宁光.糖化血红蛋白.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波动心血管炎症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11月汇市:波动率降低 缺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