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55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2013-06-28妍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过敏史氧氟沙星口服

刘 妍李 青

(1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2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山西 太原 030001)

355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刘 妍1李 青2

(1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1;2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左氧氟沙星”为关键词,对国内多个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国内公开报道的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 总共收集 355 例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病例,2007 年报道数量达到高峰,为 54 例,占 15.2%,山东、北京、河北地区报道数量居前三位。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 1.2 倍,平均年龄为(48.5 ±19.8)。年龄大于 60 岁发生不良反应 124 例,占 35.2%;有药物过敏史 37 例,占 10.4%;静脉给药 315 例,占 88.73%;日剂量 0.4g 的不良反应 110 例,占 59.1%;合并用药的 106 例(占 10.4%)。临床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系统损害 118 例,占 33.2%、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 105 例,占 29.6%。结论 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应加强用药监护。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肠道系统、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系统的感染。随着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及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也日益突出[1]。据报道国内左氧氟沙星的ADR发生率为3.25%~12.3%[2-3]。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类品种中较为突出,其中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为主[4]。本研究主要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1.1 资料来源

以“左氧氟沙星”为关键词分别对万方数据库(时间范围1982年初到2011年末);中国知网(时间范围1979年至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时间范围1860年到2011年)进行检索,下载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文献共952篇。

1.1.2 文献筛选标准

文献纳入标准:1.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病例报道;文献排除标准:①同一病例重复报道 ②综述性文献。

1.2 方法

1.2.1 录入方法

对病例中性别、年龄、既往史、过敏史、联合用药、原患疾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表现、预后等字段采用双人录入的方式进行录入。

1.2.2 统计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收集符合要求的病例报道355篇。355例病例报道主要是从1998年至2011年,其中2007年报道数量达到高峰,为54例,占15.2%。收集的病例报道涉及31个地区,山东、北京、河北三个地区不良反应报道居前三位,其中山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病例报道为68例,占19.2%,北京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病例报道49例,占13.8%;男性为163例(45.9%),女性为190例(53.5%);年龄最小者8岁,年龄最大者93;平均年龄为(48.5±19.8)岁,详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病例及构成比

2.2 过敏史

355例患者中,有药物过敏史的37例,占10.4%。其中青霉素22例,磺胺类药物4例,头孢菌素类4例,环丙沙星4例,阿奇霉素1例,氨基糖苷类1例。

2.3 给药方式及给药剂量

355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中除了39例(11.0%)口服给药外,其余315例(88.7%)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日剂量0.4g的有110例,占31.0%,日剂量为0.6g有23例,占6.5%,日剂量0.2g的有22例,占6.2% ,日剂量0.8g和1g分别2例,占0.6%。

2.4 ADR发生时间

ADR出现最短时间为用药后30s,最长的为用药后21d。10min到1h内发生不良反应的较多,占20.6%,详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2.5 ADR类型与临床表现

355例不良反应主要是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及血液系统损害、肌肉及骨骼肌系统损害等,详见表4。

2.6 ADR转归

较轻的不良反应,停药后或减慢滴速后自动消失,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342例(96.3%)患者给予处理后痊愈或好转,6例(1.7%)未好转,5例(1.4%)死亡[5-9]。

3 讨 论

表4 不良反应类型与临床表现

3.1 用药人群

收集的病例报道涉及31个地区,北京报道的数量居第二位。张黎明2009年报道过左氧氟沙星连续五年居报告数首位[10]。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的男女比例相当,没有显著差异。发生最小年龄为8岁,6例年龄在16~18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18岁以下患者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大于6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24例(35.22%),反映老年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可能与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原患疾病多、联合用药、抵抗力低下有关。

3.2 用药剂量及时间

左氧氟沙星的常规用量:口服日剂量为0.3~0.6g。静脉滴注日剂量为0.4g,重度感染最大日剂量可增至0.6g。有4例用药过量:2例日剂量为0.8g,2例日剂量为1g。左氧氟沙星一般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4d,有3例超过14d,使用最长时间的为21d。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可能是导致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3.3 给药途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序贯法)。在35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仅有39例采用口服给药,采用序贯法给药的不良反应只有1例,静脉滴注导致不良反应的315例,说明序贯法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少,这与王雁报道一致[11]。

3.4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有106例过敏反应中76例不良反应时间发生在1h以内,过敏反应发生速度较快,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停药,防止严重情况的发生。

3.5 ADR临床表现类型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05例,占29.6%,可能与左氧氟沙星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机制有关系,左氧氟沙星分子中含有氟,具有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导致中枢兴奋[12]。

4 结 论

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多样性,停药或处理后基本能痊愈,但在选择该药品时要考虑年龄、用法用量、过敏史、合并用药等因素,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加强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关注喹 诺酮类药品不良 反 应.药品不良 反 应信息 通 报[R]. http:// www.cdr.gov.cn/xxtb_255/ypblfyxxtb/201101/t20110121_2833.html

[2]浙 江 医 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新 昌制 药 厂 市 场 部.乳 酸 左 氧 氟 沙 星注射剂北京地区不良反应追踪报告[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9,24(1):48-49.

[3]顾 秀 清,邢亚 菲.乳 酸 左氧 氟沙星治疗细 菌感 染 性 疾 病的临 床研究[J].药学进展,2004,28(6):282-286.

[4]警 惕 左 氧 氟 沙 星 、双 黄 连 注 射 剂 的 严 重 不 良 反 应 .药 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R]. http://www.cdr.gov.cn/xxtb_255/ ypblfyxxtb/200905/t20090521_2828.html

[5]李 淑 萍 .左 氧 氟 沙星 致 暴 发 性 肝 功 能 衰 竭1例 [J].中 国 热 带 医学,2005,5(1):72-73.

[6]赵龙延,张传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致心跳骤停1例[J].医学创新研究,2008,5(15):160.

[7]王军玲,李小侠.左氧氟沙星致老年患者过敏性休克死亡[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3):193-194.

[8]谢玉谦,丁艳,李蓬秋.左氧氟沙星致 过敏并无痛性心肌梗 死1例[J].西部医学,2009,21(11):1849-1850.

[9]陈翠玲.左氧氟沙星致死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0,13(6):473-474.

[10]张黎明,李璐.北京市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R].调查,17-18.

[11]王 雁,陈素文,熊晓燕,梁月冬.乳酸 左氧氟沙星致白细胞减 少[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2):125-126.

[12]刘明亮编译,郭惠元校.喹诺酮类抗菌素的概况与展望[J].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2001,22(1):3.

R969.3

:B

:1671-8194(2013)09-0250-03

猜你喜欢

过敏史氧氟沙星口服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沉默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