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3-06-28高文旭马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阿托

高文旭 马丽华

(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保健科,山东 莱西 266600)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高文旭 马丽华

(山东省莱西市人民医院保健科,山东 莱西 266600)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病理分析、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 120 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 60例。观察采用不同的药物对其进行溶栓治疗对其疗效的影响。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观察组每例病患需给予 40mg 的阿托伐他汀钙进行顿服,每晚需要以 0.15μg/(kg ·min) 的速率维持 40mg 替罗非班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1.7%;观察组发生心肌再梗死 2 例,再梗率为 3.3%;对照组发生心肌再梗死 9 例,再梗率为 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为病死病例发生。结论 观察组在加服了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后,治疗后的生命体征的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提高更大。加服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治疗比常规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阿托伐他汀;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动脉血栓

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很急且致死率极高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舒张功能不全以及左心室收缩等症状,该病的引发病因较为多样,发病机制也非常复杂[1]。有许多证据显示,在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主导性作用特征的表现是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该因子数量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心肌梗死的产生和发展。对于这种严重的冠心病的类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溶栓或者接受急诊PCI术的治疗,只有及时的治疗才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2]。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患者家属不同意进行溶栓治疗,因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的治疗成为我们面对的另一个难题。本文就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此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2007年到2010年期间,本院收治的120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年龄跨度在34~80岁,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全组所有患者随机的分为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的观察组(60例)以及传统不加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对照组(60例)。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年龄、营养状况均无太大差异,不对该研究造成大的影响,因而病例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是要加强抗血小板的治疗,医院主要是通过加大血小板活化后的聚集和黏附来治疗血管的粥样硬化。在近几年来对患者粥样硬化的治疗中,抗血小板的作用愈发显著。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ATr)所做的研究显示,采用抗血小板的西医治疗后,患者的非致命性卒中降低25%,血管性死亡降低33.3%,总的病死率也有明显的下降[3]。最近的研究显示,高危患者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将导致所有病灶在血管床上破裂造成的危险性的降低,采用抗血小板进行长期的治疗,将大大降低患者心肌梗死的概率。

所有120例患者在进行研究之前以及之后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其中包括心肌梗死等级评估以及CT检查等。观察组和治疗组都要进行硝酸酯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每次40mg,每天2次顿服。对照组服用常规治疗药物。两组患者都要进行历时53d左右的疗程进行全面的观察与治疗,最后通过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变动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对。

1.3 疗效判定

在治疗的前后都分别用同一型号的心肌功能检测机对心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采用心脏超声波测定左心室的舒张以及收缩末期的容积变化情况、还有其收缩与舒张的时间进行比对,进而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标准主要分为四类。缓解(CR):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动脉血气分析正常;部分缓解(PR):体温正常,白细胞基本正常,血压、血糖稳定下降;无变化(NC):治疗前后无变化和进展(PD)。缓解+部分缓解=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主要通过采用统计软件包对不同组别的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比对,进而采用二次回归成像法以及χ2值可行性检验法对离散的资料进行检验,最后再用函数的形式加以反应。

2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发生心肌再梗死2例,再梗率为3.3%;对照组发生心肌再梗死9例,再梗率为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为病死病例发生。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情况比较 [n(%)]

3 结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冠状的动脉硬化而形成血小板的聚集,进而动脉内斑块出现破裂堵塞血管,心肌细胞出现缺血、坏死,进而引起一系列飞生理和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4]。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心动脉血栓的形成多与患者的心动脉的粥样硬化有关,当心动脉中的粥样硬化斑块突然破裂时,就会造成患者的血栓的形成,进而造成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的血管病灶通常发生在多个血管床上,因而一旦堵塞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心肌梗死[5]。研究显示,每年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人数在每10万人就有246人以上,并且每年的新增人数都在150万以上,1999年来,全球的因病死亡的人数中有1700多万人死于心肌梗死[6]。

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是否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进行分组,进而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其结果显示,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的观察组比使用传统疗法的对照组疗效明显,并且不良反应较少。由此可以给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一个提示,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来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于治疗血压较高的患者,有着更好的疗效,并且加用该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减少,非常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恢复效果也较好。因此,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的药物进行治疗,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继发性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该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颜红凤.12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 17(6):68-69.

[2]赵明中,郑 燕 萍.急性心肌 梗 死 的纤溶 治 疗与 辅助 抗 栓治 疗 热 点[J].中国医药导刊,2003,5(2): 135-136.

[3]苏大宇,李大鹏,魏淑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3):276-278.

[4]阎峻,戴 天 然.急诊介入治 疗与静脉 溶 栓 治 疗急性心肌 梗 死 近 期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2):59-60.

[5]李共梅,甘国会.急性心肌 梗 死应用临床护理 路径 的效 果 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23(10):55.

[6]陈仁山,肖惠珍,程康林,等.中医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者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056-1059.

R542.2+2

:B

:1671-8194(2013)09-0127-02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阿托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鱼价连涨3周,广东鱼贩直接“杀”到海南塘头抢鱼,罗非鱼的春天即将到来了吗?
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诊治流程
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内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