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中药处方点评的必要性及经验总结

2013-01-22冯洪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证型药师

冯洪山

自2007年5月1日实施了处方管理办法之后,各地医疗机构相继开展了处方点评工作,对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中成药、中药饮片的处方点评却没有能迅速展开,究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普遍的认识不足[1],认为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或者中药成分复杂,不易掌握等理由,导致中药处方点评的进展比较缓慢,本文通过对中药处方点评的必要性和经验进行简单的总结,希望能够促进中药处方点评的进一步发展。

1 中药开展处方点评的必要性

1.1 中药在临床的使用是越来越多,其疗效得到大多数患者的认可,做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理应重视中药的现代化工作,使其发展与时代接轨,促进中药应用的精细化、规范化。

1.2 近年来对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越来越多,随着中药的研究不断加深,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逐步明晰,对一些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病理基础、配伍禁忌都有了非常明确的解释,为中药处方点评提供了理论依据。

1.3 中医中药是一种入门容易,掌握较难的学问,即使是通过系统学习的中医医师,在遣方用药时也不容易达到精准的把握,需要靠多年的经验历练和临床积累,才能够用起来得心应手,而我国现在大约70%的中药都是西医医师开出,他们对中药的成分组成并不完全了解,往往仅仅根据西医诊断和中药的方名来为患者选择药品,因此可能会出现药不对症的情况和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1.4 进行中药点评能够避免中药的滥用,不但避免了资源上的浪费,还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1.5 进行中药处方点评能够促进临床医师和药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处方点评的过程中,医师和药师在中药运用是否合理时可能会产生分歧,双方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时双方通过交流、沟通和查阅资料进行各个方面的论证,最终找到合理用药的依据,也成了互相提高知识、增强业务能力的途径。

2 中药处方点评的经验总结

2.1 在点评时应注意与西药处方要求的不同之处,如在临床诊断一栏中中药处方要求写病名和证型,如病名不明确的可以不写病名,但必须写出证型,对于中药饮片处方的开展要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来排列,在药物调剂时对煎煮法都有特殊要求时,需在药品上方表明,中成药与中药饮片应分别开具处方等。

2.2 在点评时一定要看中药处方的开具是否是以中医理论做为指导,是否做到辨病和辩证相结合,是否仅仅根据西医的病名来选择药品,由于中药的使用讲究辨证论治,医师往往需要辩证出患者的证型,才能选择对症下药[2]。

2.3 在点评中药的用量时一定要看其剂量是否符合药典的标准,对于儿童、老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严格注意,禁止超量服用,有些医师用药时喜欢参照古人的医案和某些人的宣传来下药,往往大大超出药典规定的用量,一旦出现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就会因违法而受罚。

2.4 进行处方点评时药师一定要与医师及时沟通,药师在发现问题时首先要向医师先请教后提问,不能简单地质问医生,可能医师有自己的理由和方法,特别是很多中医师有独特的宝贵经验,有时用药不太符合常规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医师辩证正确可以要求其进行签明标识,也不能划为不合理处方。

2.5 在进行处方点评后一定要做好经验的总结,必要时可以装订成册,整理成学习资料,用于医师间的学习交流和新进人员的培训,以减少今后不合理处方的数量,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总之,实行中药处方点评是一个对医生、药师和患者都有利的制度,应该加快实施,药师和医师应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出发,加强协作,及时反馈,相互学习,促进提高,最大限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临床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1] 谭英.中药处方合理用药点评及方法探讨.兵团医学,2008,18(4):45.

[2] 齐永刚.我院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2):15.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证型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