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水袋在提高心脏介入患者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2011-11-21张建华陆琼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4期
关键词:经股水袋平卧

张建华 陆琼芳

护理学认为,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愉悦,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随着现代护理学观念的更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轻患者不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卧位是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经股动脉心脏介入术后常规需卧床24h或更长时间。经调查发现不适的卧位使患者感到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睡眠差等,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提高经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我们将自制水袋应用于患者,得到良好效果,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3例经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脏介入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自制水袋,观察两组患者心脏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

1.1 经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患者的常规护理

1.1.1 术前护理 ①护士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及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②告诉患者一般从腹股沟穿刺,术后要卧床24 h,大小便都要在床上,在术前做床上大小便的练习。③患者对手术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护士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关心鼓励患者,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信心。

1.1.2 术后护理 ①向患者解释卧床休息及患肢制动的目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②术后未拔动脉鞘管时取平卧位,床头最高可抬高至30度,如果穿刺口、凝血功能及血压正常,可术侧卧位、平卧位交替,腰骶部可垫软枕。术肢伸直,踝关节和膝关节在护士的指导下活动,大腿不能自由旋转。约束术肢(目的是当患者忘记术肢制动时的提醒,所以约束带不宜约束过紧,给患者术肢适当的活动空间)。③测双大腿周径,测周径时尽量靠近穿刺口的位置,并做好标识,以便下次测量时做对比。④了解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穿刺口是否肿胀、瘀血、局部有无压痛,皮肤有无青紫、苍白,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⑤拔管后用砂袋压迫6 h,期间平卧、术肢伸直,踝关节和膝关节在护士的指导下活动,大腿不能自由旋转。床头可最高抬高至30度,腰骶部可垫软枕。⑥如果穿刺口及凝血功能情况正常,血压正常,撤除砂袋后可以术侧卧位、平卧位交替。⑦保持病室的安静,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⑧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时,做好心理护理,可术侧卧位小便,如在压砂袋期间,可用手住压伤口术侧卧位小便。

1.2 自制水袋的规格和应用

1.2.1 水袋制作方法 水袋为抗压透明塑料袋,规格为30 cm×17 cm,根据应用于患者部位、体位的不同,分别注入1000 ml(1号)、3000 ml(2号)的凉开水制成2种型号的水袋。

1.2.2 水袋使用方法 从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开始使用,患者术肢解除制动后撤除。水袋型号的选择以患者舒适为原则,1号水袋在患者平卧位使用,2号水袋用于术肢膝关节及患者侧卧位。

1.3 观察指标 根据调查患者术后不适的常见表现,将腰部疼痛、术肢不适、睡眠差、肩部疼痛、排尿困难作为观察指标,评估时间为术后24 h内。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采用χ2检验处理。

2 结果

表1

3 讨论

护理学认为,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愉悦,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随着现代护理学观念的更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轻患者不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心脏介入经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卧床期间患者的一切生活必须在床上进行。绝大部分患者在此期间会出现腰酸背痛、腹胀、失眠以及排尿困难等诸多不适[1~3]。患者出现的腰酸背痛等诸多不适是由于卧床时腰背部及术肢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肌肉紧张而引起,心脏介入患者术后不适的发生率郑福芹报道腰酸痛发生率为33.0%,排尿后困难发生率为13.0%,睡眠差发生率为35.0%[1],我们调查也得出近似得不是发生率。我们分析认为患者不适是由于肌肉长时间的紧张所致,如果用一种没有固定形状的水袋可以缓解这种紧张从而减轻不适。同时,水袋的形状可变性填充了患者卧床时机体与床褥之间存在的“架空空间”,从而大大缓解了这些肌肉紧张导致的不适。从我们初步应用的出的结果来看,其效果是令人欣喜的,在减轻患者腰部疼痛、术肢不适、肩部疼痛等效果显著,但是对失眠及排尿困难则效果不明显,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统计学结果也支持。其原因在于患者的失眠除了身体的疼痛不适以外,影响因素中占主要是患者的心理紧张等,排尿困难则同排尿方式的突然改变、患者害羞等因素有关。总之,从我们的初步结果看来自制水袋应用于患者,其制作简单易行、花费低。利用水袋抗压、水的可流动性的特点,填充了患者的生理弯曲来减轻患者肌肉紧张,减少增加患者的不适,值得在心脏介入等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1]李占全,金元哲.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3-144.

[2]郑福芹.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卧位及卧床时间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14-15.

[3]王洁.冠脉造影术后152例的护理体会.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2):1108-1108.

猜你喜欢

经股水袋平卧
基于柔性水袋的沉管隧道压载水系统设计与应用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效果分析
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 临床价值
水袋 动力之源
术后别再“去枕平卧”“自由体位”最健康
CAMELBAK LOBO 物有所值的水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