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谚语理解和语义在线加工模式及影响其加工的因素

2009-11-04周红英

外语电化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谚语语境

周红英 张 辉

摘要: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介绍非字面语言研究领域中关于隐喻性谚语的几种理解和在线加工模式,阐述谚语的熟悉度、具体度和语境对谚语理解和在线加工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隐喻性谚语在线加工理论模式和实验的考察和述介,展现大脑对谚语作为非字面语言的理解和认知机制,揭示现有的理论模式和假说的不足之处,指出对今后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谚语;加工模式;语境;熟悉度;字面义;非字面义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09)05-0009-0010

《牛津大辞典》把谚语定义为“简洁的、公认的,通过比喻或押韵表达来自于经验的真理的口头语言”。《汉语谚语词典》对谚语的描述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是一种口耳相授的传世常言。”国内对谚语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分析描写,而国外的谚语研究一直关注的是语义的动态加工研究。谚语的语义研究根据字面义与非字面义的关系把谚语分为两大类:①字面义和实际要表达的意义一致的谚语。这类谚语在语义上是“透明”的,可以“望文生义”,其内容通常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如“近山多海,沿海多风”。语义透明的谚语多是组构性的,谚语意义与谚语句子的各构成成分的意义密切相关;②字面义和实际要表达的意义不一致的隐喻性谚语。这类谚语在意义上有字面义和非字面义之分。从认知上讲,隐喻性谚语是某一认知域的现象和事件到另一认知域的现象和事件的认知映射,因而谚语的字面义和非字面义不一致。隐喻性谚语的非字面义是非组构性的,不是谚语各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绝大部分的谚语是隐喻性的。

本文主要关注非组构的隐喻性谚语的理解和加工,述介隐喻性谚语的几种理解和语义加工模式,阐述谚语的熟悉度、具体度和语境对谚语理解和在线加工的影响,通过梳理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实验对隐喻性谚语在线加工的研究,展现大脑对谚语作为非字面语言的理解的认知机制,指出现有的各个模式的异同点和优劣之处,为以后对汉语谚语的实验研究做好铺垫。

1谚语语义加工的模式

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的理解和在线加工一直是非字面语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人员提出了种种模式和假说来解释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的理解和在线加工方式及相互关系。在非字面语言研究中,就隐喻性谚语的理解和在线语义加工可以总结出以下八种模式。

1.1标准语用模式(standard pragmatic model,SPM)

该模式主要运用了Griee(1975)的合作原则和Searle(1979)的言语行为理论(转引自Honeck,Welge & Temple,1998:258),可以概括为谚语理解的“三步模式”:①听话人通过词的字面规约意义的组构、句法结构的运算和基于背景知识的推理得出字面义即言内意义;②当说话人的字面义与当前语境不关联,表面上违背了关系准则时,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听话人必须另外对谚语做出非字面义的解释;③听话人设想交际双方是合作的,说话人传达的信息是真实和相关的,于是根据质量准则和关系准则在字面义的基础上对说话人的交际意义即言外之意作出合理的解释。

在标准语用模式下,字面义优先通达,非字面义的理解和加工比字面义的难度大。在理解过程中若字面义与语境不符,字面义便被撤销,听话人重新寻找合乎语境的言外之意,但字面义仍然是进一步理解话语的基础和桥梁。

Honeck,Welge & Temple(1998)支持标准语用模式。他们设计了对称控制。实验来验证字面义是否优先通达。该实验选择20条不熟悉的谚语,其中每两条谚语共享非字面义,这样,20条谚语按非字面义的同义性配成10对,每条谚语有一个字面关联的,包含两至三个句子的语境,则该语境与相应的谚语配对体中的另一条谚语有非字面关联;在对照条件下新造20条对照谚语,使之分别与现有的语境之间构成字面义不关联和非字面义不关联两种关系,这样,在由2个语境和4条谚语构成的每个组合中,2条谚语分别与2个语境构成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相关的对称关系,另外2条谚语分别与同样的2个语境构成字面义和非字面义不相关的对称关系。实验中,先在屏幕上呈现语境,呈现时间为10秒,然后呈现1条谚语,被试(n=32)判断谚语与语境是否关联。被试的每一次按键反应和下一个语境出现之间的间隔时为3秒。每个被试能阅读到20个语境中的一半,每个语境与(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相关的2条谚语和(字面义和非字面义)不相关的2条新造对照谚语分别出现两次。结果表明,谚语和语境(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相关的条件下,字面义相关条件下的判断比非字面义相关条件下的判断更趋于准确;(对照性的)谚语和语境(字面义和非字面义)不相关条件下,字面义不相关条件下的判断比非字面不相关条件下的判断更加准确;在反应时上,字面义条件下的反应比非字面义条件下的反应迅速,相关条件下的反应比不相关条件下的反应迅速,字面关联条件下的反应时最短,字面义语境中谚语的阅读时间比非字面语境中的阅读时间要短,因而Honeck,Welge & Temple (1998)得出的结论是:字面义先于非字面义通达。

1.2大链条隐喻理论模式(Great Chain Metaphor Theory,GCMT)

Lakoff & Turner(1989,转引自Honeck & Temple,1994;Honeck,Welge & Temple,1997;Honeck,1997)的GCMT模式用概念隐喻的理论解释谚语的理解。La-koff & Turner指出,大脑借助具体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认知机制是“类属是具体”(GENERIC IS SPECIF-IC)的隐喻映射:谚语的字面层产生“具体层图式”(specific-level schema),具体图式内含抽象的“类属层图式”(generic-level schema),“类属是具体”(GENER-IC IS SPECIFIC)的隐喻映射机制提取出“具体层图式”中内含的“类属层图式”并将其映射到目标域(情景或上下文语境中的相关话题)。

Lakoff & Turner通过四个基本概念解释GCMT模式的运作:“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类属是具体”概念隐喻(GENERIC IS SPECIFIC metaphor)、“事物本质”(Nature of things)、“存在的大链条”(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存在的大链条”是基于文化的心理模型,在该模型中,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存在遵循自上而下的等级秩序:从顶层的人(包括人的思想、行为等),经动植物、复杂客体(如电视机,桌椅等)到底层的自然客观事物

和现象,形成一支多层级的链条,每一层内又可向下再分若干级,某一层级存在体的最高级特征为该层存在体的典型特征。

“量的准则”是Griee会话合作原则中关于信息量的准则:交际中,听话人设想说话人是合作的,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正好能满足交际需要,听话人遵循合作原则和量的准则,在大链条上挑选适当的信息。“量的准则”制约听话人在“存在的大链条”上的信息选择。根据“量的准则”,听话人在“存在的大链条”的某一层级上所选择的信息应该是能够反映该层级特质的、该层级的高层级信息。总的说来,“量的准则”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促使听话人在“存在的大链条”的相应层级上选择高级信息,另一方面,“量的准则”使“类属是具体”的隐喻映射中源域和目标域的最高级特征被选择和激活。“量的准则”通过作用于“存在的大链条”上的信息选择和“类属是具体”隐喻映射过程中的特征激活而制约谚语的可能解释。

“事物本质”指大链条上不同的存在体有着不同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赋予不同的事物独特的行为方式、特点和功能。这一概念还包含人们关于事件之间的因果结构和逻辑关系的复杂知识和看法。“类属是具体”概念隐喻是GCMT模式从字面信息理解谚语比喻意义的隐喻映射机制。

根据GCMT模式,在谚语理解过程中,大脑根据“量的准则”、“存在的大链条”和“事物本质”在谚语概念词汇的基础上生成具体层图式;“类属是具体”隐喻机制使该图式内含的类属层图式被激活并映射到语境话题,使谚语产生非字面的语境意义。如果交际双方没有共享的认知环境,“人类”这一概念作为大链条上最高级的存在体成为默认的映射目标域。类属层图式反映谚语的抽象意义即类属意义(generic meaning),该意义映射到目标域,实现类属意义的具体实例化(Honeck,1997:147-150)。

GCMT模式没有明确提出谚语的字面义和比喻义之分,但是其字面层的具体层图式及其内含的非字面层的类属层图式分别相当于谚语的字面义和非字面义。

Honeck等对GCMT模式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GCMT模式以植根于文化的概念隐喻作为谚语的理解机制,因而在该模式下谚语的理解都应该是自动、快速的,不需要做出认知努力,而且总是准确无误的。他们引用谚语阅读反应时和理解难易度的实验数据说明,即使是熟悉的谚语,其理解也需要时间;谚语的阅读时间总是各有长短,与谚语的熟悉度有关,且对谚语的理解还存在个体能力的差异,因此,谚语理解是受控的而非自动的(Honeck & Temple,1994:107)。与此相反,Gibbs等从三个方面支持谚语理解的自动性:自动化是对谚语的意义进行领会和理解的方式,并不一定针对每一次听到或读到谚语时概念隐喻是否自动可及这样的问题;自动化的推理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日常语言理解中普遍具备的能力和使用的手段;Honeck & Tem-ple(1994)并没有通过实验证明自动推理不可能(Gibbs,Johnson & Colston,1996:238)。

1.3扩展概念基础理论模式(Extended Conceptual Base Theory,ECBT)

Honeck & Temple(1994)提出了ECBT模式,该模式以Honeck早期的概念基础理论(Conceptual Base Theory)为雏形。在理解谚语的时候,人们需要把谚语和具体的话题相互关联和匹配。谚语和话题之间的匹配发生在高级的概念层次而不是低级的感知层次,因而谚语和话题的联系是抽象的,人们在一个完全抽象的介质中进行高层次的信息整合,这一完全抽象的介质就是概念基础。在ECBT框架下,谚语的理解是一个步步为营的认知过程,在不同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最终达到目标:①首先,结合一般知识和背景信息对谚语进行字面加工,建立字面义的心理模型;②字面特征(如时态)和字面义与当前交际语境(情景的或话语的)不符,促使听话人认识到字面义不是说话人的真正意图;③ECBT模式引入Sperber & Wilson(引自Ho-neck & b Temple,1994:93)的“交际评价因素”(com-municational appraisal factor)解释下一步的加工行为。交际评价因素包括两个变量:认知效率因素(cognitive efficiency factor)判断说话人所言(谚语)是否值得进一步加工;社会交际因素(social exchange factor)要求听话人在交际中对说话人的话语做出回应,以免失礼或招致不良后果;④在没有共享的认知环境下,把具体的字面义转换成抽象的非字面义,转换过程遵循两个原则:明示最大化原则(Ostension Maximization Princi-ple)要求转换后的非字面义具有最广泛的解释力;字面义包容原则(Literal Meaning Inclusion Principle)要求非字面义能使字面义的命题成分成为非字面义的一个有效实例。非字面义既具有概括的解释力,又为字面义所约束;⑤谚语以类比的方式对不同事件进行描述、评价或解释,体现着谚语对具体事件或话题的范畴化功能(Honeck,1997:128-131)。

ECBT模式与GCMT模式间存在重要分歧。在ECBT模式中,谚语被看作脱离文化语境但对话语语境敏感的、只通过一组一般性原则来理解的抽象实体,明示最大化原则赋予谚语最抽象的、最具有开放性的意义。与此相对,Gibbs等指出,谚语意义是通过概念隐喻机制实现的,并不完全是开放和抽象的,而是极其丰富、详细、具体的。源域到目标域的概念隐喻映射产生出各种蕴含意义,从蕴含意义又可以预见到种种更加详细而具体的意义;不同的文化偏重不同的蕴含意义,因而相似的谚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Gibbs,Colston & Johnson,1996:239)。针对ECBT模式以类比机制解释谚语的理解,Gibbs等认为,谚语理解方式为特殊的概念知识所制约,这些概念知识的结构大多是隐喻性的。隐喻知识不是一般类比过程的结果,因为隐喻映射是单向的,而类比则是双向的(Gibbs,Colston & Johnson,1996:234)。ECBT模式排斥文化经验对民族的和跨民族的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而不能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下谚语的使用和理解,不能揭示语言范畴和构块的概念和经验基础(Gibbs,Colston & Johnson,1996:215)。

GCMT和ECBT两种模式反映了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关于谚语理解的分歧。认知语言学家如La-koff等人强调,谚语理解中语言范畴和构块的概念和经验基础起着重要作用;而心理学家几乎不去探究语言结构的存在和运用是否可以隐喻为理据。Honeck &

猜你喜欢

谚语语境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探析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
跟踪导练(三)2
谚语趣画(一)
谚语趣画(二)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