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识到体验:高中生生命教育方法举隅

2024-06-03刘志伟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4年2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科技创新生命教育

刘志伟

[摘 要]學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让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存技能,让生命绽放精彩。本文就高中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设计主题活动、阅读活动,打造现代化教育模式等方法,旨在落实生命教育,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主题活动;科技创新

生命教育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有限,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教育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应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近年来,随着“立德树人”理念被不断提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也成为教师关注的一大重点,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教师逐渐加强了生命教育,并将其纳入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然而另一些教师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也较少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针对这一现象,教师有必要扭转想法,重视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他们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释放自己生命的光彩。

一、巧借活动,深入认识生命

(一)设计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的活动,利用主题活动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进行生命教育有很多好处。首先,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关于生命的知识,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其次,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生命的意义,从而加深对生命的认识。此外,主题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而且这种形式的教育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围绕生命教育的目标,为学生设定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推进生命教育[1]。

教师可以创建以“珍惜生命,塑造未来”为主题的班级活动,有效推动生命教育的落地。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先确定本次主题活动的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培养他们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正式开展活动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生命的感人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观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然后,教师引入“主题演讲”的活动,邀请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演讲结束后,教师可以提问其他学生,引发更多的讨论和思考,如教师提出“你对生命有哪些认识呢?”,使学生从演讲的内容中探寻答案。随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如何珍惜生命”“如何面对挫折”等话题进行讨论,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紧接着,教师设计“心灵鸡汤”的活动,邀请专业心理老师或专家讲座,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讲座中可以穿插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讨论等。在对“生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后,教师发给学生心愿卡,让他们在卡上写下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在学生书写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交流,了解他们的心愿,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活动接近尾声时,教师要协助学生设立“生命之树”展板,让学生将心愿卡贴在上面,形成一个班级的“生命之树”,进一步烘托班级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人生的方向,懂得释放自己生命的价值。

(二)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通过书中的故事和观点,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目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书中的角色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行为。同时,阅读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与生命教育有关的阅读活动,并为学生创建分享阅读体验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阅读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学习从书中汲取精神食粮,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2]。

教师可以创建“读书分享会”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图书的阅读,并从书中理解生命的意义,塑造正确的生命观。在活动中,教师先请学生自主选择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进行阅读,如有的学生选择了《时间的礼物》等图书,有的学生选择了《人间词话》等图书。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搭建平台,并对学生引导“文字中承载了深厚的思想,对文字进行解读,能帮助我们打开视野,认识著者有关生命的思考,相信透过之前的阅读,同学们也借由作者的视角重新领略了生命的内涵,你们也一定有许多想法想要分享给大家,下面请同学们担任‘图书推荐官,讲讲你都阅读了哪些图书,这些图书又带给你关于生命的哪些思考吧……”鼓励学生积极地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以及自身针对生命的理解,如一名学生对《人间词话》这本书进行了阅读,并指出“《人间词话》是中国古代学问家王国维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古代文学和诗词的解读,表达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等。这样,学生不仅打开了视野,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真正提升综合素养。

二、携手科技,改善教育形式

(一)创设直观情境,弱化生命教育难度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着学业压力和青春期的挑战,生命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是,当教师单纯地采取口述、说教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学生往往听得一头雾水,也不愿意跟随教师的步伐,深入神秘的生命世界,最终生命教育的质量与预期相差较远。现代科技可以呈现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内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通过虚拟现实、视频等技术,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各种情境,从而增强情感共鸣,深入理解生命教育的内容。同时,互联网和数字资源丰富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学习体验。对此,教师不妨依托现代科技,打造直观情境,改变以往生命教育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互动和有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生命教育中。

在以“感知生命多彩,綻放生命价值”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教师便可以事先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视频、图片等,丰富德育的形式,让生命教育的过程变得更加灵动。在活动中,教师先播放一个关于运动员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面对挑战。之后,教师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动物的可爱瞬间等图片,并对学生引导“多种多样的动植物造就了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为了让这么美丽的景色永远存在,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使学生在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美好中,激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紧接着,教师播放关于植物生长、动物繁殖等生命周期的视频,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循环和变化,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二)鼓励自主了解,增强生命教育效果

纵观以往的生命教育活动,能够发现大多数教师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常常直接将有关生命教育的案例等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导致学生成为班级活动中的“傀儡”,只能跟随教师的步伐了解生命。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丧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学习的动力。科技的发展让上网变得更加便捷,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轻松地根据自己的需求从网络中获取知识,拓展自身的见闻。对此,在生命教育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搜索与生命有关的资料,并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以便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在以“关爱生命,从我做起”为主题展开生命教育活动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利用互联网收集社会新闻,积累青少年轻视生命、放弃生命的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思考……”的任务,请学生透过搜索社会新闻的方式,了解相关信息,如有的学生了解了“2022年11月,江西新余一名16岁少年因被学校开除,跳河轻生”的新闻,有的学生浏览了“2022年7月,湖南娄底一名14岁女孩因不想上学与父母发生争执,跳楼身亡”的新闻等。在课堂上,教师请学生化身“记者”,分享自己积累的社会新闻,并简单地阐述自己对这些新闻的看法。如有的学生说道“这些社会新闻反映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心理压力和困境,也凸显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分享的内容,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引起学生重视生命、尊重生命,从而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渗透一些应付压力和挫折的方法,如运动、冥想等,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三、创新形式,强化学生体验

(一)拓展感知场所,深入体验生命

实地参观和体验比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能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多样性,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感受生命的多彩和复杂。在实践中,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学生也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通过思考和尝试,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不妨打破常规,组织学生走入消防站、残联等,引导学生走入生活,深刻感知生命。但是,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也应当提前与相关场所联系,安排好参观时间和内容,并在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以便加深他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可以与消防站合作进行生命教育。在活动开始前,教师提前与当地消防站取得联系,确定参观时间、人数限制和注意事项等。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消防站的功能、消防安全知识等,为实地参观做好准备。当组织学生到达消防站后,学生们在消防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地参观消防站的各个区域,包括消防车、消防设备、宿舍、训练场地等。随后,消防战士详细介绍各种消防车辆和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并让学生们亲自体验操作一些简单的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提问,消防战士们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让学生们对消防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随后,消防战士分享一些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人生命的脆弱性等。紧接着,学生们可以向消防战士请教一些关于消防安全的问题,如在家中怎样预防火灾、遇到火灾时应该如何正确逃生等,让学生懂得如何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生命。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消防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消防战士一起进行一些小组活动,如消防知识竞赛、拼图比赛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活动的尾声,教师可以邀请消防战士展示他们的训练成果,如快速攀爬云梯、灭火演练等,让学生们目睹他们的英勇和专业,从而自觉建立与消防战士的良好关系,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对生命的尊重。

(二)借助趣味游戏,点燃学习热情

与一般性的学习活动相比,趣味性活动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提高他们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通过有趣的活动,学生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生命教育的内容,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在趣味性的活动中,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放松地享受生命的美好,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往往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完成,能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学生感知生命的魅力。对于学习压力较大的高中生而言,趣味性活动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放松和释放压力的机会,让他们感知生命之美。

教师可以创建“假如我是......”的角色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生命中的责任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生命意识。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准备一些角色卡片,上面写有各种角色,如医生、消防员、父母、残疾人、老年人等,并设置不同的场景,如医院、火灾现场、家庭、公园等,为后续角色模拟活动的落地奠定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嘉宾来参与活动,如医生记者等,增强活动的真实性、专业性。在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抽取一个角色卡片。小组成员根据角色卡片上的角色,讨论该角色在生命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模拟表演。在表演中,学生们要尽力展现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当学生完成表演后,教师邀请嘉宾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并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和经验。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再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通过这一次的角色模拟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角色的生活和工作,体会到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挑战。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心理健康、安全教育、道德教育等,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命教育可以让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此,教师要继续重视生命教育,并迎合高中生的特点,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改革趋势,做好生命教育策略的优化、升级,从而持续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效,让生命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开出璀璨之花。

参考文献:

[1]李霄霞.探究生命教育理念下班主任自主发展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7):104-105.

[2]朱云萍.生活教育理念下生命教育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03):67-68.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科技创新生命教育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