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升降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外感风热型急喉痹30例

2024-05-28张慧玲林万庆黄博威

福建中医药 2024年3期
关键词:主症咽炎外感

张慧玲,林万庆,黄博威,陈 斌,陈 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急性咽炎(acutepharyngitis,AP)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冬、春及交替之际,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及理化因素刺激引起。该病以咽喉肿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伴咽部灼热、干燥、异物感,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甚至伴有全身不适感,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中使用抗病毒、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治疗急性咽炎的主要措施,但单纯使用西药具有易耐药、毒副作用多以及易造成二重感染等缺点,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具有增强抗菌效果[1]。中医学将急性咽炎归于“急喉痹”范畴[2]。目前,历代医家对急喉痹有较为广泛的认识,挖掘出多种治疗手段,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3]。

升降散具有升清降浊、疏风散热的功效,为《伤寒温疫条辨》中治疗流感的经典方剂。加味升降散在升降散原方的基础上,加用淡豆豉、焦栀子、连翘、薄荷、射干,增强疏风散热、化湿利咽消肿之功效。外感风热型为急喉痹常见中医证型之一,本研究采取加味升降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咽喉肿痛30 例,临床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耳鼻咽喉科学》[4]制定急性咽炎的诊断标准。

1.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辨为急喉痹外感风热型。主症:① 咽痛;② 咽干灼热;③ 咽黏膜色鲜红而肿。次症:① 吞咽不利;② 发热;③ 恶寒。舌脉: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符合主症中任意1 项和次症中2 项及以上者即可诊断。

1.3纳入标准 ① 符合急性咽炎中、西医诊断标准;② 年龄18~60 岁,性别不限;③ 病情稳定,意识清醒,能够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完成检查记录;④ 自愿参加本研究项目,受试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 乳蛾、喉痈、急喉风等其他咽喉疾病;② 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及精神病等;③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④ 对试验药物已知成分过敏;⑤ 正在参加影响本研究结果评价的其他临床试验。

1.5一般资料 选择来自2020 年5—10 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门诊患者60 例,依照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14 例,女1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病程2~7 d。治疗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60 岁;病程2~8 d。2 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20-043-02)。

2 方 法

2.1治疗方法

2.1.1对照组 口服头孢丙烯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粒,批号:191262101),每次0.5 g,餐后口服,每日1 次。疗程5 d。

2.1.2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升降散口服。药物组成:僵蚕9 g,蝉衣3 g,姜黄9 g,生大黄9 g,淡豆豉9 g,焦栀子6 g,连翘15 g,薄荷6 g(后入),射干9 g。中药饮片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药剂科提供并代煎,每日1 剂,1 剂分2袋,200 mL/袋,早晚餐后各1 袋温服,疗程5 d。

2.2观察指标

2.2.1中医证候积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该评分表包含咽痛、咽干灼热、咽黏膜充血等主要症状和体征,按照主症的无、轻、中、重计为0、2、4、6 分;吞咽不利、发热、恶寒等次要症状和体征,按照次症的无、有计为0、2 分;舌脉不计入积分,主症和次症所得积分相加为中医证候积分,并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差值越大代表症状改善越明显。

2.2.2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急喉痹的疗效判定标准。① 临床痊愈:症状减轻时间不超过3 d,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不超过5 d,疗效指数≥95%;②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不超过5 d,70%≤疗效指数<95%;③ 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不超过5 d,30%≤疗效指数<70%;④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

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2.3炎症因子 空腹状态下,2 组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免疫一体机(福州倍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ACCEL-ERATORa36)检测血清白细胞(WBC)计数、C 反应蛋白(CRP)含量。

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者用(±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M(P25,P75)]分

表1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M(P25,P75)]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

3.2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临床疗效[例(%)]

3.32 组治疗前后WBC、CRP 含量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WBC、CRP 含量比较[±s/M(P25,P75)]

表3 2 组治疗前后WBC、CRP 含量比较[±s/M(P25,P75)]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

4 讨 论

急性咽炎归属于中医学“急喉痹”范畴,病位在咽喉,与肺相关,其病因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风、寒、热之邪气侵袭,内因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临床以外感风热型多见[7],常因风邪侵袭肺卫,扰乱气机,脾气不升,易生痰湿,湿易化热,结于咽喉。风邪之为病,多兼夹湿、热,风热湿循经上壅,引起急喉痹、乳蛾、哮喘等肺系疾病。因此,升清降浊、疏风清热为治疗外感风热型急喉痹的关键。

近年来,升降散作为《伤寒瘟疫条辨》治疫之总方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因其组方特点,升降散及其加味方已广泛应用于外感高热、咳嗽、哮喘、胰腺炎、脓毒症心肌损伤等多系统的多种疾病,取得一定疗效[8]。我院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升降散加味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9]。

加味升降散全方以升清降浊、疏风清热为主,化湿利咽消肿为辅。药理学研究表明:僵蚕、大黄、淡豆豉、连翘、薄荷、射干对呼吸道致病菌及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善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10-15];连翘、薄荷、射干可不同程度地抑制柯萨奇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的活性,善于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僵蚕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蝉衣、姜黄具有镇痛作用,可改善急性咽炎引起的疼痛[16-17]。现代研究表明,升降散复方可刺激黏膜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分泌,降低IL-1、IL-6、TNF-α 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及提高IL-10、IL-1Ra、sTNFR等抗炎物质的含量,调整T 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及比例[18]。升降散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炎作用,达到缓解急性咽炎所致咽喉肿痛的作用。升降散复方还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抑菌、镇痛等作用[19]。研究表明,升降散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缩短治愈疗程,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似[20-21]。本研究结果提示加味升降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外感风热型急喉痹的疗效更佳,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这对探究临床外感风热型急喉痹中医药防治具有参考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主症咽炎外感
郭淑云“抓主症”诊疗特色简析*
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证候临床评价的探讨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桑菊饮治猪外感咳嗽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