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以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为例

2024-05-13广西南宁市金阳路小学530034曾梅娟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10期
关键词:阿廖沙童年外祖父

广西南宁市金阳路小学(530034) 曾梅娟

“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它包括三个层次六个学习任务群,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以及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作为第三层次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之一,顺应了语文新课标“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从结构简单的单篇课文阅读进入结构复杂的整本书阅读,从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全面性提升呢?本文以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为例,探索学习任务群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学习新课标,明确整本书阅读定位

语文新课标将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六个学习任务群,这六个学习任务群不是平行设置的,而是按照学习内容整合程度从低到高进行划分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学段特点,第一学段适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主要针对语言的学习;第二学段适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主要针对阅读与表达的学习;第三、第四学段适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主要针对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是第三层次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内容,是基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更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整本书阅读是对单篇阅读的补充和拓展

统编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是单篇短文或者小说的节选。受到篇幅的限制,这些短文所能提供的文学知识有限,认知范围相对狭窄,给学生提供的情感体验也比较粗浅。整本书内容丰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全面,思想内涵也更加深刻。因此,整本书阅读可以弥补单篇短文在文学视野、审美情趣、思维品质等方面的不足,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语文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做了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整本书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复杂丰满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表现手法。学生通过整本书共读和阅读心得分享,不仅能加深阅读体验,还能提升信息提取能力、整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阐释说明能力和反思评论能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以“快乐读书吧”为依托,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快乐读书吧”是统编语文教材的特色栏目,其目的是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中,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快乐读书吧”提供的阅读书目,不仅贴合单元教学内容,而且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阅读单元,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因此,本单元收录的《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短篇小说,都有着感人至深又出人意料的情节,既体现了人物的人格魅力,又体现了小说结构和语言的魅力。作为教学延伸,紧随其后的“快乐读书吧”栏目,以“笑与泪,经历与成长”为主题,重点推荐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由此,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以“快乐读书吧”为依托,选择《童年》为整本书阅读教学书目,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一)收集资料,了解整本书概况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该书的作者、写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本书的思想内涵。例如,《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高尔基被誉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四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童年》是他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后被寄养在外祖父家的童年生活。外祖父自私、粗野,经常毒打孩子们,曾经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让阿廖沙惊恐不安,幸好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像黑暗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安慰他、保护他,给他带来生活的乐趣和希望。小说以19 世纪70-80 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状况为背景,表达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强不屈的精神。《童年》是作者于1913 年完成的一部作品,是高尔基写得最投入、最富有魅力的作品之一。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曾高度赞扬这部作品:“在俄国文学中,我从来没有读过比《童年》更美的作品。”

(二)制订读书计划,组成学习共同体

小说一般篇幅比较长,学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阅读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读书计划,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例如,《童年》全书22 万多字,共有13 个章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建阅读小组,形成“阅读圈”(见图1),帮助学生制订共读计划表(见表1),让学生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尽量按计划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表1 《童年》共读计划表

图1 阅读圈

(三)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长篇小说的篇幅长、章节多,容易让整本书阅读经验不足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挫败感。有的学生虽然草草读完了整本书,但不能理解、体会小说的思想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传授多种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提取小说的中心思想,深入感悟小说的思想内涵。

1.感受小说人物形象

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阅读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童年》这本书,通过对环境、故事情节的梳理,以及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捕捉来感受小说中人物的“笑”与“泪”、“悲”与“喜”、“爱”与“恶”,体会小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1)结合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后,跟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寄居,他经历了多次搬家,可以说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小说对阿廖沙的每一个居住环境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通过这些环境描写反映出阿廖沙内心深处的“悲”与“喜”、“爱”与“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设计“阿廖沙居住环境记录表”(见表2),感受人物心理状态的起伏和变化。通过环境记录表,学生明白了环境描写从来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为了反衬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这样,小说主人公阿廖沙既敏感又善于观察的个性就跃然纸上了。

表2 阿廖沙居住环境记录表

(2)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把握好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学生读懂整本小说、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对事件的态度,从而理解、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例如,《童年》中的阿廖沙,具有心地善良、有正义感、有同情心、坚强、勇敢、能干、独立、自信等个性特点,小说正是通过多个“笑与泪”事件将这些特点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教师可以设计“阿廖沙‘笑与泪’大事记”表格(见表3),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和梳理,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小说人物的多面性。

表3 阿廖沙“笑与泪”大事记

(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内心是五年级下册学过的阅读方法。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学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童年》中外祖母的形象:乐观、善良、公正、热爱生活,对他人充满了无私的爱;她常常用优美的民间故事,抚慰阿廖沙不安的心,用无私的爱给予阿廖沙无穷的力量,成为阿廖沙童年黑暗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外祖母的语言、动作描写,感受她的性格特征:初见阿廖沙时,用亲切、快活、富有乐感的语气叫他“傻瓜”,让刚刚丧父、惊恐不安的阿廖沙得到安慰;每天晚上为每一个人祈福时虔诚的语言和动作;被外祖父打骂,也会在阿廖沙面前替外祖父解释时的语气和神态;外祖父执意分家但仍旧共同生活时,宽慰阿廖沙说:“我来挣钱养活你,也养活我自己,不要担心。”……这些语言和行动都体现了外祖母善良、乐观、坚韧能干的性格特征。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下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让学生感受人物的深层次性格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思想内涵。

2.厘清小说人物关系

长篇小说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学生容易产生混乱,这也是学生不易读懂小说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厘清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为阅读扫平障碍,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例如,《童年》描写了外祖父一家以及家庭染坊的工人、房客、邻居等数十个人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画“人物关系图”的方式,厘清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领悟作者“描绘19 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复原一个时代”的写作意图。

3.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长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学生容易看了后面的情节忘记前面的情节,把握不好故事脉络。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梳理小说故事情节,让学生更好地读懂整本书。例如,在进行《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制作情节卡片(见图2)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脉络,领悟小说的思想内涵。

(四)重视阅读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是语文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提出的教学要求。这就是说,教师要重视整本书阅读成果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分享加深对整本书思想内涵的理解,促进学生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童年》整本书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举办阅读成果交流会,设计有趣的话题,让学生通过聊天、辩论、展示、联想等方式,进行阅读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话题1】

师:阅读完《童年》这本书,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是什么?

生1: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阿廖沙从小失去父亲,不得已寄居在外祖父的家里,生活贫苦、压抑。但是,他没有受到外祖父的影响成为自私、贪婪、暴躁的人,而是成长为像外祖母那样勇敢、坚强、正直、充满爱心的人。对比阿廖沙的童年,我们的童年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所以,我们要加倍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

生2: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外祖母。外祖母从小跟着有残疾的母亲四处乞讨,受尽人间苦难,跟外祖父结婚后,还要忍受丈夫的专横和残暴。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外祖母却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用宽大的胸怀、善良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幼小的阿廖沙更是慈爱,竭尽全力地用爱保护阿廖沙,用童话故事和诗歌教会阿廖沙正义、善良、坚强、勇敢,成为阿廖沙苦难童年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

【话题2】

师:在阅读《童年》的过程中,有没有让你觉得困惑、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

生1: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外祖父。他自私、残暴,经常毒打孩子们。但是他在毒打阿廖沙后,为什么又去看望阿廖沙,并给阿廖沙讲他童年的事情呢?阿廖沙对外祖父的感情是爱还是恨呢?

生2:我觉得阿廖沙的外祖父是一个复杂的人。他虽然自私、残暴,但也有善良的一面。当阿廖沙失去父亲时,他能把阿廖沙接回自己并不富裕的家中抚养,主动成为阿廖沙和他母亲的生活依靠。在把阿廖沙打昏后,他带礼物去看望阿廖沙,并给阿廖沙讲他从前的事情,我觉得他当时心里多少是有点内疚的。还有,当阿廖沙的母亲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每次都是外祖父伸出援手,并帮助阿廖沙的母亲喂养她最小的孩子。所以,外祖父也有善良的一面,阿廖沙对外祖父也有爱。

师: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多面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塑造出复杂的人物形象。《童年》中,外祖父的形象是复杂的,既不是单纯的好,也不是单纯的坏。我们要结合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具体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

【话题3】

师:在阅读《童年》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做了许多阅读记录,写下了许多阅读心得,让我们来一一展示一下吧。

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阅读记录:有的画了人物形象分析图,有的画了人物关系环形图,有的记录下“阿廖沙‘笑与泪’大事记”,有的用思维导图列出了小说的故事脉络,还有的写下了读后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通过阅读记录,获得了独特的阅读感受,加深了对小说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的理解。《童年》是一本描写成长经历的小说,通过阅读小说主人公阿廖沙在困难生活中坚强不屈、努力向上的成长经历,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人生思考和生活动力。

整本书阅读不仅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阅读、群文阅读的必要补充,也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以学生的视角触摸整本书,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整本书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掌握丰富的语言表现手法,感受无穷的精神力量,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阿廖沙童年外祖父
稻花无声
稻花无声
读《童年》有感
向着光亮生长
——走进《童年》,走进阿廖沙的成长历程
我和阿廖沙
灵感不是等来的
那份温暖,指引我们前行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