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

2024-05-07王航刘洪儒张斯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4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建设

王航,刘洪儒,张斯钰

(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 130013;2.富奥石川岛增压器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13)

近几年,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逐渐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愈发重视,国务院相继发布指导性文件。2015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指出: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 2021 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指出:推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发展。鼓励各类孵化器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放一定比例的免费孵化空间,并将开放情况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降低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入驻条件。为深化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迫在眉睫。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5 项重要职能,应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助推创新创业项目发展,有效搭建投融资平台,积极开展各类企业孵化,研发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创业大学生和初创企业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技术支持、商业化运营指导以及降低创业风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帮助有创新思想、有创业理想的当代大学生和有志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增添社会活力。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各方面还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缺乏正确认识,建设主体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设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但是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仍然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3],创新人才培养停留在理论基础层面,以至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创新创业教育无法落地[4]。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要“重创业,轻创新”,这些都导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缓慢。

2.2 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孵化平台的作用未充分发挥[5]

许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仅有第一课堂创新创业知识层面的讲授和一些简单的基础训练,缺乏创新创业实习、实践的培养阶段和培养体系,因此,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2.3 孵化资源欠缺,孵化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各方面资源短缺,尤其缺少实践环节的资本、人脉及专业的孵化指导教师。学生创业初期最缺少资金和技术,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还没有创投基金,技术与管理服务兼备的创新创业导师较少,导致孵化平台能力不强,产出效果不佳。

2.4 评价体系片面,阻碍孵化平台快速发展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仍然在政府主导下运行,然而地方政府部门在对孵化平台进行评价时仍采用同一套标准[6],未能将高校孵化平台与社会企业孵化器分类评价考核,评价和考核侧重科技成果创新、科研项目转化等,孵化平台评价重视面积和孵化企业数量,对工艺流程的改进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不够重视,导致高校建设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发展缓慢。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7]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应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教育有机融合,有力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同时有助于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轻创新、重创业的现象,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还可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理空间、创新实践场所、创业项目孵化指导、模拟运营指导等,将创新创业工具与方法融入人才培养不同阶段,以此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8]。

4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定位

4.1 回归教育本质,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注重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变革[9-10]。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有别于社会企业孵化器,它应该是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学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制定能够满足产业需求、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真正落地实施,帮助那些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同时缓解就业压力,帮助有就业困难的学生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4.2 激发社会活力,支持创新型社会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不仅要承担育人的根本任务,同时还具有社会企业孵化这项重要职能,除了为初创企业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共享设施,还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11],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高水平创业服务,为创业企业搭建信息、技术等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创业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充分调动群众的创新热情,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降低创意落地难度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从而助力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5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实施路径

5.1 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和保障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要提高全民族、全社会对创新创业的思想认识,国家层面制定政策,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配套支持措施,引导完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如组织管理制度、资源分配制度等,同时加强创新创业的宣传和普及[12]。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基地,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教育,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融入专业教育中[13],使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全过程,达到全覆盖。

5.2 重构人才培养体系,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要根据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运用新的发展理念,结合院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启蒙—赋能—实战—实践”层级递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细化不同培养阶段的教学目标,产出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开发“思创、专创、科创、产创”“四创一体”的特色课程,从而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制定能力素质模型和评价指标模型,关注过程培养,科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一套完备、具有一定适应性和代表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有效达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5.3 完善孵化平台内部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要有独立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根据平台所能实现的功能,构建内部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例如,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汽车产业孵化园为方便企业完成孵化器入驻,构建全方位的“五维服务”,即工商、银行、税务进驻基地开户的三维服务,外加线上的日常管理服务和共享工厂的一体化服务,一站式完成从企业办理入驻到实施孵化的相关流程,提高企业入驻效率。编制园区制度,包括入园管理、办公管理、经营管理、安全管理、公共区域管理等园区各项管理制度,同时根据园区孵化业务,制定项目招商管理办法、科研转化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共享工厂管理办法以及公共服务区的管理规定等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体系,保证孵化平台的良好运行。

5.4 有效整合资源,构建内外双循环系统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内外双循环系统,有效助力孵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构建外循环系统。一方面,孵化平台可以借助地方教育系统、工业与信息化厅、发展与改革委等政府部门在行业产业的多种资源、前沿信息资讯及政策和支持导向,明确建设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孵化平台可以借助职业院校深厚的校企合作积淀,与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资源的有效衔接,将自身发展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以此将孵化平台以外的多方资源源源不断地导入平台内部,同时孵化平台内部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项目转化、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将孵化成果输出到社会,助力行业产业的技术升级。

第二,构建内循环系统。企业申请入驻平台之初,应对申请企业进行初步筛选,避免入驻企业同质化、内部资源分配不均、内部形成较大竞争,应引进多细分领域、多种业务的企业,通过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得企业能够转竞争为合作,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利用校内的研发能力和优势,通过孵化平台鼓励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市场开拓、中试生产等方面的融通合作,促使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企业融通,实现上中下游企业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链条创新能力;将行业产业的新方法、新技术转化成课程,将科研项目转化成教学案例等,融入课堂教学,进一步支撑院校的人才培养,这样就形成了孵化平台内部、孵化平台与学校之间的内循环。

5.5 改善评价体系,保障孵化平台良好运行

现阶段,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体系和社会体系使用一套标准评定,成为阻碍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14]。各考核评价部门应该综合考虑地域差异、地方特色、孵化平台性质等因素,分层分类制定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尤其是针对不同性质高校作为运行主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应结合院校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院校自身特色与优势、高校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多方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办法,进而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保障和促进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良好运行。

6 结束语

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产物,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面对“双创”教育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高职院校应该聚合多方资源,赋能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实现“双创”资源平台化、师资队伍多元化以及“双创”实践常态化,形成各级政府支持、行业产业引导、高校主体运营、企业成长快速、社会服务能力显著的创新创业新生态。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