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日语核心素养提升路径与经验探索

2024-05-07杨雪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4期
关键词:日语核心素养

杨雪琳

(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浙江绍兴 312030)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2016 年以来,教育部相继提出核心素养发展、新文科建设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等要求。核心素养发展聚焦人才培养目标,新文科建设旨在提升文科的创新式发展及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则对标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法[1]。可以说,这3 项要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根本遵循。

日语作为小语种中的大语种,在国家对日交流、经济合作及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核心素养培养,许多高校日语专业从调整培养方案、探究本地化培养模式、改进课堂教学及评估体系、优化实践环节等方面展开了系列实践改革,不过在实践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惑,如一般核心素养与日语学科核心素养及日语课程目标如何对接,其转化落实机制是什么。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大多从本校日语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措施(刘畅2021[2]、赵宏2021[3]等),整体上缺少对日语核心素养本源意义与内涵实质等更为上位问题的根本性思考,削弱了微观层面日语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且关于日语核心素养的探讨多集中于中职教育(武鑫等2017[4]、林洪2017[5]、李雪2022[6]等),对于高等教育如何落实,探讨仍较少。本文在剖析高校日语核心素养内涵价值的基础上,立足“五位一体”分析框架,提出日语人才核心素养培育实践路径,并以之为参照,进一步阐述浙江省G 高校的探索经验,希冀能够为应用型日语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1 高校日语核心素养内涵及意蕴

在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教育部于2016 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各课程开展建设的基本遵循,但核心素养与高校日语核心素养的关联是什么?新文科语境下日语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什么?如果这些概念内涵得不到厘清,那么基于核心素养的日语教育就会缺乏坚实的理论根基与明确方向。

1.1 国内外对核心素养内涵的探索

对于核心素养,国际经合组织(OECD)早在1997 年就提出了包含3 个维度9 项指标的能力要求,具体而言:一是交互使用工具的能力(交互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的能力,交互使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交互使用技术的能力);二是在异质群体中有效互动的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合作能力,管理并化解冲突的能力);三是自主行动能力(适应宏大情境的行动能力,形成并执行人生规划和个人项目的能力,维护权利、兴趣、范围和需要的能力)[7]。在此基础上,OECD 不断探索、完善,于2018 年公布了其持续研究的结果——《OECD 学习框架2030》,提出了基础素养、复合能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5 个类别素养及其28 种细分能力[8],还探索了如何将这样的框架指南落实到教学法、评价和教学体系中。

2006 年,欧盟提出了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8 个领域的素养,每个领域的核心素养体系均由知识、技能和态度3 个维度构成[9]。该框架一经提出便得到各成员国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此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相继构建了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如美国制定了《21 世纪核心素养框架》,整个框架体系主要包含内环和外环两个部分,外环部分是核心素养的3 个指标,包括学习和创新素养,信息、媒介和技术素养以及生活和职业素养;内环部分是落实核心素养所需要的学科知识,包含关键学科和21 世纪主题两方面内容[10]。

与以上从平行维度挖掘核心素养构成的方法不同,日本提出了3 个同心圆构成的核心素养架构:居于最内圆的是基础能力(语言技能、数量关系技能、信息技能),居于中心地位的是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元认知、适应力),居于最外围的是实践能力(自律、建立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力、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1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则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愿景目标,同时以整合性、跨学科性的课程作为落地,提出了更具体细致的三级层次要素指标,具体而言:以文化基础作为人的根基,培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以自主发展作为人的主体根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以社会参与作为人的本质,培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12]。

总体来看,尽管国内外不同研究机构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有差异,但整体上都强调了5 项共通内容,即学科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社交与合作能力、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流、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广泛知识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和有益于社会的公民。应该说,这对更好地界定和理解我国高校日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具有重要指导性价值。

1.2 高校日语核心素养界定及意蕴

由前述可知,核心素养明确了作为发展中的个体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是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具有可迁移性及多功能特征,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要素[13],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顶层设计,具有统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作用。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领域的具体化表现,体现的是学科价值。课程目标则是从具体课程出发,按照学科教学规律,该门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当前,关于高校日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尚无统一定论,相关探讨亦较少。参考目前其他学科已形成的相对共识看法,本文认为:高校日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对高校日语学科课程的学习,所应具备的最为关键、最为重要、最为持续、最为实用的素养,在接受不同学段的日语课程教育后所应具备的最具日语学科特征的关键素养与能力,以此为学生核心素养养成贡献日语学科价值。那么,哪些素养才是日语学科核心素养?

刘畅(2021)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为基准,提出了高校日语核心素养定位应包括具备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持续的日语学习意识、发现日本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区别的能力。李雪(2022)[6]基于无锡企业商务日语人才需求,阐述了五年制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提出了5 个一级指标及相应二级指标,具体为:职场语言沟通(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跨文化理解(知识文化、交际文化)、思维差异感知(逻辑性、思辨性、创新性)、自主学习(开发利用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商务活动能力(商务知识、职业素养)。安丰存等(2021)[1]基于外语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外语性、国际性等方面特质,并对标核心素养目标任务框架,认为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应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

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为深化理解高校日语核心素养内涵提供了启发性参考。本文基于当前社会日语语言服务岗位群普遍需求及学生作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的长期价值诉求,认为高校日语核心素养至少包含以下6 方面内容:一是日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流利地进行日语交流,并理解和运用日语文本);二是日本文化素养(包括对日本历史、文学、艺术、传统和现代文化等方面的基本了解与欣赏能力);三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四是跨学科综合素养(如能将日语与商务、国际关系、旅游管理、对外汉语教育等领域相结合的跨学科知识和综合素养);五是日语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即能够在日语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六是社会责任感和日语职业素养(即了解日语语言服务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能够胜任相关职业并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6 个方面互相依托,又相互影响,顺应了人的内在适应性发展逻辑,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日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能够适应日语语言服务岗位的需求,并为国际交流、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做出应有贡献。

2 高校提升日语人才核心素养的“五位一体”路径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日语课程改革与以往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有着本质不同。高校日语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传统高校日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需要进一步转变范式[14]。顾明远(2015)认为,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应该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努力,包括: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15]。更细致地,王牧华、刘玲(2020)指出,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新课程实施、新教材使用和教学方式变革,不仅应该成为课程改革实践的重点,也应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焦点[16]。

针对当前高校日语教学与核心素养目标不符的情况,譬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教材编排逻辑陈旧、教学资源更新缓慢、教学模式与策略单一、教学评价狭隘等问题,当前高校日语人才培养应基于“五位一体”的思路,从课程体系改造、教材教学法革新、教学评价优化、教师能力建设、实践环境支撑5 个方面出发,完善现有教学体系。

2.1 课程体系改造

日语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日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载体。基于日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规格及教育现状,日语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遵循目标性、综合性、实践性、个性化原则,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日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力求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标准为准绳、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以实践实训为重要方式的日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包括“通识课程”“日语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实践”“毕业论文”4 个组成部分,同时还可增加对学生日语核心素养的阶段性综合测评。在保持日语整体课程体系完整性的情况下,宜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系统性设置,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

第一,确保“保底类”课程设置。具体而言:一是日语技能课程,即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外语技能的课程;二是专业知识课程,即涉及语言、文学、文化、历史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等[17]。

第二,注重“差异类”课程设置。该系列课程意在提升学生竞争力及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诉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生源层次、学生专业方向、地域特色、本校优势、师资力量以及与相关院系的合作程度,设置相应方向课程,一方面,可基于地方市场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如针对部分地区蓬勃发展的高中日语教育需求,可增设日语教育专业方向,设置诸如日语教学资源开发、日语教学法、日语考试与测评等方向课程。再如针对跨境电商需求,可增设对日IT实务、跨境电商日语、日语本地化项目实训等日语课程。另一方面,可综合利用学校类型优势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如西安理工大学专业特色课程为“科贸日语”,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科技日语翻译、科技日语文献阅读、科技口笔译工作坊、商务日语等系列科贸方向课程;吉林财经大学日语专业以“日语+经贸+国际化”为发展特色,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日语课程;对外经贸大学日语(经贸方向)专业开设了经贸应用文、经贸谈判、经贸文章选读等日语课程。

第三,强化“通识类”课程设置。目前主要以人文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为核心,对科学教育及方法论课程关注不足,以致未能全面地反映通识教育的目标内涵。新文科的实施旨在打破传统文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在新文科理念指引下,日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一般应包括社会科学(中国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等)、人文艺术科学(人文历史与身心发展等)、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精神与未来趋势等)、方法论(辩证思维与创新精神等)4 个模块课程。基于以上模块,需处理好通识教育与学校整体教育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通过实行弹性学分制、完善主辅修专业制度等来打破各学院在师资、专业、课程等教学资源之间存在的壁垒。

2.2 教材教学革新

选用或编写合适的教材是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日语人才培养基于核心素养大转型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国出版了不少优质日语教材和日语特色教材,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经典日本语》系列、《理解当代中国》日语相关系列教程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日语》《日语综合教程》系列、《日语演讲与辩论》《跨文化交际》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日语综合教程》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日语》等教材,电子科技大学编写的《中国文化日语阅读教程》等。

不过也应看到的是,部分日语教材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为最大限度满足授课需求,教师一方面要提升对已面世教材的甄选能力,另一方面还需加快优质教材编撰的步伐。具体而言,一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教材编写理念。突破传统以学科为本位的编写逻辑,转向以日语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材建设逻辑。二要改变教材建设中高校各自为政的局面。具体可由日语教育相关负责部门牵头,在对现阶段日语专业学科发展方向及社会人才需求等情况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新的日语专业教材编写与出版工程项目,整合国内各高校日语院系相关专家资源,联合出版社组建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18],负责编写优质教材以及审定优秀教材。三要强化信息化驱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泛在化学习趋势,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从电子教案、助学课件、网络课程音视频、自测题库等方面加快教材立体化体系建设,构建多维度日语学习平台。

如果说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那么教学方式则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方式。外语教学经历了“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语音—语言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个阶段的演变与发展,但正如库玛(Kumaravadivelu)所言,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合理性,但是每种方法都只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境[19],只有对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行完整的解读,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观当前高校日语教学,大多依然是按照单词、语法、课文依次学习讲解的方式授课。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会日语文化知识,较适用于日语学习初级阶段,但对于学生创造性、社会交往能力和人格的培养则收效有限。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泛在学习、移动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等正在成为学习新常态。由此,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成为开展日语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一要转变教学侧重点,要充分理解日语核心素养内涵与价值,并将其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理念。教学侧重点应从原来的具体知识学习指导,转向学生发展方向指导、学业指导和生活指导等[20]。二要加强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方面,应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注重对教学情境的构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融合运用诸如内容展示、问答互动、小组合作、课堂演讲、情境模拟、积极反馈与鼓励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三要搭建学习平台。构建课堂教学拓展与延伸的网络学习平台,在平台上为学生提供可自主学习的相关教学资源,更要致力于提供日语实际交流的机会,以此切实提升学生日语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

2.3 教学评价优化

能否有效开展日语核心素养评价,直接关系到日语教育改革的成效。教学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在国外,对核心素养的评价,注重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效果,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变革或新增标准化测试、编制跨学科素养评价工具、丰富和拓展表现性评价的形式与范围、采用资格证书等[21]。国内高校对日语核心素养评价的研究尚不深入,实践上大多仍采用基于专业成绩的测评机制,偏重于对日语学科知识的考查,对学生复杂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隐性知识和态度等层面的评价较难。为此,一方面,需加强对日语核心素养评价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由教育部日语相关负责部门牵头,成立高校日语学科核心素养测试组,进行命题研发与测试,加快建立日语学生核心素养测评通用模型或体系。当然,在现实情境中,各门日语课程教师可参考借鉴现有研究成果,改变评价观念,同时借助教学技术平台建立多元评价数据,探索多元有效的评价方法。如可从学习行为(在线学习、课堂练习、课堂交互)、学业表现(作业成绩、测验成绩、期末成绩)、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个人环境(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信息)4 个维度多项指标表现,根据所面对的总体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各项指标的权重,分别开展形成性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及总结性评价。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形成性评价,具体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效果,体现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个体发展建议,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切实的反馈指导。

2.4 教师能力提升

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完成,社会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共同体中的日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也相应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因为教师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者,从教师个人及学校层面都应致力于使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术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以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为此,一要充分理解日语核心素养内涵与价值。教师应将终身学习理念贯穿于职业生涯,以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为己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多渠道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更新教育观念,并通过不断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提高科研、教学、实践能力,有意识地拓展其他相关专业技能学习,以顺应时代不断变化发展对教师的多样化要求。二要切实转变认知理念。通过宣传、动员、学习、研讨等方式,引导教师熟知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定位,明确本校日语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与要求,提高全体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最终使日语核心素养人才培养的理念根植于心,内化为自觉行动并表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三要加强师资培养。通过多种渠道搭建培训平台,引导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在职培训。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实践经历等情况制定具体的实践培训计划,分批次、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专业教师选派到日资企业、外事办、对日商务部、日语翻译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甚至国外高校等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以促进日语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对内建立以学科负责人为核心的稳定的骨干师资梯队,对外则通过短期聘用、合作研究、学术顾问、客座教授等柔性灵活的方式吸引一批相关行业、专业企业的领军人物或优秀人员为学校日语专业发展服务。四要健全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和引导教师结合教学、产业、行业开展科研,在教学评价、科研考核、职称职务晋升、年终评优、绩效改革等制度层面体现发展学生日语核心素养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注重对教师的有效反馈,以促进教师成长。

2.5 实践平台搭建

“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中成功应对复杂需要的能力……它需要调动知识、认知和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动机等社会心理资源”[22]。如果说问题情境是核心素养生成的基本场域,那么实践参与则是核心素养生成的根本机制。特别是涵盖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语言性、国际性等特质的日语语言学习更离不开“学用合一”“知行合一”“实践中学”的实践环境。为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及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优势,加强顶层设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系统化、协同化、多元化、层次化地设计学生日语核心素养实践教学体系。如纵向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践四年不断线实践,横向打造或引进基于体验与应用的日语教学实践实训平台;构建日语学科竞赛及课外创新作品展示平台,开辟社会实践综合平台,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设游学、学习或暑期研修项目等,以此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浙江省某高校提升日语人才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浙江省某高校秉承“尚德致知、敢为人先”的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下得去、上得来、用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帮助学生成为“会干事、会学习、会生活”全面发展的人才。近年来,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日语专业自创办以来,跟随学校总体规划,对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特别是近年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主动融入建设新文科大外语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秉持全面发展学生日语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践平台、个性化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协同化实践探索,工作的主要经验如下。

3.1 加强队伍建设提能力

浙江省某高校日语专业现有12 名专任教师。近年来,学校为满足学生日语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通过内培外引、短板互补方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内部建立了以日语学科负责人为核心的稳定的骨干师资梯队、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团队,通过科研申报、教学学术交流、技能培训、赴日本访学进修、教学赛事、指导学生赛事、企业实践、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2021 年教师年平均理论学习达到了82 学时,拥有“双师型”教师5 名。此外,对外还针对性地通过柔性方式邀请或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优秀人员、高层次学术专家、日籍教师等通过论坛、讲座、相关活动或授课等形式为日语专业发展出谋划策或直接提供各种服务。

3.2 优化教法体系促成长

一是基于新文科背景下的日语核心素养内涵,修订了日语专业培养方案,重构了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设置了通识课程、日语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日语专业发展必修课程、日语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个性发展选修课程。特别地,为满足特色课程的教材需要以及学生泛在化学习需求,以各级校企合作项目、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多层次的思政课程、核心课程、“优课优酬”课程、产学合作项目的申报与建设等为契机,开发了多门课程的立体多元自主学习资源、日语等级考试资源、课程试题库及自编讲义课程电子资源等,并着力逐步完善编撰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日语教材。在课程设置上,重点突出了中国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思维辩证与创新精神等模块。依托新的课程体系,推行多样化教学方式,重视“任务式”“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展示式”“演讲式”“批判式”“体验式”等教育教学方法,在各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与思政教育,提升学习效果及育人价值。

二是推进复合化、国际化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具体而言:(1)学生在第二、三、四学期,可以在全院范围内自主申请转专业;(2)开设多个复合型专业,学生可自主选择辅修专业;(3)设有创新创业园,可孵化培育在校生优秀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4)日语教学采用国际先进的口语和写作平台,同时开设学术日语、跨文化交际和小语种等拓展课程;(5)新生入学可申请前两年分别就读本校双语课程和国外某大学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国际课程,第三年可申请两校学士学位,直接获得该大学硕士阶段入学资格;(6)构建学生游学、海外研修和留学平台,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所院校开展交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海外学习机会。

三是搭建多元实践平台,拓展育人路径。具体而言:(1)全面实施导师制,创设师生阅读与交流的“第三空间”;(2)引入实习实训平台和商务日语实践教学平台;(3)打造了书法、朗诵、歌唱、主持、配音、日剧表演、演讲、翻译等日语学科竞赛以及创新创业训练、课外科技竞赛平台;(4)建设了包括社团、讲座、沙龙、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各类晚会等在内的社会综合实践平台;(5)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3.3 实施多元评价重反馈

本着“强化基础、加强应用、注重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围绕“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 个维度,日语专业开发相应评价题库,任课教师根据具体课程与学生阶段发展规律,设定相应细化指标及权重,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模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同时根据学生个体、家庭、社会反馈,教师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满意度。

日语专业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需求,构建日语核心素养人才培养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作为教学成果,学生日语一级通过率名列同类院校前茅,参与科研创新课题申报与立项项目、学科竞赛人数、志愿者团队人数逐年上升,多年来出国深造、工作的学生比例超过20%,10 余届毕业生的毕业率、学位率、就业率均保持在92%以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后,日语专业将继续以提升学生的日语核心素养为抓手,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日语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