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大数据应用与智能监管模式研究

2024-04-15李源钊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监管模式食品安全大数据

摘 要: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充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文以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现状为基础,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监管模式研究,以促进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智能监管模式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食品安全;大数据;智能监管;监管模式

Research on Big Data Application and Intelligent Supervision Model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LI Yuanzhao

(College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Supportabilit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eoples Armed Police, Xian 710086,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help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fully guarantee peoples life safety and physical health.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conducts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supervision models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supervision models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Keywords: food safety; big data; intelligent supervision; regulatory model

食品安全作为公共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工作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食品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1]。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往往依赖于人工抽检、事后处理等手段,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应对现代食品安全监管的挑战,急需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监管模式来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与智能化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可实现全过程动态监控,减少监管失误,提高监管效率[2]。本文探討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智能监管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路径,以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现状

1.1 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

通过食品原料溯源,可以对食品原料的来源、生产过程进行追踪,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杜绝问题食品流入市场[3]。然而传统的溯源与供应链管理方法受限于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食品原料溯源与供应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收集、整合和分析海量数据,实现对食品原料的全程溯源。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可以实时采集生产、加工、运输等整个供应链的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4]。这不仅可以确保食品原料来源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1.2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

大数据技术可以高效地收集、整合来自多个渠道、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社交媒体、新闻报道、消费者评论等。通过对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迅速发现食品安全相关的舆情动态,如消费者投诉、食品污染事件等,这使得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做出响应,防止事态恶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舆情背后的原因、趋势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深入挖掘和数据分析。此外,食品安全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可能含有虚假信息的特点,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识别和过滤这些不实信息,提高舆情监测的准确性[5]。

1.3 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食品安全危机爆发的时间、地区、原因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提供食品安全预警的依据。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点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处理相关数据后及时发现,当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时,系统可以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送预警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6]。

1.4 跨部门监管协同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协同效率低下等问题,监管效果受到严重制约。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跨部门监管协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多部门间数据的共享与整合,打破信息孤岛,提高监管协同效率。通过建设统一的食品安全数据中心,各部门数据共享互通,做到归口储存,归口管理。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监管协同效果,对协同机制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7]。

2 食品安全监管中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1 数据质量问题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数据质量问题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到监管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然而,采集到的数据容易出现不完整、不准确、格式不一致、时效性差和存在偏见等问题,导致数据质量不高[8]。由于数据采集标准不统一、采集设备故障等各种原因,可能导致数据不完整,进而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全面了解食品安全的真实状况。由于人为错误、设备误差或数据转换过程中的问题,可能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例如,食品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含量被误报或漏报,从而误导监管决策。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数据来源多样,而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导致数据在整合和分析时存在困难。而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延迟,会导致数据时效性较差,也会影响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及时应对和决策。

2.2 数据安全问题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海量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往往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以及国家的安全利益,因此数据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可能导致企业商业机密被窃取、消费者隐私被侵犯,甚至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此外,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被篡改的风险也明显增加。攻击者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对食品安全数据进行篡改,导致数据失真并误导监管决策。例如,恶意篡改食品检测数据,使原本不合格的产品显示为合格,给公众健康带来潜在风险。而目前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技术应用不夠广泛,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不够完善等,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可能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严重影响。

2.3 技术与人才瓶颈

目前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人才短缺、技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数据采集是大数据应用的第一步,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数据采集面临着诸多挑战。①食品生产链条长、环节多,数据采集点分布广泛,如何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是一大难题。②不同的食品企业和检测机构可能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如何统一数据采集标准、确保数据质量和兼容性也是一个挑战。在食品安全监管数据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数据存储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大规模、高性能的数据存储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同时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数据不被篡改,不被丢失。③食品安全监管数据通常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这给数据处理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算法,清洗、整合、挖掘和分析数据,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然而,目前市场上缺乏具备食品安全和大数据技术双重背景的专业人才,这制约了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和发展。大数据技术本身处于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新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不断涌现,这就要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实现技术革新,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

2.4 法律法规滞后

传统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往往基于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制定,难以适应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和要求[9]。例如,数据所有权、使用权、隐私权等问题的界定在现有法律体系中尚未明确,导致监管部门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时面临法律空白和不确定性。此外,由于现有法律法规在数据保护、隐私权益等方面的规定往往不够明确、具体,不仅增加了监管风险,还可能对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在大数据环境下,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违法行为可能更加隐蔽和复杂,现有法律法规对于大数据应用中违法行为的认定、法律责任的界定以及追责机制的规定往往不够明确。这导致监管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时面临诸多困难,难以有效维护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问题和挑战随之涌现,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更新往往滞后于技术发展,难以及时应对新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这导致监管部门在应对新型食品安全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法律武器。

3 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

3.1 构建原则

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覆盖。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应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全过程,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数据都能被采集、存储和分析。这不仅有助于实现食品安全的全方位监管,还能有效减少监管盲区,提高监管效率。②实时动态。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管模式应能够实时获取和分析数据,反映食品安全的最新动态。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实时数据更新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迅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食品安全。③智能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并帮助监管部门更准确地判断食品安全状况,为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④协同共治,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的构建应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监管效果。⑤数据安全。在构建智能监管模式时,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确保监管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⑥持续创新。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应保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动力,不断优化和更新监管模式,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遵循这些构建原则,可以构建一个高效、智能、可持续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为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10-13]。

3.2 技术框架

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智能监管的食品安全模式,需要完整的技术架构作为支撑。这个技术框架旨在整合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源,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以支持智能监管决策。①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是整个技术框架的基础。它利用各种传感器、物联网设备和信息系统,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层需要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源。②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高效、安全的存储。由于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的数据量巨大,需要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如Hadoop、Spark等,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同时,数据存储层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数据不会被非法访问或篡改。③数据处理与分析层是技术框架的核心。它利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挖掘和分析。通过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为监管决策提供支持。④监管决策与应用层也是技术框架的最终目标。它基于数据处理与分析层的结果,为提高食品安全的水平和保障公众的健康,制定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和政策建议。同时,监管决策与应用层还可以提供预警和预测功能,帮助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⑤技术支撑与保障层。技术支撑与保障层为整个技术框架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包括网络基础设施、计算资源、安全防护等方面。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技术框架,可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14]。

3.3 实施策略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的实施,需要采取以下策略。①明确目标与定位。这包括确定监管的具体范围、监管的重点领域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的实施工作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指导。②建立组织架构与团队。这包括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同时,还需要组建一支具备大数据技术、食品安全知识和监管经验的专业团队,负责具体实施和运营工作。③制定技术路线与方案。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大数据技术平台、数据采集设备和分析工具以及确定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具体流程和方法。④加强数据采集与整合。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机制,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实时性,同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清洗,从而杜绝冗余和错误,提高数据质量。⑤推动数据共享与协同。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和协作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互动,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⑥强化监管决策与应用。只有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和政策建议,才能提高监管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⑦持续优化与升级。实施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需要定期对监管模式进行评估和調整,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同时,还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及时升级和完善技术框架和实施方案。

4 结语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以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和发展。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模式是一种创新的监管方式,通过构建数据采集与整合、数据分析与挖掘、智能预警与响应以及监管决策与优化等核心环节,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海滢,梁永恒,任艳琦,等.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质量管理的探讨[J].食品工业,2023,44(6):341-343.

[2]郑晓敏,田富俊.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源信息融合治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6):

173-178.

[3]何静,陈晓娜.基于区块链的可信主侧多链绿色食品追溯平台构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4):411-418.

[4]杨建亮,侯汉平.冷链物流大数据实时监控优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6):198-203.

[5]李知谕,杨柳,邓春林.基于弹幕与评论情感倾向的食品安全舆情预警研究[J].科技情报研究,2022,4(3):33-45.

[6]孟庆杰,尧海昌.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J].食品与机械,2021,37(1):104-107.

[7]黄音,黄淑敏.大数据驱动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耦合机制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9(7):26-33.

[8]韩智,王会霞,龚蕾,等.大数据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及挑战[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3):956-962.

[9]程啸.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J].中国社会科学,2018(3):102-122.

[10]左媛.智慧化监管模式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79-80.

[11]陶光灿,谭红,宋宇峰,等.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探索与实践[J].食品科学,2018,39(9):

272-279.

[12]何欢,陈巧玲,胡康,等.大数据在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0):2541-2548.

[13]张炜达,张晨.算法行政下食品安全监管的风险与应对:以上海“天眼”系统为例[J].食品科学,2022,43(13):302-308.

[14]王妍,唐滢.我国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构建的基本逻辑与行动方案:基于共建共治共享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20(2):75-80.

作者简介:李源钊(1994—),男,陕西汉中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食品营养学。

猜你喜欢

监管模式食品安全大数据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发展和监管模式探析
分享经济的价值创造模式及其影响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关于我国金融市场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