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鹏教授运用“和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

2024-04-08曹悦王鹏杨宏志

中医药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王师王鹏气机

曹悦,王鹏,2,杨宏志,2✉

(1.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2.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进行性气流阻塞,由于长期暴露于一种或多种已知有害物质,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除功能异常外,有害物质还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病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这种复杂综合征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肺部和气道发炎,而且具有全身性炎症的特征[1-2]。肺功能检查目前作为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该比值小于70%是判断存在持续气流受限和诊断慢阻肺的标准。CAT 评分为10 分或10 分以上说明有明显症状[3],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睡眠质量降低和精力水平降低等。慢阻肺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全球 ≥ 40 岁人群中COPD 患病率达到9%~10%[4]。2015 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全球男女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中排名第3,每年约有200 万~300 万人死于该疾病[5]。全球慢阻肺患者近3 亿,全人群患病率为3.9%(95%CI:3.5%~4.3%)[6]。现阶段我国慢阻肺的患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2015 年期间,我国 ≥ 40 岁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为13.6%[7]。中医学将慢阻肺归为“肺胀”“喘证”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瘀潴留,本虚标实,在饮食、外感等诱因下发作或者加重[8-9]。

王鹏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中医名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50 余年,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慢阻肺发病的关键病机为阴阳表里失和,脏腑气血不调,运用“和法”是治疗慢阻肺的基本法则。在临床实践中注重标本兼顾,辨证论治,运用“和法”理论治疗效果显著,现将其临证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和法”渊源及内涵

“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有均衡调和之意,和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多次体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可见“和”的思想体现在中医的治病、防病等多个方面,唯阴阳平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法”的发展渊源长久,自古以来概念逐渐清晰,理论逐渐完备[10]。“和法”是八法之一,见于《医学心悟》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书中有言:“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和法”又属于五治之一,《素问·六节脏象论篇》曰:“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即和、取、从、折、属五法。“和法”是平调、平衡之义,通过和解正邪,调和表里,疏调三焦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张仲景对“和法”理论的运用体现在《伤寒论》中创立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在《金匮要略》中对痰饮病进行论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即治痰饮病不可过用温燥之品,专补碍邪,过燥伤正,而应以平和之品祛邪不伤正,调和阴阳。张仲景依据“和法”理论还创立了调和营卫、调和胃肠、调和肝脾等治疗法则[11]。晚清医家唐容川认为“和法”的具体运用体现在“或补阴和阳、或损阳和阴、或逐瘀和血、或泻水和气、也可补泻兼施、寒热并用”。

王鹏教授认为肺居高位,为华盖,肺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肺体清虚,其质娇嫩,不耐寒热。故《医学源流论》曰:“肺为娇脏,寒热皆所不宜。太寒则邪气凝而不出;太热则火烁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精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湿则气闭而邪结”。王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和法”的内涵为以调和阴阳气血为基,安平脏腑为本,兼顾半表半里,和解少阳。

2 基于“和法”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较长,起病隐匿,给临床诊断造成了困难,对此种疾病的认知率较低[12],起病初期往往因外感表证被患者忽视,长期咳喘不愈,反复发作迁延不治,外感邪气入里,且此病老年患者居多,年老体虚,肺气耗损,久则肺脾肾亏虚,元气亏损,阴阳失和,逐渐积化为痰瘀,胶结不解,稽留不去,成为宿根,伏滞脏腑、经络、气道,遇外邪诱发。故王鹏教授基于“和法”认为慢阻肺的根本病机为脏气亏虚,气机失和,痰瘀阻络。

《伤寒明理论》言:“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即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邪气初感多为在表,正邪分争,或邪胜正虚,或正胜邪却,正邪相当则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枢机不利。王师认为慢阻肺症状多有肝经循行部位的症状以及少阳证,在治疗时重视从厥阴少阳论治肺胀。本病病位在肺,虚实两端,标本兼病,两者常相互转加,发为虚实缓急。实者邪气外袭,痰瘀相干发病而属慢阻肺急性期;虚者,病久气血耗伤,累及心肝脾肾,属于稳定期[13-14]。基于“和法”的思想,王师认为慢阻肺当分清表里、虚实、缓急,在临证中应辨证论治,治疗上应灵活选方,分缓急,解表里,顾虚实[15]。

《灵枢·岁露论》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诸病源候论·上气鸣息喉》曰:“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上气喘逆,鸣息不通”。王师认为天人失和也是本病的重要病机,慢阻肺患者易感外邪,所以不仅要重视人体气血协调,更强调人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即“天人和一”。生活环境也是影响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应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环境,予以疏解,内外同治,多法合用,才能达到治疗之效。

3 “和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运用

3.1 补益脏腑,通调气血

《素问·调经论篇》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景岳全书·血证》曰:“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叶天士《温热论》言:“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心肺同居胸中,肺主气,心主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营卫气血关系密切,心肺同样关联甚深。《素问·咳论篇》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灵枢·本脏》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五脏关系密切,相互联系,气血阴阳相通,“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王师认为阴阳为本病发生之根,气血失和为本病进展阶段的结果。气不和,则血不和,气血不和,则成痰瘀,日久痰瘀涩滞难解,郁遏阳气输布,五脏阳气虚损,五脏不安,而化湿,化热,成寒,成浊毒之变。所以王师在临床中重视调五脏气血阴阳。五脏中善补阳气,王师认为阳非常有余,而易不足,阳气中尤重肺阳[16],肺为脏之长,肺阳主一身之阳气,肺阳不足,外不能卫固藩篱,内不能宣调气机。故王师根据虚、瘀、痰的病机,建立消补结合法,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用理气、化痰之品,具有补益气血、化痰通络之效。

3.2 缓急表里兼顾,和解少阳枢机

王鹏教授认为当急缓分治,标本一体。在稳定期多表现为咳喘胀满,痰多,白色泡沫痰或为黄黏痰,恶寒,易感冒,舌质暗,苔厚腻,脉细涩等。王鹏教授以玉屏风散、六君子汤等加减,平补五脏气阳,以理气为主兼用橘红、半夏等化痰之物,配以丹参、水蛭等活血化瘀之品,调经络,理气血。在急性期,内以祛水湿痰瘀,外以理风寒风热。在外感袭表之时,应以散风寒风热为主,调理肺脾为次,对症清官窍为辅;内伤痰邪,责之于五脏不安,气机失调,治以理气祛痰,辅以寒热调治;内伤瘀血,从气从血论治,气旺则血行,血行则气顺。

肝木与肺金相对,一升一降,互相克伐,肝经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灼肺,肺失清肃,则表现为咳甚有胸胁疼痛,咳逆,甚至有咯血,胁下痞硬,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等。此时应和解枢机、调理气机、调肝理肺,可用小柴胡汤加减。王鹏教授认为小柴胡汤不仅是和解少阳之剂也是扶正祛邪之方,和解少阳与和解表里相互关联[17],肝主疏泄,肝经循行部位气机不利,以小柴胡方疏理气机,气机得利,三焦气化通畅,表里之邪得祛,正气得扶[18]。王师认为表里分治作为运转气机,攻补兼施的一种方法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与之相应的还有叶天士所创从三焦论治分消走泄之法,祛邪外出,调达气机。脾胃为一身气机枢纽,脾主运化,气化则水行,气停则水液停聚,如张景岳所说:“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若出现咳黄痰,舌红,苔黄腻,眠差,纳少,腹胀等,可用温胆汤加减,清化上焦胆腑郁热,调畅中焦脾胃,导在内之实邪下趋,上焦气机得通,下焦津液得下,胃气自和,脏腑之气调和,病自愈。

3.3 天人合一,疏情达意

慢阻肺患者的生活环境对疾病发生和发展影响较大,大部分患者长期吸烟,或长期职业暴露于粉尘烟雾等环境,或是触及不洁异气等。《素问·疏五过论篇》言:“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贪富,各异品理”。王师在问诊过程中,会关注患者的职业,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并且会耐心教育指导其纠正不良嗜好,告诫其远离烟尘,不染发,少食辛辣,避寒热之气,减少其他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黄帝内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正如《内经》所言,慢阻肺患者也有昼轻夜重的情况,并且脏腑经络在一日之中也存在旺盛和衰减的不同。“是不应四时之气,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王鹏教授在临床中,会“顺天之时”分时段用药[19],而且要根据不同季节选用相应药,例如南方夏季天气潮湿,王鹏教授会在原方中加用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之品。慢阻肺患者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肺金侮肝木,患者常有焦虑,情绪不舒甚至抑郁等情况,王鹏教授针对此种情况,内用调理肝脾的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药物,外则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期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早康复。

3.4 平缓调和用药

王鹏教授在临床选方用药时注重以平淡和缓为原则,平补平泻,补益之剂不过温过燥,不滋补太腻,不滞碍气机;祛邪用缓攻平泻之法,亦从缓治,以达到补虚不碍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避免戗伐正气,碍脾阳、伤肾气,所以强调扶正法与祛邪法合理配伍[20]。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经常用到补阳补气之品,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言:“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对于壮热、苦寒之药临证中慎用或者用量较小,如黄连、附子、干姜等。对于寒热体质错杂甚或不清晰的患者多用平性补药,如生晒参、树舌等。王鹏教授也会注意补阴补阳相配合,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痰饮》中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难免会用到燥湿化痰之品,如橘红、茯苓,化痰之药偏于温燥,在用药配伍时多配合滋养津液之品,并且温燥药不可长期大量使用,有伤阴耗气之弊。活血通络的虫类药擅于搜剔,且有毒性,温燥之性偏重,虽能祛风,但用之不当易生内风而致敏,所以用量不应过大,一般不超过10 g[21],如水蛭多用3~6 g。全蝎、蜈蚣等在急性期使用,待血络已通,内风已平,缓解期则撤去换为丹参等草木类药,不仅活血通经而且达养血的目的。

4 病案举隅

金某,男,66 岁,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 年,因“间断性喘气26 年余,喘气再发加重5 天”就诊。初诊症见:喘气,走平路10 min 则喘,上一楼喘,动辄喘气,喘甚则胸闷、心慌,咯黄黏痰,90 ~ 115 mL,活动后痰量增多,有痰则咳,口燥,咽干,纳眠可,梦多,二便可。既往史:支气管扩张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查体:舌暗苔薄,咽( - ),脉弦细。

方剂一:桔梗10 g,冬瓜仁15 g,薏苡仁20 g,金荞麦15 g,芙蓉花15 g,黄芩12 g,金银花15 g,芦根30 g,陈皮12 g,7 剂。方剂二:西洋参3 g,黄芪30 g,沙参15 g,百合12 g,玉竹12 g,陈皮12 g,茯神20 g,山药12 g,山茱萸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生晒参5 g,7 剂。常规水煎煮,早、中午服用方剂一,晚服方剂二,每次150 mL。

2023 年4 月16 日二诊。3 d 前突发痰中带血,为淡红色痰约3~5 mL,自行口服云南白药,咯黄脓痰10~20 mL/d,喘气减2 成,活动后明显,无胸闷,有反酸,烧心,梦多,乏力。查体:舌暗苔薄,咽( + ),脉细。守方剂一去黄芩,加侧柏炭15 g,瓦楞子12 g,黄连3 g,鱼腥草15 g,红景天12 g,7 剂。守方剂二不变,7 剂。服用方法同前。

2023 年4 月23 日三诊。服上方动则喘气减3 成,咳吐痰,色黄量大约50 mL,质稠,喉中偶有哮鸣音,咽部干燥,稍有反酸,烧心。查体:舌暗苔薄微黄,左脉偏细数,右脉浮数微滑,咽( ± )。守方剂一加浙贝母12 g,7剂。守方剂二加麦冬15 g,去生晒参,7剂。服用方法同前。

2023年4月30日四诊。服上方,动辄喘减3成,咳吐黄痰,量同前,活动时易咳出,口中灼热,流少许清涕,无哮鸣音,有咽干,仍反酸。查体:舌暗苔薄白,咽( ± ),脉弦细数。守前两方,各7剂。服用方法同前。

按语:患者间断按此法服用方药多年,自诉服药后效果良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呼吸科最常见的慢性病,病程长久,病因病机复杂,患者多表现气血阴阳亏虚之状,兼夹痰、瘀、水、热等邪气,虚实夹杂,王鹏教授基于“和法”,扶正祛邪同用,补益气血,理气化痰通络。但若全部用于一方则药味数量过多,不能集中力量攻邪或扶正,所以王鹏教授借鉴张锡纯的济阴汤和宣阳汤的服法,对于慢阻肺患者分时段甚至分季节用药。此患者患病20 余年,正气日久亏耗,胸阳不振,宗气不得贯心肺,延及下焦,肾不得纳气,所以喘气日久,喘甚心慌;肺气不宣,肃降失常,所以喘咳;肺脾肾气阳亏虚,水谷精微运化失职,停为水湿痰饮,咳嗽痰多。王鹏教授认为此患者体质历来偏阴虚,同时病久耗伤气阴,阴虚阳气偏亢,蒸腾津液,津液不足,炼液为痰,所以常口燥咽干,痰黄黏。四诊合参,中医诊断为肺胀,肺痿。王鹏教授认为本患者为脏腑气血亏虚,阴阳两虚,阴虚偏重,气阴两虚,虚实夹杂,痰热壅肺。扶正配合祛邪,以苇茎汤作为方剂一,清热化痰,排脓宣肺,白天服用在于祛除肺中壅滞痰热邪气。在方剂二中用西洋参、百合等滋养心肺,山茱萸、女贞子等补益肝肾之阴,黄芪、生晒参等平补气阳,起滋阴养气,补益肺肾之效。两方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同时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

5 小结

王鹏教授针对肺脏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认为“和法”的内涵为以调和阴阳气血为基,安平脏腑为本,兼顾半表半里,和解少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肺脏娇嫩,不耐寒热,王师认为慢阻肺的根本病机为脏气亏虚,气机失和,痰瘀阻络。在临床治疗上分表里、虚实缓急。同时应注意生活环境以及心理环境对患者的影响,结合天时分时段、分季节治疗,做到天人合一。王鹏教授倡导的“和法”是对中医整体观、五脏一体观的继承和发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且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王师王鹏气机
王鹏:初心不改 笃行致远
Fractional Noether theorem and fractional Lagrange equation of multi-scale mechano-electrophysiological coupling model of neuron membrane
白杨树
中秋前读余光中《乡愁》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Tracking algorithm of BPSK signal in low bit SNR and high dynamic scenarios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王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