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策略

2024-04-05韩朝宇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建设

韩朝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从而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进行管理创新。部分企业已经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尝试,但进一步观察、对比、分析后能够发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导致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效。此外,无论是信息化建设,还是基于其进行的管理都有较大难度,涉及的事宜也较为多样。因此,企业需要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进行深入思考。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概述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内涵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是指企业围绕信息技术应用而进行的一系列建设活动总称,也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运营、管理的动态过程。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技术应用是核心,与保障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努力同样是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尝试。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专业性强和复杂程度高等基本特点,信息技术应用也被视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视角下,企业管理多指信息化管理,即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进行的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基于信息技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将相关技术作为管理层的技术工具。一般而言,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进行有效管理,能使信息技术优势较好地转化为企业管理优势,使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较为密切,无论是信息化建设,还是基于其进行的管理,均统一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但从逻辑上看,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化管理则是实现信息化建设价值的基本途径。信息化建设中的很多工作均可以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支持、保障,相应技术在各项管理活动开展中的应用也需要进行相关建设。因此,信息化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信息化管理基础,并从硬件等层面给予相关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很多支持。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对现代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另外,管理状况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基于信息化建设进行的管理,实际上是对信息化建设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是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二、新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价值分析

(一)提升管理有效性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也是企业纷纷在这一层面进行实践的直接原因。具体来说,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提升管理有效性层面。信息技术可以充当信息化管理中的技术工具,相关技术在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层面有效应用后,管理形式上的创新便可以顺利进行。不仅如此,信息化管理顺应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管理,代表着理念的转变,也可以理解为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与现代化管理转变,能为企业管理创新营造较为良好的环境。在一些大型企业,管理工作较多,信息化建设基础上的管理不仅可以提升管理创新性,也可以提升管理效率,为控制管理成本提供支持,提升整体管理有效性。

(二)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化保障

新时期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市场环境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变化,竞争越发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发展压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能够为企业业务开展与整体发展提供信息化保障。信息化建设为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持,良好的管理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业务开展及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不仅如此,信息化建设不单是管理层面的建设,同时也包含运营等层面的建设。现代企业业务开展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见到信息技术应用的“身影”。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管理、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技术层面的保障可以促进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取得更好的发展。站在信息时代的角度看,企业必须有效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缺乏规划

很多企业已经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进行了较多尝试,实际状况并不理想,这与企业并未立足自身实际做好相应规划有直接关联。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角度看,信息化建设包含多个层面,信息技术应用、软硬件建设、人才培养、管理系统深度应用等均较为重要。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更需要资金层面提供有力支持。信息化建设较为系统和复杂,且很多工作需要同步开展,同时对企业的规划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信息化建设角度,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包含多个层面的管理事务,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往往也需要预先做好规划。但部分企业并未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划,规划上的不到位往往导致其无法形成完整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方案,各项建设活动在开展上也难以得到有效指导。在这一问题影响下,各个层面与各个时期所进行的建设、管理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相应建设与管理活动在开展上的方向性、目的性也较为模糊。

(二)信息化硬件建设状况较差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但信息技术应用需要硬件提供支持,如电脑、系统等,均是支持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硬件。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硬件建设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硬件支持状况也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广度,以及技术应用价值的体现产生直接影响。部分企业虽然在思想意识层面较为看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但其并未及时进行信息化管理硬件建设,这也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例如,部分中小型企业资源较为有限,可以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的资金较少,导致资金保障力度较为有限。因此,其信息化管理中的硬件建设投入较少,硬件建设水平较低。也有部分企业较早便进行了信息化管理相关的硬件建设,但后续投入较少,并未较好地进行硬件的升级、维护。另外,硬件建设上存在一定短板,导致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不足,硬件支持的不到位,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三)人才培养未得到重视

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不仅需要硬件的支持和技术的应用,同时也需要相关人才的参与和支持。部分企业并未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融入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未得到重视。信息化管理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存在很大不同,不仅涉及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而且涉及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方法的调整。一定意义上说,理念的转变是基础,方法的调整是关键。信息技术作为管理工具,能否较好地应用,关键在于人。当前,各种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层出不穷,AI 技术不断发展,赋予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更多的内涵。但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应用缺乏足够了解,部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素养较低,很难基于相关技术、系统开展高质量的管理。如果忽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的优势便很难转变为管理上的优势,不当的管理甚至容易诱发其他管理问题。

(四)管理数据整合与分析不到位

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并未做好管理数据的整合与分析。企业管理会产生数据。这些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管理活动的开展状况。在大数据视角下,这些管理数据也具有较高价值。但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进程中,并未有效整合相应数据,即便管理系统的应用为数据整合创造了很多便利,但在信息化管理与大数据管理并未有效融合的情形下,数据整理很容易被忽视,难以有效整理信息化管理数据,也就不能对其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无法系统整理并深入分析数据,企业便缺少了实时掌握管理状况的重要媒介,容易导致管理上的盲目性,甚至导致管理流于形式。在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进行优化时,管理数据整合与分析不到位,也会导致管理优化缺乏参考。在这一问题的影响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积极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不利于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企业实际做好相应规划

不同企业所处行业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管理上的需求也不相同。从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需要立足实际做好相应规划,以此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供有效支持,并成为一个整体。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划前,企业要做好管理现状和信息化管理分析,以此确保所进行的规划能够更为符合实际状况。例如,某大型企业于2020年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年初就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进行较为细致的规划。在具体的规划方案中,信息化建设重点会得到明确,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相关硬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应用等也会得到明确。得益于每年年初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做好相应规划,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方向性、目的性十分明确,所进行的建设与管理也为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做出了很大贡献。进行系统规划后,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重点得到了明确,为资源整合与应用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具体建设与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因此,企业应立足实际,有步骤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确保所进行的建设可以达到预期成效,是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二)重点进行硬件建设与维护

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等层面的应用需要硬件支持,企业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相关的硬件建设工作,在进行硬件建设基础上做好硬件维护。例如,某生产制造型企业比较重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在硬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为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近几年,该企业引进了ERP 管理系统,在生产环节利用机电一体化系统提升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上的压力一直较大,结合这一实际情况,企业也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硬件建设。车间内远程遥感等设备的加装、使用,帮助企业进行远程的生产管理。此外,诸如烟雾传感器等设备的使用,以及信息化消防系统的应用,为车间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持。企业每年还会定期进行信息化管理相关硬件的维护,以此确保相应硬件处于最佳状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硬件支持状况良好。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进程中,硬件层面的支持必不可少。考虑硬件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故障等问题,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做好硬件维护工作,以此确保硬件功能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硬件建设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硬件建设和维护,为信息化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三)打造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信息化管理更为复杂,且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素养要求更高。企业应当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积极打造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为管理创新及变革提供人才保障。例如,某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状况良好,该集团企业的人才战略将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分批次组织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组织部分员工参加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培训,结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管理数据分析,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人才支持与保障得到提升,部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也能够被及时解决。此外,财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生产与营销等职能部门也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培训,提升关键岗位人才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关键岗位员工的信息化管理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后,其基于信息技术、信息化系统开展岗位工作的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升。因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应当将硬件建设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软件建设结合在一起,加深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了解,培养并提升其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帮助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掌握更多主动权,打造一支信息化素养高的人才队伍,解决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四)有效进行管理数据整合与分析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的应用,为管理数据整合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企业应当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融入大数据理念,并细致地进行管理数据整合与分析。以财务管理为例,企业可以利用软件进行财务核算、预算管理、税务管理,通过信息技术与软件的应用提升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建设财务管理数据库,为相关管理数据分析提供一定支持。通过对预算管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资金资源的配置状况,分析预算与实际间的差异。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帮助企业优化预算管理体系,并为相应管理决策的制定、实施提供有效参考。此外,通过对税务数据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税务成本的构成。这些信息的充分掌握可以为税务成本控制和纳税筹划等税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在基于信息技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后,信息化管理必然产生更多数据,这些电子形式的数据也能被更好地整合。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进程中,大数据理念是基本的指导性理念,即大数据理念要融入信息化管理进程。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应当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同各个层面管理数据分析结合在一起,融入大数据理念,细致整合并分析管理数据,从而更好地掌握具体管理状况。形成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整合及分析管理数据的机制后,企业能够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更好地发挥信息化管理价值。

五、结语

企业应当给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更多关注,并加强相应的建设及管理实践。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进行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企业应当做好相应的分析,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并积累丰富的经验。此外,企业可以在信息化建设及相应管理上进行更为有效的优化,这对于最大限度上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