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区域经济发展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2024-03-23李婧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区域

李婧

(武昌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0)

早在2013年习近平就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的倡议。经过十年实践,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展开深入合作,“一带一路”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1]。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世界贸易往来和跨文化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的繁荣发展为高质量英语人才提供了大量发展机遇,高校如何适应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成为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一、共建“一带一路”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提供契机

从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2023年共建“一带一路”,反映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对这一倡议的高度认同。2021年习近平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需要“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1]高素质的专业英语人才在共建“一带一路”事业、推动国际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需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亟需培养大量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

(一)共建“一带一路”加速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跨国铁路的修建,为国际合作交流打开便捷通道。亚洲老挝铁路2021年12月3日通车,到2023年8月31日该铁路全线累计完成货运量2522万吨,运输网已辐射至13个国家和地区[1]。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2万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开通第十九条线路,长三角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逾2万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准箱。中欧班列成为“一带一路”联动亚欧两大市场的主要陆路通道,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开创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2]。

共建“一带一路”增强了国际合作力度。十年来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共建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2],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例如泽蒙—博尔察大桥(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首个大桥工程),亚吉铁路(非洲第一条全线采用中国技术和装备建设的标准轨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卡鲁玛水电站(中国企业承建的乌干达最大水电站),印度雅万高铁(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共建“一带一路”带来合作与共赢。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总额不足千亿美元,到2022年这一数据已接近2000亿美元。亚投行已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壮大到106个成员,共批准了218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410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400亿美元,惠及34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2]。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年均分别增长8.6%和5.8%;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超过1.2万亿美元、8000亿美元[2]。

中国牢牢把握住“一带一路”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并进一步提升应对世界贸易市场风险的能力,发展速度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进行市场开发、市场占有、市场管理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

(二)共建“一带一路”扩大交流领域凸显专业性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合作的主题不仅聚焦经贸、产能、能源、交通等传统合作领域,也包括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增长点[1]。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农业、卫生、减灾、水资源等领域合作,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在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大量惠民工程,例如中南应急电力合作、新能源电力投资合作、电网升级改造合作[1];中国企业帮助柬埔寨建成特本克蒙中柬友谊医院,帮助塔吉克斯坦在杜尚别用中国工艺设计和机电设备改造升级面粉加工厂,帮助博茨瓦纳东部马哈拉佩镇升级改造水厂[2];中国帮助升级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修建马尔代夫第一座跨海大桥,为乌兹别克斯坦白内障患者建设医院,为塞内加尔干旱地区村民修建饮水设备[1];帮助非洲国家在基建、经贸、环境保护等领域深入合作;在摩洛哥兴建摩中两国重大产能合作项目——穆罕默德六世丹吉尔科技城[4]。

高素质英语人才不仅能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交流质量,还能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降低因语言文化隔阂造成的贸易壁垒,减少对外贸易损失。因此加强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能够为我国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

(三)有利于增加区域就业机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和经济融合日益紧密。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开展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1]。这些国际合作项目往往带来巨大的就业机会,有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42.1万个就业岗位[2]。合作项目带来的就业并不局限于当地,中国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菌草技术具有浓厚兴趣,举办270多期菌草技术培训班,共建国家有1万多人来中国参加培训[2],对中国机场、酒店住宿、消费服务业都会产生连锁反应,促进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但中国对外语言服务市场却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翻译岗位存在较大的缺口,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已经达到50万人左右,但是在岗翻译人员数量仅仅为6万左右,缺口率达到了90%[5]。高校应该针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立足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握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让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与企业适配度高的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共建“一带一路”对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共建“一带一路”为区域经济带来巨大发展机遇,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

(一)结合区域发展进行人才培养

共建“一带一路”,为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以中老铁路为例,其起点是中国的昆明市,昆明便以中老铁路为契机,加大与老挝的对外交流合作力度。西双版纳州与老挝北部五省签订了包括交通基础建设、通关便利运输等领域合作协议;勐满国际橡胶产业园区、关累水港物流园区实现高速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全州对老挝进出口贸易额实现194.35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州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8.5%[6]。西双版纳国际橡胶产业园、州内国际贸易所需跨国交流的人才数量也大幅增加,其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聚集国际贸易领域,也侧重橡胶产业,对人才有明确的专业性要求。

厦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众多厦门国企、民企纷纷加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例如象屿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规模宏大的境外投资项目;国贸股份在马六甲海峡布局浮仓,为众多海运企业供应燃料油;国贸股份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区域公司,着眼布局中亚;建发股份在海外市场派出驻外员工;厦门巨龙信息在迪拜设立首个海外分支机构[7]。厦门成为英语专业人才的汇聚地。

共建“一带一路”,使得国内沿线城市和参与企业获得大量国际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高校在进行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当地的优势,把握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行业发展需要,对现有的英语课程进行优化调整,设置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将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发展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以此增强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企业专业需求的匹配度。

(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与文化素养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涉及世界经济、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新平台,而且包括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等内容。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英语专业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国际贸易、国际法律,还需要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和文化素养。中国优秀的英语人才在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增进文化输出和文化交流,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递给世界,身体力行讲好中国故事,让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民众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民众对旅游、跨国旅游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文化旅游行业日益发展壮大。“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跨国人员流动日益频繁。沿线城市纷纷利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独特的文化风俗,进一步拓展文化交流渠道,打造高质量的对外旅游活动,促进对外文化体验项目有效落实,同时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中国参观旅游,从而拉动跨境、入境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这些都对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管理人员提出很高要求。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进行英语理论的教学,主要包括单词、句型、语法等内容;另一部分是进行英语应用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等诸多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基本都是课堂知识点的学习与应用,极少与社会需求结合。鉴于目前中国英语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高校进一步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与区域中各类优质企业进行有效地合作,增加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机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英语人才。

(三)开设课程的要求分析

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企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修水库、建电站、修铁路、修桥、建学校、建医院,涉及各行各业,专业跨度大,要求高。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和国内拥有跨国业务的企业都亟需大量高质量、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高校亟需优化课程设计,提高专业英语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高校应该注意把握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之间的比例,在学生掌握基础英语技能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的范围聚焦专业区域内,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和专业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好地尊重他国文化传统,掌握更多的英语专业术语与技术流程,有利于提高交流的效率,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高校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使英语人才培养的价值得到充分展示,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遇,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

高校进行英语人才培养,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以英语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方式。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训练,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练习,通过多说、多读、多写,不断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储备、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方能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需要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地设置课程内容,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促使学生丰富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巧、提升英语素养,让英语教学的优势和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交际活动的模拟状态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信息的传递,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锻炼临场应变的能力,提高英语交际水平。

(二)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企业适配度

高校培养英语人才,不仅要重视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高校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与当地有跨国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企业的资金项目和技术设备打造更加完善的英语人才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英语实训,促使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不断提升。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英语学习视野,也能让教师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帮助高校和教师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英语人才培养方案[8]。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根据遇到的各类问题总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加深对社会英语人才需求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与变化,看到校企合作下实习的重要意义,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习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实现自身英语能力的有效提升[9]。同时,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企业也可以借助高校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促进英语人才的有效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英语人才的专业素养,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应用能力

高校培养英语人才,应该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协同,增强英语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英语知识应用的水平,促进学生英语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的练习,让学生在交流时能准确地获取信息、清楚表达观点和意见,提高英语鉴赏能力,并树立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如果教师仅仅只看重单词数量、英语语法等内容,不利于学生在英语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教师应该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了解该区域中英语服务的优势行业,引导学生在对话、写作和翻译过程中更好地向实际行业靠拢,比如餐饮、文化、旅游等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英语应用范围,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还能解决不同领域英语人才缺口较大的难题,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拟定发展目标增加动力

高校培养英语人才,要坚持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效结合,这样才能把握住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英语课程和英语指导。通过短期、中长期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就业方向,并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国际接轨,打破惯性思维的束缚,拓展视野,提高学习动力和热情,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投身到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做好准备。

(五)构建多元英语评价机制

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英语评价机制,进一步丰富英语评价的形式,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优化和调整。除了高校传统的英语评价机制之外,还应该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估,结合学生的英语考级情况、实习单位的英语应用情况、课程学习的表现情况和成绩情况等,提供综合的评价成果。例如,高校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和书面英语表达;实习单位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应变能力;专业考级则是对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整体评估。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英语评价机制,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优秀英语人才,使高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区域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