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综述

2024-03-23曹均学杜文君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户农业

曹均学, 杜文君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而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就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现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加快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概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历经千辛万苦,勇毅前行,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优先选择发展工业、科技是高瞻远瞩的正确抉择,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现阶段农业发展成了中国不可回避的短板。近十年来,学术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一)关于现代农业内涵和特征的研究

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农业科学技术持续升级,农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产业稳步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农业基础设施全面铺进,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不断践行,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指日可待。学术界就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现代农业的具体尺度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叶敬忠、王为径认为虽然各国农业现代化不尽相同,但都大致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以精进技术为手段,以节省生产成本、创造剩余价值、减少农业用人为目标,以大规模、集体化且排斥小规模独门独户的生产单位为形式,在机械化、化肥化、信息化及标准化的趋势中,逐渐突现现代农业[2]。纵观学术界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几乎所有人都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精进对于现代农业的支撑意义。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领着人类生活各领域的发展,农业发展也不例外,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发生“连带效应”,促使农业部门发生转变。李崇梅、李竺容认为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是以现代生物科技、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等的应用,使传统农业生产逐步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获取优质、高产、无毒产品的新型农业[3]。科学技术带来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填鸭式的复制粘贴必然导致环境的破坏。赵宇认为现代农业是“以工哺农”的石油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模式,指出现代农业应该具有生态观内涵,应借鉴传统农业发展思路,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走出生态农业的路子[4]。张红宇认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从横向看,他认为中国农业在实现总量安全、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多元化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大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从纵向看,他认为我国现代农业已经进入4.0时代,农业由单一的物质产出向非物质产出转换,农业新功能不断得到释放。在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观察到,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极大变化[5]。汪昊、张俊飚等认为农业现代化具有内涵丰富性、特征多样性等特征。他们基于俱乐部理论,选取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体系、规模化水平、信息与技术、农民生活、农业对外开放、支持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8大维度及22个指标,使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根据农业化综合得分的内生变动,客观确定收敛组,来评价各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6]。谈起农业,部分人默认农业就该在农村发展,忽略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联通作用。现代许多学者就都市现代农业进行了研究,对推动现代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城乡发展矛盾具有指导意义。朱小云、包晓斌认为都市现代农业集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经济、绿色、生态等特点,在内涵上更强调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的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在空间上更强调城市与乡村、行政区划与经济功能的互补协调,在建好繁华城市和繁荣农村方面具有重要的衔接和缓冲作用[7]。

(二)关于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是关系国家发展大计的标准尺度要求,更是切切实实落实到老百姓餐桌上的每日每餐。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明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看,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8]。党的二十大一以贯之,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赵建梅、于曙光认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反映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滞后上。要解决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实现国家总体发展,必须补齐农业发展这一“短腿”[9]。张冀民、高新才从内驱力和外驱力入手,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头,并构建了相关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开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农业的驱动力实证研究[10]。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农业作为生产生活的基础部门,在世界的激烈竞争中必然受到影响。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各国贸易互动向纵深发展,农业市场进一步开阔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农产品价格危机、粮食安全危机、育种安全危机、转基因作物失控危机等也在威胁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刘丽、孙炜琳等基于国内外基础作物月度现货价格,运用协整分析和VECM模型分析国内外粮食价格的联动关系,然后根据联动系数,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前瞻性预警参考[11]。

(三)关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也比较突出,学界学者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过程中,许多潜在的风险与挑战加重了新型经营主体塑造的难度,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畅,融资限制条件多,配套社会服务滞后等。张玲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认为资金缺口大、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都在挤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空间,应该尽快完善其外部条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12]。二是农业和二、三产业融合不够深入。杨怀东分析了现代农业的三大功能,并依照基础性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划分产业体系,选取农林牧渔产业体系、农业产业链体系、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三大体系,分析产业间耦合机制,测算出我国一、二、三产业目前的协调水平。他认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总体从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整体的农业产业融合水平还有待提高[13]。三是科技水平整体不高,信息化程度滞后。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整体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多山地、丘陵等地形,且自古以小农户为主的经营方式难以改变,科学技术难以直接转换成经济成果。农村作为农业发展的主阵地,处于信息化的弱势地位,农民难以高效地联通网络信息服务,使自身享受到现代农业科技的成果。程静、冯永泰认为我国农业局限于小农户生产,以农业机械化为标志的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的投入缺乏内在的动力,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进一步提高[14]。四是监管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农产品质量难保障。张小允等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水平、标准化体系与监管体系建设资料的梳理,深入分析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以及全监管流程的各个方面,指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2%~3%的“难啃的硬骨头”,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存在隐患[15],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关于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人口、面积、经济发展水平等现实条件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差异巨大,不能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路子一言以蔽之。虽然结构差异大,但基于历史因素,我国现阶段零散的小农户家庭作业仍牢牢占据农业发展的半壁江山,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所占比例较小。关于如何找准中国农业发展方向,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众多学者都有研究。

1.关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进行规模化转移,农村人口正在逐渐减少,主要劳动力的流失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弱势现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正在扩张,但要认清楚的是,小农户仍然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张红宇认为大国小农仍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肯定了小农户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指出小农群体正在不断分化[16]。张梅、杨洒等基于对黑龙江省部分小农户的调查,将小农户分成三类,进一步论证小农户分化的现实状况,并提出小农户分化与现代农业衔接模式间存在耦合机制,需要多种实现模式优化分化后小农户的资源配置[17]。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保障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趋向向城市转移,寻求就业机会。翁贞林、高雪萍等认为农户中部分劳动力常年或季节性地从事非农业劳动,即兼业行为,是基于家庭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控制最小化,应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优化家庭劳动力配置的理性选择。从纯农户转变为兼业农户后,有职业农户和非农户两种路径选择,这两种分化选择都是农户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理性选择,因此,政策制定的任何环节都应避免强制性外部力量的过度干预[18]。零散的小农户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合时宜的,但基于中国特色的国情农情,区别于欧美国家以消除乡村为代价的快速发展,中国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合情合理的。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现阶段,究竟谁能带领小农户走向现代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李静、陈亚坤基于农业现代化基本理论对已有的小农户基础论、合作社论、农业公司论做了分析总结,认为应该明确农业公司(包括已是公司化的合作社)是各种新型农业主体中最重要的主体,是联结其他主体和小农户的唯一载体,是带动小农户进入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乡村产业振兴和实现“十四五”规划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和到2035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体[19]。孟秋菊、徐晓宗认为,小农户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使其能够带动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20]。李耕基于转译与尺度重构概念,分析了浙江省泰明县茶产业的实际情况,认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存在政策性尺度与操作性尺度的错位和新兴交易尺度与社区原有尺度的对立两大难题。实际工作开展中的操作性难题使“细碎”的小农户难以独立地享受到政策的福利。同时,小农户难以进入规模交易市场,中等农户及规模以上主体更具优势,这说明小农户对合作社和企业的依赖性加大[21]。值得思考的是,当资本介入农业生产发展,如何保证势力微小的小农户在比较资源强大的公司面前获得平等权利。

2.关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2]学术界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从供给侧角度入手分析现代农业结构,但不是完全放弃需求侧,而是更加注重有效供给。针对农业转型升级,扩大有效供给,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积极的对策。一是激发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王昌海提出要立足于区域农业资源,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发掘农业领域的其他功能,特别是服务业功能,优化第一、二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范围进一步扩大[23]。周南南、于文洁认为由于农业存在对外开放水平低、与其他行业融合度低等问题,中国农业全球价值链处于“参与程度高,分工地位低”的尴尬境地,这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和思路,着力深化农产品对外开放,提高农业价值链强度,完善农产品流通业[24]。二是强化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蒋黎、蒋和平认为现代农业发展要紧紧围绕生物智能育种研发推广、农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碳达峰和碳中和等重点领域,提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科技含量[25]。李道亮对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大胆设想,认为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四大共性关键技术将成为未来无人农场的依靠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应该加快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研发,积极开拓新领域,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高精度、高稳定性农业传感器的研制,先进动植物表型和生长优化调控模型的建立,适用于无人农场生产的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大容量、高效率的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农业机器人的研发,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26]。付娆通过对科技支撑现代农业运行模式的多种分析,得出利用科技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性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引导科技植入农村,完善科技转化推广,健全农业服务体系[27]。三是延长绿色低碳的永续能力。赵敏娟将碳中和的实现目标由易到难分成了三个层次,并着重选取了第二个零碳目标进行分析,建议继续深入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完善农业碳排放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持续降低农业碳排放[28]。李翠霞、许佳彬认为农业绿色转型既不能改变方向,也不能急于求成,要走渐进式发展道路。侧重构建化肥、农药减量多主体协同机制,同时开展耕地保护专项行动,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土壤[29]。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邵宜添等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初级农产品的主要质量安全隐患及其原因,强调要从生产主体的食品安全意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农村基层政府监管能力及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去探索有效监管的新途径[30]。五是打造农业品牌。品牌是消费者快速识别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经营者快速打开销路的无声广告。孙强、钟永玲认为积极有效的农业品牌政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31]。陈磊、姜海认为产品品牌化是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持久动力,可作为衡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成效与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最直接的显性指标[32]。农业产业、农业科技、低碳农业是近年来学者较多研究的领域,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绝不是局限于某几个方面的升级,而是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的各领域联通式的升级。张红宇认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定位区别于绝大多数国家,要重点研究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如资源状态、科技水平、经营主体等,释放全要素生产能力[33]。

二、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缺少硬性指标的探讨,现阶段测算农业发展水平的研究多以概念性的文字形式输出,许多关键领域的实际有效的指标较少甚至没有。现代农业发展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新时代,现代农业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评价指标也不能只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发展背后的伦理逻辑等也应该纳入评价体系。由于测算内容庞杂,可借鉴数据较少,难度较大,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全面、完整、准确地被研究者整理出来,不少学者仅就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忽略了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使评价指标体系资料更加繁杂,实用性参考意义降低。

(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千篇一律,没有突出区域特色

由于我国的资源禀赋、人文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性大,同时存在“人多地少”和“地广人稀”的现象,因此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向多元化方向探究。相比于美国、日本及西欧相对单一的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趋向有自身独特的定位,那就是多元化。近年来,随着市场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涌现出不少新兴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但同时也存在新模式僵化、雷同等问题。农业发展模式行不行,不仅要综合考量地区资源、发展模式契合度等相关事宜,还要经得起实践,抓得稳市场,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直接搞“拿来主义”。

(三)对农业科技、育种等基础性工程重视不够

种子培育是国家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着资源和成本的双重挤压,国家急需优质种子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只有聚焦生物智能育种的研发推广,提高优质农产品种子的有效供给,重视生物种业科技基础研究,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开拓新领域、新技术,充分掌握前沿科技,才能支撑起突破性重大品种的培育,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安全。但目前学术界对于农业科技、育种等基础性工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总体研究缺乏长期性规划,导致育种创新体系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现代农业区域发展的实证研究趋于同质化

我国土地面积广大,区域间因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等客观条件差异呈现出非常不同的发展趋势。众多学者都做过区域现代农业实证研究,但大多都存在内容同质化泛滥、实用性不足等问题。简单划一的实证研究并不以目的为导向,通常通过大量具体数据分析,得出一般性结论,万事皆准的法则很难在现代农业作业中得以运用。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学者的意见大多比较空泛,主要集中于特色农业、三产融合、信息技术支撑等方面,实施办法“简单”且缺乏创新,具体落实操作摸不着头脑,实用性低。此外,现代农业还存在区域横向对比研究少、研究不深入等不足,这些都是未来学者研究现代农业应该思考的方向。

三、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与时俱进,逐步完善现代农业评价体系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评价的各项内容指标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现代农业评价体系应该与时俱进,不应局限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导向,不断优化人与自然关系为保障,循序渐进地完善伦理逻辑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虽然要想全面、完整、准确地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部调查整理是不现实的,但关键领域的分析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定现代农业评价体系时可以借鉴成功国家的成功案例,结合我国发展要求,在拓展现代农业内涵的同时,强化硬性指标,更加注重现代农业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逐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评价体系。

(二)因地制宜,多种形式拓展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因地制宜的第一要义就是先划分农业发展区域。首先明确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趋向是多元化,即加强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不断挖掘区域特色,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优势产业,丰富区域现代农业的内涵,开拓真正适合地方的发展模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国外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比如美国的精准农业、日本的有机农业、英国的政府引导型现代农业等发展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因地制宜不是为了形成孤立的区域,而是要通过区域的细化挖掘地方发展潜力,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并不意味着分裂,而要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互鉴,促进现代农业更快、更好发展。

(三)力争上游,以科技为翘板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34]。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实现了发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题和要求。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是重中之重。加强现代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投入,为稳粮、育种、产业创新、排污处理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面对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与国际接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出路。农业转型升级之路不应该局限于国内视野,一方面,我们应自力更生,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实力,学习适应国际贸易规则,掌握发展主动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择善而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世界优秀发展成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助力。

(四)实事求是,以目的为导向推动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首先,以目的为导向,加大实证研究的覆盖面和研究深度,提高实证研究的效率和实用性;以实用为准则,加强实证研究横向对比研究,拒绝同质化对策,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思路对策,提升操作可能性。同时,更加考虑现代农业对策实施的效果,将理论层面的对策,落到实处。比如在中国很难离开政府去谈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亦是如此,但是现存的实证研究很少有从政府执行层面去分析现代农业发展,多是对政策制定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具体操作复杂性的研究。最后,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引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科技支撑,实施绿色发展措施,联农带农,结合当地特色规避发展短板,以实践检验“真理”,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户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