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国家一流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4-02-25赵桂梅赵桂芹

高教学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一流专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赵桂梅 赵桂芹

摘  要:立足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专业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并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学,对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阐述国家一流本科人才德育素养的培养需求,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论,提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并设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方案,分析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启示。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创新性、可行性、示范性进行综合评估,优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路径,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通过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而改革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挑战意志,有助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一流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030-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a national first-class major,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foster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 with humanistic literacy and scientific spirit. This study elaborates on the cultivation demands of national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talents' moral education literacy and proposes reflection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ours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ideas of curricula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desig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s contributes to obtaining inspiration fr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courses. In addition, we hop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s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of innovation,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which will optimize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t only improves students' moral literacy, but also stimulates their creativity and challenge will, which helps to cultivate excellent talents with craftsmanship spirit. Specifically,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en improv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have been fully explored,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have been further optimized.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first-class major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cellent talent cultivation; teaching method

《教育部辦公厅关于实施本科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是教育部办公厅于2019年 4月以教高厅函〔2019〕18号印发,决定在2019—2021年度,建设约1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约1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教社科〔2022〕3号)提出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该方案于2022年7月由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置是一门面向全国一流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服务于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肩负着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

一  课程思政教育理论分析

立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成果导向的育人模式、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设计了全国一流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想政治教学项目,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是一种强调学习者在建立自己认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心思想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建构的,学习者以前人的学习为基础,构建学习者的新知识,建构有助于加深知识学习和理解。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方法,认为人们积极构建或创造自己的知识,而现实是由学习者的经历决定的”[4]。建构主义理论观点认为,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而非被动消极的过程。信息可能是被动接收的,但理解不能,因为它必须来自于在先前知识、新知识和学习过程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基于现有知识和价值观的独特观点,这意味着,相同的课程、教学或活动可能会导致每个学生学习效果不同。

认知主义教学法旨在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中吸收新的信息,并使其能够适当地调整已有的知识框架以适应这些信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了各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这与传统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教育只是由教师被动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建构主义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并不只是告诉学生应该相信什么和不应该相信什么,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创造一个合作解决问题的环境,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建构主义课堂强调为了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积极地学习、合作、反思,真实地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多角度的概念或问题。

(二)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Pragmatism Education Theory)是一种注重实践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它关注一个想法的实际应用,而不是它可能的优点[5]。实用主义的主要理论家是约翰·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实用主义理论有团结、兴趣、经验、融合四大原则[6]。随着教育哲学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发展,实用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欢迎,强调教授学生实用技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有帮助。由于实用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应用,许多学校改变了教学和评估学生的方式。

实用主义的学习方法指出,学习应该是务实的,教育应该适用于现实世界。许多教师通过结合学生将要遇到或可能已经遇到的现实世界场景解决这一问题。教授学生当前的社会问题不仅能教会他们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还能帮助其为成年生活做好充分准备。务实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积极的基于项目的学习策略,并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学生所学的一切都应该有“效用”,这意味着一切都应该对学生有用,学生将更加投入和渴望学习。课程内容还应包括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专注于创造课程,包括相互交谈、通过实验研究事物、制造事物和发挥创造力。实用主义者把经验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教师应该创建大量基于项目的、实验性的和体验性的课程,帮助学生们“边做边学”。

(三)  成果导向教育模式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以目的、目标、成绩、结果为优先考虑的教育制度[7]。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业课程中取得成绩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个是在毕业时衡量的课程成果,另一个是毕业后更长时间(约4~5年)评估的课程教育目标。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提倡从传统的课程学分积累实践转向关注学生在高阶学习中的成就和认知思维技能的掌握。这被认为是学生在获得关键必要技能方面取得成功的衡量依据。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由四个主要原则组成,即明确重点、拓展机会、高度期待和向下设计[8]。明确重点需要使课程的发展与学生的预期结果相适应。这些不应该是短期目标(每周、学期或每年),而是学生毕业后及以后将取得的最终成果。这也从整体上强调了对事业不断发展的追求。第二个原则是扩大机会,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实现学习成果的各种方法。成果导向教育框架内采用了讲座、辅导、评估、研讨会和讲习班、工业访问和对话、工业实习、部门简报、学生分享会和比赛等方式。高期望原则要求每个学习者都能始终如一地取得高水平的成绩。向下设计要求学生必须培养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和敏锐的头脑来解决问题,通过组织信息而不仅仅是接收信息进行快速学习。

(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Huma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ory)指出了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工作能力、社会关系、人格发展等[9]。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教育哲学,也是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前提和理论基础[10]。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和家庭已经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并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成长。

人的全面发展方法认为,关注年轻人发展的多个方面至关重要,但不是作為一组相互脱节的离散能力。人的情感、政治、道德和关系是相互联系和依赖的,全面发展的方法来帮助年轻人融入自己的这些方面。学校按照培养全面发展的目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给予相应的学分;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建设一支兼职、校内外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评估机制上,应注重评估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不局限于一个领域、一个时间、一个事件。

二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索

国际贸易实务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对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1-12]。从专业教学内容到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实践进行探索,包括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组建、教学环节和内容设计、教学组织方法的探索、课程考核环节的实践、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估等。

(一)  组建专业的课程教学团队,系统化实施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工作

充分发挥德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优势。首先,通过组建一批面向国家一流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团队教师自身拥有过硬的政治理论素质,善于育人。其次,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实施协同教学研讨活动,充分挖掘思政课教师丰富的德育经验和技能,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将德育工作融会贯通,使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的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  挖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元素,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与内容

将更为丰富的思政元素纳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首先,紧密结合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和履行、国际贸易合同文本订立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业务履行的主要业务流程展开。通过教师专业技能识别思政元素并精心组织成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其次,考虑到国际贸易业务实践中现实状况,精心安排相关的教学案例澄清其中的厉害关系和是非观念,让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以合同条款为准绳,导入相应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巧妙地向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方法,将政治思想融入专业课内容

考虑到大学期间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首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通过专业教师的引导来形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教学组织实施,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其次,考虑从外贸企业邀请一线从业人员,以切身感受为学生阐明诚信、法治、爱国等思政元素的重要性。最后,通过精心汇编国际贸易活动中发生的思政业务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思政教育。综合运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开设第二课堂,通过课后的榜样分享、现身说法等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四)  在专业课程考核环节,适当增加能够体现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内容

为了切实提高国家一流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第二课堂的参与度,使得课程思政教育获得更好的育人成效。首先,在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拟定面向国家一流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框架。其次,结合考核环节同步增加体现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考核指标,比如从学生思想品德、为集体服务意识、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活动等维度进行评价等等[13-14]。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构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考核指标体系。最终形成面向国家一流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综合评估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创新性、可行性、示范性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技术方案,促进思政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的协同发展。

(一)  调研访谈方法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设计课程学习调研问卷,了解学生和教师的政治认知和价值观,评估参与者对该课程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对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可行性建议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将有助于提出更有效的授课思路和组织方法,进而促进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建设。

(二)  案例分析方法

通过开展全面的课程思想政治工作,将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国际贸易实践课程素材库,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进步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通过案例分析活动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前沿信息,以便更好地引导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

(三)  综合评估方法

遵循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构建面向国家一流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发展性评价[15-16],从教学目标、内容、主体、过程、方法和效果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价、反馈,并通过实践验证,以期促進该课程的创新与完善。进一步重新设计课程,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四)  情景分析方法

通过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研讨辩论及智能模拟展示等交互情景,将社会主义核心理念与中国古老的商业文化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实践课程更加生动且有趣。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即以实践为主,以深入浅出的教育理解为辅,让思想政治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精神,并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变革。

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应该清晰地界定重点、目标及设计方法,并且认真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一)  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优质课程

通过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提升“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时,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全方位长期支撑,通过开设面向工科的微专业、构建融合工程知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创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组织体系,通过教师团队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公开课、教学沙龙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学团队高质量发展。

(二)  开发承载德育功能的教学平台

采用灵活性与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将思想政治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实施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基础,如讲课法、小班制、案例式、交流式和模拟实操等教学情景,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工具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让教学更有意义。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的国际贸易卓越人才。

(三)  提升产教一体化思政教育示范

以国际贸易一体化开放式实验实训平台建设为抓手,优化仿真应用情景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发展面向大数据时代教育要求的校企(地)协同育人平台、“互联网+”数字化教学平台,提升产教一体化实验实训教育的示范效应。注重思政课程理论引导与课程思政建设,“以工促贸,工贸联动”的人才培养定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面向国际制造企业、商务技术服务、跨境金融交易等诸多领域,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

五  结束语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旨在建立专业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同步的课程优化方案。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教育理论,从专业教学内容和个人与国家层面,对本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合同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各项目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并开展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对项目的教学效果的创新性、可行性、示范性进行综合评估,优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方案。

通过教学试验研究发现,新的教学方案体系能够有力地推动国家一流专业课程建设,改革成果有利于促进国家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改革后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双管齐下,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国际贸易德育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学习效果,同时为其他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2019-04-04)[2023-03-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09_377216.html.

[2] 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22-07-25)[2023-03-29].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content_5706623.htm.

[3] THAMPINATHAN 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o physician assistant students in primary care[J].Education for Health,2022,35(1):26-30.

[4] FEYZI B R, YASREBI S. An examination of constructivist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Key affordances and condition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20,51(6):1907-1919.

[5] OLIVERIO S. Reconstructing pragmatism in the new climate regime: Education after the intrusion of Gaia[J].Educational Theory,2022,72(4):433-454.

[6] DIMITRIS P,JOHN G,JOHN D.From philosophy of pragmatism to progressive education[J].Journal of Arts and Humanities,2017,6(9):23-30.

[7] DONG Q W, PENG F G, CHAO L Z, et 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ata structure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outcome-based education and Chaoxing platfor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2021,11(8):375-380.

[8] HELIN P, BO B, JIE H.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lipped class mode for“unit operation of mixing” lecture under the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concept[J].Education Journal,2019,8(3):104-109.

[9] LAN S, CHUN S. Theoretical prospect and time explanation for the thought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J]. 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7,13(7):49-52.

[10] 艾叢潞.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素质教育的本质回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36(5):13-24.

[11] 郝德永.“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逻辑机理及建设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7):85-91.

[12] 王世平,赵春燕.立德树人理念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2,8(21):184-188.

[13] 杨玉浩.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思政评价模型初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1):115-119.

[14] 童卫丰,杨建义.从三重维度厘清“课程思政”的教育逻辑[J].江苏高教,2022(1):121-124.

[15] 陈泽光,何晓繁.迈向共同利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9):15-20.

[16]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基金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教高厅函〔2021〕7号);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21);江苏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面向国家一流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江大教〔2022〕99号)

第一作者简介:赵桂梅(1979-),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系统分析与高等教育学。

*通信作者:赵桂芹(1976-),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副教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人才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一流专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双一流”背景下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高职院校一流护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