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

2024-01-27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36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跨学科支架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 王 锐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星河学校 孔 硕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规定每个学科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一时成为教育热点,同时也是教学实践的难点。在开展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时,从哪儿跨?怎样跨?跨到哪儿?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一线教师。笔者结合多年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经验,谈一谈在小学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实施时参考。

一、跨而有“的”,明确“目标点”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的在于“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由此可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重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问题解决为线索,将可能应用到的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制度、实践进行整合关联,突破学科的局限,以问题为核心(某种意义上也是以真实世界为核心)重建知识、方法、制度与实践的图景。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教师不能想跨就跨,也不能为了跨而跨,跨到哪个学科,什么时候跨,怎么跨,都要围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考虑,明确跨的“目标点”,思考以哪一学科为主干学科、跨到哪些学科、跨到何种程度、完成什么任务、解决什么问题等,设计学习方案。

例如,“剪纸”是一个以美术为主干学科、数学为辅助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上课伊始,美术教师以“团花”为例,带领学生观察、欣赏各色团花,分析、总结出团花的各种图案特点,然后提出问题:“对称轴条数与剪裁前纸张对折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思考,显然这是一个关于对称的数学问题。这时,数学教师即时介入,指导学生利用导学单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思考对称轴条数与剪裁前纸张对折次数的关系。学生在多次动手操作后弄清楚了一个团花作品的基本图形和所需对折的次数,学习自然而然地从美术跨到数学。这个问题解决后,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团花的花纹、大小、长短对比和造型图案,一张张蕴含了数学知识的精美团花剪纸作品就诞生了。本案例经历了两次“跨”的过程,从开始的美术学习跨到数学的学习,再跨回美术的学习,始终没有偏离“目标点”——解决“剪团花”这一生活问题。

二、跨而有“联”,找准“联结点”

跨学科主题学习与传统的分科学习不同,更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需要围绕主题活动,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还需要学科间知识与方法的“联结”。但是,不少学校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出现了学科内容“跨而不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学习内容随意拼凑,学科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融合,不同学科之间并未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以及运用多学科知识来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等。

例如,某校在开展“古树”跨学科主题学习时,语文教师带学生学习课文《鸟的天堂》,英语教师教学生学习关于树木的英文诗,科学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古树,音乐教师教学生学唱歌曲《好大一棵树》,美术教师带学生画古树的图画……这次学习活动看起来好像是以“古树”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实际上,“跨”仅停留在了形式层面上,学科间的壁垒依然存在,不同学科之间并未建立实质性联系,知识没有实现真正的整合,仍是分散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没有培养跨学科学习的能力,算不上跨学科主题学习。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为跨而跨,而要找准学科间知识与方法的“联结点”,做到跨而有“联”。只有学习内容之间真正存在某种意义关联,才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在关联的理解,帮助学生建构以学科知识为锚点的多学科知识网络结构,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多学科知识来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

三、跨而有“度”,不忘“侧重点”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让所有学科平均分布进行学科“拼盘”,而是以某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主干学科的问题。教师既要“跨出去”,找到和主干学科知识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还要“跨回来”,能够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中找到得以解决主干学科知识和方法的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对主干学科知识的掌握。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不能想跨就跨,要做到跨而有“度”,虽然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学习,但是还是要将跨的“侧重点”放在主干学科的学习上来。

例如,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牛郎织女”学习流程分三个环节:一是在课堂上学习课文《牛郎织女》,了解故事内容,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构思设计连环画;二是在社团课上,美术教师指导学生用简笔画、橡皮泥、超轻黏土等形式来表现故事,完成连环画、泥塑等形式的作品“牛郎织女”;三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给作品“牛郎织女”配音,制作成小视频。这是以语文为主干学科,美术、信息技术为辅助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在完成语文的“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编写故事”学习任务(本次学习的“侧重点”)的基础上,发掘这个民间故事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文化视点,链接美术、信息技术学科,用多种形式讲述《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向他人、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阶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此外,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出发,避免“过度跨越”或“跨不回来”的情况。跨学科的内容一般选择同一年级的内容为宜,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四、跨而有“梯”,建立“支撑点”

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的是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综合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灌输模式,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如果缺少学习支架,跨学科主题学习容易流于形式,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难以落实。因此,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给学生“搭梯子”,提供情景型支架、任务型支架、策略型支架、资源型支架、交流型支架、评价型支架等学习支架,让学习支架成为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支撑点”,帮助学生有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以下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乐享乐器”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阶段如何使用学习支架。在学习开始前,教师提供情景型支架:本学年的运动会即将在下个月举行,如果我们能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演奏自己制作的乐器,将是一件多么有创意的事情啊!教师创设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在明确学习主题“乐享乐器”后,教师提供任务型支架:(1)了解乐器相关知识;(2)设计、制作一件乐器;(3)演奏自己制作的乐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先后提供了策略型支架,如上网查找资料、参观乐器城、寻求专家指导;资源型支架,如联系乐器城、音乐专家等;交流型支架,如采访提纲、沟通策略等;评价型支架,如学习过程评价量表、合作评价量表、学习成果评价量表等,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规范学习过程,从而推动问题解决。

跨学科主题学习离不开学科知识,不能脱离分科教学,教师要在分科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学科、深化学科的跨学科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将知识学习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用学科眼光观察世界、用学科思维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锻炼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跨学科支架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品读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