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研究

2024-01-25胡晶

文教资料 2023年18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媒介融合思想政治工作

胡晶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创新策略,探讨了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媒介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工作

在信息时代,媒介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趋势。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与时俱进,还需要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力量来更好地推进这一工作。

一、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媒介融合已经深深地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面貌和运作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已经变得更加迅速、广泛,高校师生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的互动频率急剧增长。这一现象不仅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的复杂情境和多元需求,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让信息传播的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更敏锐地把握社会热点、风向变化和学生思想动态。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加立体地与师生互动,促进思想观念的交流和碰撞。这些变革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更积极地拥抱媒体融合,以更为创新和灵活的方式推动工作的深化和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的师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1]

二、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一)大学生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更加多样化和广泛化

新媒介的涌入既给大学生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出现了一系列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新媒介的丰富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传播渠道带来了巨大的多样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和教材,而现在,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这种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也带来了筛选和管理这些内容的挑战。教育者需要面对不同来源和质量的信息,确保学生接收到准确、可靠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

新媒介推动了个性化学习的发展,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这种个性化学习的自由度既是新媒介时代的一大优势,也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教育者需要更灵活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符合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教育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新媒介涉及大量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传播,引发了隐私和伦理问题。教育机构需要确保学生的个人信息得到妥善保护,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字世界中的伦理问题应有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數字鸿沟和不平等是另一个突出的挑战。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技术使用能力不足或资源不平等而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参与新媒介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机构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不受技术或资源限制的影响。[3]

总之,新媒介给大学生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方面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教育机构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新媒介时代更加有效地传达和实施。

(二)新媒介提高了大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维水平

新媒介的兴起对大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媒介提高了大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维水平。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更加注重传统的书本知识传授;在新媒介时代,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文本获取信息,还可以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获取知识。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元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和处理不同形式的信息。[4]此外,新媒介引入了对生理身体与精神身体的关注,使大学生更加综合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沉浸式地体验历史事件,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新媒介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和资源,使大学生能够更容易地获取知识。互联网上充满了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在线课程、开放式教育资源、学术论坛等,使得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学习。然而,这也需要大学生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以有效地筛选和评估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新媒介拓展了大学生的思维视域,使他们能够跨越不同领域和文化进行思考。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以轻松地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和观点。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框架,有助于培养他们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然而,学生可能会受到过多信息的干扰,或者陷入信息筛选的主观陷阱中。

新媒介增强了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和参与。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使学生更容易与他人分享观点、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声音。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总的来说,新媒介对大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水平,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展了思维视域,增强了社会互动。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需要积极应对这些变化,以更好地满足新媒介时代学生的教育需求。

三、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策略

(一)利用媒介融合渠道,打造思想政治学习氛围

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应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媒介融合渠道,以构建富有活力的思想政治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构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线思想政治学习平台的建设。高校可建立专门的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包括课程资料、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等,以便师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这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还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自主学习。

(2)多元化学习资源的推广。高校可以积极推出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网络课程、在线讲座、学术研讨会等,以满足不同学科领域和兴趣方向的需求。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3)互动性学习环境的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应强调互动性,包括在线讨论区、实时答疑服务和协作学习工具的引入。这种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形成学习社群,促进思想政治学习氛围的

打造。

(4)学习成果的跟踪和评估。高校可以利用媒介融合技术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通过在线测验、作业提交和学术评估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高校可以打造一个互动性强、多元丰富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使师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思想政治学习,深化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和做出社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还有助于提高高校在知识社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利用媒介融合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需要积极应用媒体融合思维,以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育质量,以下是一些创新教学方法的具体建议。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来呈现教育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抽象的思想政治概念更加具体和生动,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在线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实时的互动讨论,让学生参与思考过程和问题解决。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技能。利用媒体融合技术,高校可以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根据其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5]借助媒体融合思维,高校可以促进跨学科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问题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联。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界思维。

通过应用以上创新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富有活力和实效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利用媒介融合载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应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媒体载体,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教育内容和体验。

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在线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集结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在线测验、学习资料库等。这一平台不仅可以为师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工具,还可以促进在线互动和学习社区的建设,使学生更有参与感。媒体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校园电视台和网络广播等传统媒体载体,将教育内容呈现给更广泛的受众。通过制作专题节目、采访校内专家和校友,高校可以在这些媒体上传播重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知识,引导师生深入参与学习讨论。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移动应用,高校可以随时与学生互动,分享教育内容,提供实时消息和更新。这种渠道具有高度互动性和个性化定制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积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可以将各种媒体载体整合起来,形成跨媒体传播网络。通过跨媒体的整合,信息可以实现多层次、多角度传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利用在线直播技术和虚拟实境技术,高校可以创造更加让人身临其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验。

四、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

媒介融合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和需求。以下是构建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的关键思路。

(一)“五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了全面评估媒介融合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建立一个综合的“五位一体”评价体系,其中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评价要素。

(1)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通过综合考量定期的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反馈、学业表现等方面,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包括知识水平、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提升情况。

(2)媒介融合渠道利用评价。分析高校是否充分利用了新媒体渠道,包括在线课程、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评估其覆盖面和互动性。

(3)学生个性化学习评价。评估高校是否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否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途径,以及是否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

(4)教学方法创新评价。评估高校是否采用了媒介融合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在线互动、虚拟实验等手段的应用情况。

(5)社会互动和参与评价。通过分析学生在社交媒体和网络社区中的互动和参与程度,评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成功促进了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二)发挥多主体评价作用

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不应仅限于教育机构自身的内部评估,还应积极发挥多主体的评价作用,构建更加全面和多维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各界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反馈和意见,帮助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并確保其更好地满足各方的期望和需求。

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受益者和主要参与者,其声音至关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定期的调查问卷、意见反馈会议以及参与学生代表团体等方式,表达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的看法。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能够直接反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和问题,为改进提供参考意见。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可以通过教学反馈、课程评估和教育创新建议等方式,分享对于工作改进的见解。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有助于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也应有一定的关注。他们可以通过家长会议、个别沟通等家长反馈渠道,提供对于工作的观察和建议。家长的意见有助于确保工作与学生家庭教育相协调,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支持体系。社会各界也应关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为它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政府、媒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机构可以通过研究报告、专家建议、合作项目等方式提供外部评价和支持。它们的参与有助于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更广泛的社会议程,促进其与社会的互动和融合。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侧重结果性评价,然而,在媒介融合时代,更加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这意味着评价要关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执行过程,包括教学方法的运用、互动和参与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等。通过持续的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媒介融合时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包括在线课程、多媒体教材、虚拟实验等。过程性评价需要关注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是否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媒介融合环境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活动参与变得更加多样化。评价需要考察互动的频率、质量和效果,以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活动和讨论。通过分析互动和参与的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过程性评价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发现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提供依据。过程性评价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及时反馈和改进。当发现问题或不足时,需要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而不是等到最终结果出来才进行调整。这种持续改进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和效能。

在媒介融合时代,过程性评价不仅是一种监测和反馈工具,更是一种促进创新和优化的机制。通过关注工作的执行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工作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同时,过程性评价也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四)健全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构建媒介融合视域下的评价体系还需要建立健全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育机构和相关责任人,以便他们能够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改进和优化。同时,还需要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让学生和社会了解评价结果,促进教育公平。

总的来说,媒介融合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建立综合的“五位一体”评价体系,发挥多主体评价作用,注重过程性评价,健全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梁曼.“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9):89-92.

[2] 韩雪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的内生动力研究[D].长春:東北师范大学,2022.

[3] 钱嫦萍.融合与协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展的新态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40-148.

[4] 刘莹.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J].新闻传播,2022(14):172-173.

[5] 王鑫.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67-268.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媒介融合思想政治工作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途径选择